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脊椎脊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经临床检查及X线摄片属新鲜骨折者,应停止训练,卧床休息2周,疼痛消失或缓解后以石膏背心固定4~6周。慢性损伤即疲劳性骨折者,可施行痛点泼尼松龙加利多卡因封闭治疗,也可辅以理疗、按摩等。

  • 标签: 脊椎峡部不连 脊椎滑脱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及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诊断,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法。结论前路椎体间植骨术、后路植骨融合术等治疗方法对于腰椎及腰椎滑脱症德治愈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腰椎峡部不连 腰椎滑脱症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植骨术治疗腰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8例腰椎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植骨固定治疗,并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VAS评分分别为6.20±1.26和1.93±0.81,JOA评分分别为20.06±1.16、27.89±0.6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X线片示裂植骨均骨性愈合,优6例,良2例。结论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加植骨术治疗腰椎是单节段固定,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均较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内固定器 植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裂与滑脱的MRI影像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椎裂并合并有脊椎滑脱症的患者46例,分别使用X线、CT、MR检查。结果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组和CT组。结论采用MRI(影像)影响扫描技术检查脊椎裂与滑脱病症的更为准确。

  • 标签: 脊椎峡部裂 脊椎滑脱 MR影像扫描
  • 简介:摘要腰椎椎弓崩裂()的治疗原则是复位的骨性连接并最终达到腰椎的稳定性。回顾分析35例腰椎椎弓行镍钛记忆合金卡钉手术治疗的护理,总结认为术前心理护理、体位及小便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及指导功能锻炼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镍钛记忆合金卡钉 腰椎弓峡部崩裂 植骨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已经无透亮线。结论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裂所致腰痛的一种合理、简单、安全的术式。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骨移植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针对近年来骨连治疗的现状进行概述,机械固定结合植骨是治疗骨的主要手段,物理治疗、注射治疗丰富了治疗手段,骨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 标签: 骨不连 治疗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光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8-01骨不连即骨折不愈合。通常骨折具有比较强大的自身修复能力,对骨折进行适当的治疗后,能够保证大多数骨折得到较好的愈合。但是一些骨折情况却难以愈合,骨折的愈合速度比较慢时,称为延迟愈合,当骨折不能愈合时,则被称为骨不连。在骨折病人中存在约5%的患者会出现较难愈合的情况。并且因为骨折部位有持续性的活动,骨不连会伴随着比较剧烈的疼痛感。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骨不连怎么办,这是很多骨折难以愈合的患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今天为大家介绍骨不连的原因、预防措施、饮食原则以及治疗方法。为骨折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正确认识骨不连,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过程,促进骨不连的治愈[1]。1造成骨不连的原因在对骨不连进行治疗时,必须准确判断骨不连的原因。这是治疗骨不连的关键。通常导致骨不连的常见原因包括:伤处出现感染;局部血液供应不充足;骨折端出现分离情况以及骨折的稳定性不足等。这些原因导致的骨不连可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另外还有一些骨部位容易发生骨不连,因为这些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比较差。这些骨部位包括:舟骨、距骨、股骨颈、第五跖骨以及胫骨中下段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骨折情况也可能会导致骨不连出现。骨折合并的主要软组织遭受破坏,例如开放骨折骨。高能量损伤机制引发的骨折也可能会出现骨不连。例如交通事故或者从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等。老年人或者免疫能力比较低下的患者出现骨折时。合并有代谢性骨骼疾病的患者,出现骨折时也是比较容易发生骨不连。2骨不连的预防措施对造成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骨不连进行预防。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禁止吸烟,保证骨折的有效愈合。同时,还要确保患者摄取良好的充足的营养。根据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完成康复过程。并且要注意吸烟、肥胖以及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不连的风险比较高。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出现骨折时,也很容易出现骨不连情况。3骨不连的症状以及检查方法(1)骨不连症状。骨不连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以及畸形情况,并且患者会出现功能障碍,触痛比较明显,踝关节不能活动等情况。后唇骨折可能会伴随踝关节的其他损伤。而检查后,唇骨折没有发现内踝或者外踝损伤,要注意软周围软组织是否伴随损伤情况。例如胫腓下联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40例医源性骨的临床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出造成医源性骨的根本原因。结合临床经验对造成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验证总结出治愈医源性骨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对今后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医源性 骨不连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青少年腰椎裂运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术患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纳入128例青少年腰椎裂患者,均行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适应性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轴线翻身并做好术前心理安慰等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伤口敷料干净、覆盖创面,避免伤口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积极督促病人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20天出院,随访1~6个月,长期随访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术后出院时NRS评分为(0.7±0.4)分,JOA评分为(21.51±2.4)分,护理满意度为95.6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OA改善率分别为72.30%,83.60%,91.40%,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是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青少年腰椎裂运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术患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纳入 128例青少年腰椎裂患者,均行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适应性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轴线翻身并做好术前心理安慰等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伤口敷料干净、覆盖创面,避免伤口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积极督促病人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20天出院,随访1~6个月,长期随访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术后出院时 NRS评分为( 0.7 ±0.4 )分,JOA评分为(21.51 ±2.4 )分,护理满意度为95.60%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OA改善率分别为72.30% , 83.60% , 91.40%,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是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背景:裂是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后期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目的:研究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裂的患者128例,均为单节段双侧裂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裂节段分布,疼痛程度,下肢根性症状.术前根据CT横扫将裂分为Ⅰ型线型,Ⅱ型中间型;Ⅲ型硬化型.术后使用CT矢状位重建判断愈合情况,连续性的骨痂形成为愈合的标准,记录愈合时间.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测量运动节段的活动度.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平均年龄(23.0±4.5)岁(17~36岁),均为男性.腰5裂81例,腰4裂13例,腰3裂3例.术后6个月愈合41侧,双侧愈合17例;术后9个月愈合94侧,双侧愈合34例;术后12个月愈合159侧,双侧愈合72例,CT分型Ⅰ型患者均愈合.术后1年愈合率为81.9%.术后24个月愈合率92.3%,其中15侧未愈合.双侧未愈合6例,均为CT分类中的Ⅲ型.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2±2.1)分减轻为末次随访时的(1.3±0.4)分(P<0.05).腰椎JOA评分自术前的(21.0±3.2)恢复到末次随访时的(27.6±1.0)(P<0.05).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25例,运动节段平均活动度5.0°±2.7°.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损伤,无术后感染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3例.结论:清理取髂骨植骨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裂的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
  • 简介:摘要骨为骨治疗的严重晚期并发症,凡骨折后6个月骨折两端未达到骨性连接为骨,骨折后一旦发生骨将对患肢的功能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而骨术后骨仍不愈合对患者的身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这类病例原因很多,其治疗的要求很缜密。

  • 标签: 骨不连 骨不愈合 临床分析
  • 简介: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等.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的骨外固定治疗.中华,行骨断端加压固定

  • 标签: 手术治疗 治疗进展 骨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 标签: 肱骨 骨不连 骨移植 交锁髓内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