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微环境天然的免疫抑制有利于肿瘤的生长、转化和迁移,传统的治疗手段一直收效甚微,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胶质相关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GAM)作为脑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进展和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就GAM来源、招募、极化和在胶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胶质潜在治疗靶点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小神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颅内肿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性、组织学分化和对治疗反应均有所不同.最为常见的为浸润性胶质,可来源于星型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间变性星型细胞和多形性胶质细胞(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是高度恶性的星型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老年人,其进展需要新生血管.血管生成过程的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在颅脑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特异性的高度血管化,GBM可作为研究肿瘤血管化生成过程和抗血管化治疗的模型.高度恶性胶质发展迅速,预后差,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疗)在提高生存率方面效果有限,而全身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令人失望,胶质细胞的平均生存期只有50周左右.考虑到肿瘤生长对血供的依赖性,抑制有缺氧诱导的血管生成将是恶性胶质治疗的一个新靶点[1].

  • 标签: 胶质瘤 缺氧诱导子 血管生成
  • 简介:目前,胶质细胞即使采用手术切除,同时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及放疗,其中位生存期仍然只有12~15个月。胶质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抵抗性及高复发率。有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很可能是胶质细胞易复发的原因之一。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和放化疗抵抗等是胶质细胞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将重点介绍胶质细胞的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和放化疗抵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放化疗抵抗
  • 简介: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多种类型的胶质组织中存在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称为胶质细胞(gliomastemcells,GSCs)。它与胶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由此提出了GSCs假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深层次问题上出现了争议,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谈一些看法。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神终千细朐 CD133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节细胞胶质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节细胞胶质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近3个月头晕"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术前视力右眼0.8、左眼0.6;右眼视野下方及上方暗点,左眼配合不佳。垂体MR平扫及增强(图1):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区见类圆形异常信号,约1.8cm×1.4cm×2.0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及等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垂体.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很差,目前恶性胶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少于15个月。免疫治疗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对胶质的被动免疫治疗中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法培养U-251胶质细胞系的方法;并分离该细胞系中的脑肿瘤干细胞,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CD133+的表达并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特征。方法应用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采用悬浮法培养人U-251胶质细胞系;再将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干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在脑肿瘤干细胞球中的表达。再将脑肿瘤干细胞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分化生长和分化特征。结果U-251胶质细胞系中有约(2.56±0.2)%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由漂浮的细胞球;其细胞表达CD133+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并可连续传代,若重新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中可重新贴壁分化,贴壁分化后细胞形态与直接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的U-251胶质细胞系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悬浮无血清培养法从U-251人胶质细胞系中成功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其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为多种细胞形态的分化细胞,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功对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U-251人胶质瘤细胞系 脑肿瘤干细胞 悬浮法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 简介:恶性胶质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异常表现是能量代谢的改变。从而使肿瘤细胞保持更强的增殖、侵袭及在不利环境中存活的能力。其能量代谢的特征是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也主要采用糖酵解的方式产生能量.这一过程受一系列的基因调节,并促使肿瘤细胞表现出恶性特征。所以,针对恶性胶质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治疗为胶质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恶性胶质细胞能量代谢的特征、调节、生物学改变及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能量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miR-1224-5p在胶质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中国脑胶质基因组计划(CGGA)数据库中miR-1224-5p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组织验证,运用CGGA数据分析miR-1224-5p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细胞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miR-1229-5p寡聚核苷酸转染胶质U251及U87细胞,通过CCK8实验观察上调miR-1224-5p表达后对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1224-5p在人脑胶质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胶质细胞患者中低表达miR-1224-5p提示预后不良。上调miR-1224-5p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结论miR-1224-5p与胶质的级别和临床预后相关,miR-1224-5p可以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胶质瘤 临床预后 非编码RNA miR-1224-5p 增殖
  • 简介:临床上胶质相关癫痫较常见。随着胶质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癫痫成为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多种因素促进胶质相关癫痫的发生,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控制癫痫。治疗胶质相关癫痫,必须基于肿瘤学和癫痫病学制订全方位策略。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癫痫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的非编码序列的转录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蛋白编码序列以及各种小分子RNA,miRNA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功能与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目前关于miRNA与胶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miRNA可能为胶质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和靶点。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胶质瘤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脑干胶质既是临床罕见病也是难治性疾病。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基础研究的发展和临床转化、新治疗理念的推广,对脑干胶质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式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是与大脑半球胶质相比,脑干胶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患者的预后均有差距,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本文从脑干胶质的外科治疗、基础研究的进展及儿童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等热点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干胶质既是临床罕见病也是难治性疾病。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基础研究的发展和临床转化、新治疗理念的推广,对脑干胶质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式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是与大脑半球胶质相比,脑干胶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患者的预后均有差距,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本文从脑干胶质的外科治疗、基础研究的进展及儿童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等热点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脑胶质患者100例,术中获取脑胶质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组织中Tregs、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IL-17表达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Tregs、Th17细胞、IL-10、IL-17与脑胶质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组织中Tregs和IL-10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Th17细胞和IL-17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5±3.28) ×106个比(5.73±2.26)×106个,(0.73±0.23)比(0.53±0.26),(8.47±3.08)×106个比(10.75±2.91)×106个,(0.78±0.12)比(0.91±0.17),t值分别为9.34,5.38,5.76和6.25,P值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脑胶质患者中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Ⅰ-Ⅱ级的脑胶质患者比较,WHO Ⅲ-Ⅳ级的脑胶质患者Tregs和IL-10 mRNA显著增高,而Th17细胞和IL-17 mRNA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9±1.87)×106个比(9.86±1.76) ×106个,(0.63±0.21)比(0.84±0.19),(8.98±1.80)×106个比(8.02±1.78)×106个,(0.87±0.18)比(0.70±0.22),t值分别为2.11,5.22,2.68和4.20,P值均<0.05)]。脑胶质组织中Tregs、IL-10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明显正相关,Th17细胞、IL-17 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4、0.32、-0.27、-0.43,P值均<0.05)。结论胶质组织中Tregs及IL-10高表达,Th17细胞及IL-17低表达,且Tregs、IL-10 、Th17和IL-17表达量与脑胶质WHO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cm×4.00cm×4.00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分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分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型室管膜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分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神经胶质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开颅手术或定向活检证实为脑神经胶质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8例CT扫描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病灶累及3个脑叶者5例,累及2个脑叶者4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5个,等密度5个,低密度13个,大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周轻中度水肿。4例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肥大2例。9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结论脑神经胶质病CT扫描易误诊为转移,MRI扫描对脑神经胶质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有待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分割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肿瘤 神经上皮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