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生儿是指残端被细菌侵入、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时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每日常规作部护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母婴同室管理制度,无1例新生儿发生。

  • 标签: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预防 细菌侵入 急性炎症 脐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新生儿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于感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部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新生儿共计5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部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实施二次断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部出血率及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差异明显,且研究组部出血率和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断部护理相比常规部护理来说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减少部出血率和发生率,减少部脱落时间,有利于新生尽快恢复健康,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的预防效果,为新生儿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在产房接产断后,实验组61例新生儿不使用任何敷料包扎脐带,立即采用部清洁暴露的方法,对比组61例新生儿采用传统的护纱包扎部24小时,并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部出血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2.18±0.53)显著低于对比组的(6.20±0.32)。实验组新生儿发生率为(1.64%),部出血率为(1.64%),对比组新生儿发生率为(14.75%),部出血率为(13.11%),对比组新生儿发生率和部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使用任何敷料包扎脐带的护理方式有效降低部出血率和新生儿发病率,大大缩短脐带脱落时间,该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脐炎 脐部护理 脐部出血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预防中实施部预防护理的疗效。方法:对88例新生儿发热及患儿进行探讨,病例选取的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4月,患者入院后常规对其进行两组随机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部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脐带脱落时间、复发次数、体温、出血率、发生率、复发间隔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情况少于对照组,体温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发生率(6.82%)、出血率(4.55%)低于对照组(25.00%,22.73%),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预防新生儿方面,实施部预防护理的方法相对于常规护理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实验组患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较短,复发情况较少,体温较低,发生率和出血率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因此,部预防护理在新生儿的预防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部健康水平。

  • 标签: 脐部预防护理 新生儿 脐炎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部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新生儿共计10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部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实施二次断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部出血率及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差异明显,且研究组部出血率和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断部护理相比常规部护理来说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减少部出血率和发生率,减少部脱落时间,有利于新生尽快恢复健康,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 脐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指与脐带相连组织感染,几乎所有新生儿脐带在出生第一天都是无菌的。脐带残端如果消毒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而引起部炎症及继发其他疾病。

  • 标签: 新生儿脐炎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并且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110例,对新生儿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将这11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新生儿,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55例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临床感染率为27.3%。观察组55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感染率为12.7%。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感染率,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 感染原因 护理
  • 简介:新生儿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新生儿可导致新生儿源性腹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感染占66%~87%;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为避免新生儿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不当 感染原因 新生儿败血症 脐源性腹膜炎 新生儿脐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新生儿给予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式部护理,即二次断护理,对两组新生儿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部出血量、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基于常规部护理实施二次断护理,有利于降低发生率,确保脐带更快脱落,提高新生儿部护理效率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脐炎 二次断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使用75%的酒精进行部消毒护理,观察组则使用10%的碘酊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2.5±0.5)d,低于对照组的(5.4±0.8)d;部出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部护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实施断护理,可有效促进脐带脱落,降低新生儿的发生率。

  • 标签: 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炎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