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观察调灵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载脂蛋白AⅠ (ApoAⅠ )、载脂蛋白B(ApoB)含量脂蛋白酯酶(LPL)、肝酶(HL)活性的影响,即正常对照组、高乳剂组(模型组)、高乳剂+血脂康组、高乳剂+调灵高剂组、高乳剂+调灵中剂组、高乳剂+调灵低剂组,结果 调灵的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ApoB的水平

  • 标签: 大鼠脂代谢 灵高脂血症 脂灵
  • 简介:  表3调灵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酶(LPLHL) 的影响 略,调灵能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  表2调灵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载脂蛋白的影响 略

  • 标签: 大鼠脂代谢 灵高脂血症 脂灵
  • 简介:【摘要】血脂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 蛋白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脂蛋白酶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脂蛋白脂酶 血脂代谢 冠心病 分析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HDL—C、I,DL-C、载脂蛋白(apo)A—I、apoB的相关性,评价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1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13例作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39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脂蛋白(a)、apoA—I、apoB、HDL-C和LDL-C,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apoB/apoA-I比值。结果冠心病组的脂蛋白(a)、LDL-Capo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冠心病组脂蛋白(a)水平与LDL-C、apoB呈显著正相关(r=0.135、r=0.168,P〈0.01),与HDL—C、apoA—I无相关性。对照组脂蛋白(a)与LDL-C、apoB呈显著正相关(r=0.201、r=0.236,P〈0.01),与HDL-C、apoA—I无相关性。apoB/apoA-I是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577,95%CJ:8.324~119.788,P=0.000),其次为脂蛋白(a)(OR=19.446,95%CI:3.831~98.716,P=0.000)。结论脂蛋白(a)与LDL-C、apoB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apoB/apoA-I和脂蛋白(a)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蛋白(A) 胆固醇 HDL 脂蛋白类 LDL 载脂蛋白类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脂蛋白酶基因(LPL)缺陷的杂合子小鼠作为制备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野生型LPL杂合子小鼠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12、24h2个时点。实验组腹腔注射雨蛙肽(50ug/kg体重)7次,每次间隔1h。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淀粉酶水平,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评分。结果LPL杂合子小鼠对照组血TG为(3.55±0.27)mmol/L,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对照组的(0.94±0.18)mmol/L(P〈0.05)。杂合子小鼠实验组12h的血TG、淀粉酶水平分别为(3.55±0.27)mmol/L和(3685±484)U/L,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实验组12h的(0.92±0.11)mmol/L和(2501±410)U/L(P〈0.05)。杂合子小鼠实验组12h的胰腺水肿、坏死、出血和炎细胞浸润的分值分别为3.94±0.21、3.94±0.21、1.84±0.25和1.84±0.25,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实验组12h的3.06±0.01、2.52±0.51、0.46±0.22和0.58±0.38(P〈0.05)。结论LPL杂合子小鼠血TG中度升高且稳定,在雨蛙肽诱导下产生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是研究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胰腺炎 高酯血症 脂蛋白酯酶 杂合子
  • 简介:【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与脓毒症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减毒、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等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在脓毒症患者中,酶和质转运蛋白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脂蛋白代谢失调,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障碍(dysH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蓄积,造成炎症消退失败、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远期预后较差,与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有关,PICS主要机制与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持续性扩增相关。本文究高密度脂蛋白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对脓毒症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脂蛋白代谢 持续性炎症 免疫抑制与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
  • 简介:摘要代谢是指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 标签: 脂代谢 脂肪 检验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组织创伤后的异常修复,尽管一系列的研究显示瘢痕疙瘩的形成与遗传易感性、基因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等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研究表明三大代谢中的代谢与瘢痕疙瘩的形成相关,本文就所了解的代谢物在炎症中的作用以及是如何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相关进行阐述,旨在寻找有效的靶分子干预措施,为预防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脂类代谢 力传导 瘢痕疙瘩
  • 简介:摘要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型、迁移、吞噬质、趋化巨噬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目前,对于冠心病血管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多种生化标志物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在临床上寻求有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管壁发生炎性增生,影响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的有实际预测价值的相关因子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起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液中血浆骨桥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其有可能参与冠脉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处理血标本的效果,及其对关键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向健康人混合血清(A组)中加入一定比例脂肪乳,制备成轻(B组)、中(C组)、重(D组)度血标本,使用脂蛋白脂肪酶(LPL)处理4组标本,测定各组标本7项生化指标(TG、AST、ALT、TP、TBil、LDH、CK-MB),比较组间和脂肪酶处理前后差异;并用临床高脂血症患者(E组)混合血清验证该方法。结果脂肪乳会干扰C组和D组的生化指标检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经LPL处理后,除TG外生化指标均较直接测定组降低(P〈0.05);LPL对D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P〈0.05);LPL使E组血标本处理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脂肪酶处理血标本,能有效消除血对标本生化指标的干扰,且不影响甘油三酯的测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血标本处理方法。

  • 标签: 脂蛋白脂肪酶 脂血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脂蛋白(a)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许多临床实验研究证明Lp(a)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抑制血液凝块溶解,延缓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加速AS的进程。这一点也可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到Lp(a)推论出,Lp(a)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独立于所有其他参数和外源性因素。

  • 标签: 脂蛋白(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甘油三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含量,为高甘油三血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2例高甘油三血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设为比对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比对组之间的apoAl、apoAl/apoB、apoCⅢ水平等指标相比,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apoCⅢ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之间相关性明显。结论对高甘油三血症患者进行血清载脂蛋白CⅢ的检测和分析,有利于相关性高血脂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清 载脂蛋白CⅢ 高甘油三脂血症 含量分析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疾病。本文就近几年脑卒中及其与代谢指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阐述。

  • 标签: 脑卒中 脂类代谢 基因
  • 简介: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物质代谢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重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编辑和问题设置,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和总结,教师予以点评归纳,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脂类代谢 临床案例 教学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