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面积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11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计算血肿面积的大小,通过χ2检验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及酗酒情况;用Pearson??s相关性检验分析血压与血肿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血肿扩大组和血肿非扩大组的年龄、性别和BM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脑出血肿面积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正相关.关键词脑出血;血肿面积;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3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行血肿清除术3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经术后随访,仅1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死亡,1例呈植物人状态外,其余3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35例患者中,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血肿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组织而致。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一般治疗原则是当脓肿尚未形成之前,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一旦脓肿形成,则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院接收一例“疑似慢性血肿脓肿”经治疗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脑脓肿 隐匿性感染 慢性脑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挫裂伤并血肿(常见枕部着力的额颞部对冲伤)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挫裂伤并血肿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评分平均分(3.01±1.2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预后评分(4.72±0.98)分,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挫裂伤并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血肿的治疗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相同,均属挫裂伤复合血肿,两者还常伴发。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窗或骨瓣开颅术。

  • 标签: 脑内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34~65岁,其中50岁以上1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6例,破人脑室2例,皮质下2例,出血量在40~100mi左右.意识障碍程度:深昏迷16例,浅昏迷4例,病人大部分有程度不等的失语、偏瘫、四肢抽搐和尿失禁等.2手术方式20例病人均采用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方法,手术在单纯局麻下进行,先安装立体定向仪框架进行CT扫描确定血肿大小方位及层面,一般取额顶入路手术,定位后获得xyz数值后,相应移至定向仪XYZ轴上.

  • 标签: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引流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挫裂伤伴血肿手术时机。方法98例重型挫裂伤伴血肿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62例,中残12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3例。结论严格手术指征,掌握手术时机,并实施规范化外科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脑挫裂伤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术后脱水剂使用剂量。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总结分析病例,利于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结果观察病人恢复疗效。结论积极手术治疗,有助于病情转归。

  • 标签: 脑内血肿 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双额叶挫裂伤、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双额叶挫裂伤、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50)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n=50)根据病情逐步采取保守治疗→放置颅内压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双侧血肿→双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P〈0.01),双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双额叶挫裂伤、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渡,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血肿 损伤控制 颅内压监测 入路 单侧 大脑镰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额颞叶挫裂伤并血肿合并疝的手术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额颞叶挫裂伤并血肿合并疝患者,将40例采用额骨去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额骨保留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GC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骨保留术在额颞叶挫裂伤并血肿合并疝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额颞叶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损伤性血肿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T定位微创手术对27例静脉损伤性血肿进行治疗及术后评估。结果24例良好,3例中度残疾,无重残、死亡患者。结论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损伤性血肿适用于血肿量在10~30ml混合型或单纯型,单纯型静脉损伤性血肿血肿量>30ml的患者。

  • 标签: 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 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挫裂伤并颅内血肿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我科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挫裂伤并颅内血肿患者168例,并根据CT检查结果及病史、症状、体征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6例,手术治疗1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大剂量激素、速尿、甘露醇、20%人体白蛋白治疗,并气管切开。结果本组168例,伤后6个月按GOS分级评估预后,良好44例,占26.2%;轻残37例,占22.0%;中残30例,占17.9%;重残17例,占10.1%;植物生存8例,占4.8%;死亡32例,占19.0%。32例中直接死于颅脑损伤25例,占死亡总数的78.1%;死于并发症7例,占死亡总数的21.9%。结论挫裂伤并颅内血肿的治疗应根据CT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选择。手术治疗颅内操作在放大镜下进行有助于彻底地清除挫裂伤灶,可靠止血和保护未破裂的脑血管。在某种程度上,有比显微镜下操作方便、快捷、实用的优点。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动态监测下血肿CT介入治疗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9年158例血肿患者的CT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西。结果158例均在CT导引下一次穿刺成功,146例患者血肿清除后恢复较好,疗效满意。1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结论采用CT定位的介入性血肿抽吸及留置引流管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轻微、操作简便、清除血肿彻底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急性血肿的最佳方法之一。

  • 标签: CT介入 脑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于CT定位下行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结果56例患者32例脑出血显著好转,12例引流不畅及脑出血量未有显著变化,10例转行血肿清除术或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患者死亡。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存活53例,死亡3例。生活能力评估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5例。结论在血肿患者的治疗中,于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该治疗方案操作便捷、副作用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并提升其生存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CT定位 脑内血肿 穿刺引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和亚急性血肿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血肿的病人如果有进行性的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控制高颅压无效,CT可见明显占位效应,应行手术治疗;在颅内压监护下,如果药物治疗后ICP≥25mmHg,CPP≤65mmHg,应手术治疗。病人有实质损伤但无神经损害表现,药物控制高颅压有效,或CT未显示明显占位的病人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标签: 急性和亚急性脑内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