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胶原(Collagenase)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8月对62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注射用胶原。其中32例获得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胶原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胶原对适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原化学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胶原治疗21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加强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在中配合,加强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并指导患者饮食、腰肌锻炼。结果胶原过程顺利,总有效率达96.4%。结论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

  • 标签: 胶原酶 溶盘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胶原直视下联合治疗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1例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然后在直视下将胶原注入突出的颈椎间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联合治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显示椎管容积明显增加,突出的间缩小。术后6个月平均JOA改善率63.7%。结论联合治疗不仅通过后路单开门扩大了椎管的容积,而且通过缓解了颈髓前面突出髓核的压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胶原联合治疗Ⅲ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椎管成形术 胶原酶溶盘术 治疗 脊髓损伤
  • 简介:介入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故患者容易接受。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运用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联合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知信行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在经腰椎间盘突出胶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 2018年 6月 -12月在我科行腰椎间盘突出胶原的 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59例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患者 61例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及遵医性情况、康复率、病情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胶原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使患者充分意识到术后正确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正确锻炼,减少疾病复发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实施腰椎间盘突出胶原患者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胶原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切断天然胶原肽链。制革脱毛过程中胶原活力是影响脱毛速率和成革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胶原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即Rosen法、电泳法、悬浮法和FALGPA法等。其中常用的是Rosen提出的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操作和实验设备简单,测定时间短。对胶原为底物检测的特定氨基酸——羟脯氨酸,常用的是氯胺-T法,需对样品消解,实施操作较复杂。电泳法测胶原活性的原理稍有不同,该法只适用于定性判定或比较胶原的活性。

  • 标签: 胶原酶 酶脱毛 酶活性 底物 羟脯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原溶解治疗腰间突出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胶原溶解治疗腰间突出症的护理体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治疗,使疼痛症状消失。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胶原溶解治疗,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饮食疗法,康复治疗,使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无一例出现暂时性皮疹,无椎间盘炎,灼性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病人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全方位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按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康复治疗,疼痛症状消失。

  • 标签: 胶原酶溶解术 腰间盘突出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非手术和外科手术措施用于其的治疗均有一定缺陷。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本文作者比较了臭氧联合胶原与单纯胶原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发现臭氧联合胶原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胶原酶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定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住的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内小剂量胶原注射的对照组,射频消融联合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9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提高了射频热凝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微创治疗。保证了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远期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微创治疗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征。

  • 标签: CT 颈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射频消融
  • 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腰部椎间盘退变或外伤造成纤维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胶原酶溶解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胶原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失败原因。方法15例因胶原溶解失败或效果欠佳而在2-6个月内实施腰椎问髓核摘除.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病程、术前CT、MRI及X片结果、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疗效、手术治疗的方式及中所见.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VA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显示主要失败原因有黄韧带肥厚、神经根明显粘连、椎间盘钙化、髓核脱入椎管内、巨大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后凸等.结论严格掌握胶原溶解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准确定位穿刺等是减少胶原溶解失败或欠佳的根本保证.

  • 标签: 胶原酶溶解术 治疗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失败原因分析 VAS 评分
  • 简介:3.4 胶原临床疗效及与手术疗效对比 目前国内报道胶原治疗优良率在60%~84%,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发展史与现状、胶原治疗的基础研究及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等.注射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

  • 标签: 治疗进展 症胶原酶 突出症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临床在CT引导下,将胶原准确的注射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将椎间盘突出物中的胶原蛋白水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氨基酸类物质,从而彻底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这是一项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知道的人为数不多,因此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在治疗的同时,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利于疾病的恢复。现将临床路径为内容的健康教育应用于我科胶原溶解6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胶原酶溶解术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靶位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现代医学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胶原及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4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n=14):单纯臭氧组;B组(n=14):单纯胶原组;C组(n=19):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对三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三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显著。术后随访C组疗效均优于A组及B组。结论:胶原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应用胶原或臭氧治疗。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DSA 胶原酶 臭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胶原溶解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俯卧位护理干预措施,为胶原溶解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保障。方法对943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椎间盘突出,引起颈肩腰腿疼痛不适,行胶原溶解微创介入治疗,加强采取对治疗后俯卧6h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舒适、顺利渡过,治愈706例;好转199例;未愈38例。结论胶原溶解微创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加强术后俯卧位的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为胶原有效治疗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俯卧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胶原融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2月期间5000例医院收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1665例(33.3%),女性3335例(66.7%),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0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胶原融核治疗。应用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效2075例(83.0%)、有效362例(14.5%),无效63例(2.5%),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800例(72.0%)、有效257例(10.3%),无效443例(17.7%),治疗有效率为82.3%,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融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椎管黏连部分有效分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臭氧 胶原酶融核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靶点射频联合内小剂量胶原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并评定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住的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以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的对照组,及以靶点射频热凝联合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90%。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CT引导下靶点射频联合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提高了射频热凝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微创治疗。

  • 标签: CT 颈椎间盘突出症 靶点射频 胶原酶
  • 简介: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比较胶原与其它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6.5)、EMbase(1966~2006.5)、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CRD(CenterforReviewsandDissemination,YbrkUniversity)、CBM(1978~2006.5)、CNKI(1994~2006)、VIP(1989~2006年),收集所有有关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包括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829例患者。其中: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优良率差异(〉1年)有统计学意义[RR0.35,95%CI(0.13,0.96)],PLDD优于胶原。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安慰剂的疗效,结果发现无论短期或长期随访,胶原组的有效率都优于安慰剂组(P〈0.05)。2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木瓜的疗效,其中1个研究报告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时木瓜疗效优于胶原,另1个研究显示高、低剂量的胶原与木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与切吸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原与醋酸曲安奈德等比较的研究中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不同突出类型的患者时,各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胶原与强的松龙比较,胶原疗效优于强的松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篇报告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神经缺损、马尾综合征和木瓜的变态性反应等。结论目前的资料表明,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哪种疗法更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胶原酶 椎间盘突出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