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的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O.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O.001)和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n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O.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比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37例青年男性胃癌患者的病理和3y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关系。结果患者腺癌26例,黏液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1例。患者肿瘤分期I期19例,II期患者12例,III期患者共3例,IV期患者3例。1、2、3y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6%、71%、49%和19.7mon。患者肿瘤分期越高,生存率越低。结论青年男性胃癌病理示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分期呈负相关。

  • 标签: 男性 胃癌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胃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D2清扫术;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D1清扫术,最后观察两组的预后相关指标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与术后生存率,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比较,术后1年无明显差别,术后2年~4年,观察组生存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1.11%(41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86.66%(39例);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5.55%(34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68.88%(31例)。且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采取D2清扫术具有较好的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范围 胃癌根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外科治疗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80例医院收诊的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对胃癌合并肝转移的孤立病灶行同步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仅对胃癌原发病灶进行切除+术后全身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1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35例,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治疗25例,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产情况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55.0%和12.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提供有效的局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症进展,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胃癌合并肝转移 外科治疗效果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nm23、p53和cerbB-2的表达与其预后关系.方法将胃癌组织中nm23、p53和cerbB-2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统计患者临床数据.结果nm23低表达和p53、cerbB-2过表达在胃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5年生存率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检测nm23、p53和cerbB-2对判断胃癌预后比单独考虑其中一个指标更有价值,可作为判决预后的重要指标.关键词胃癌;nm23;p53;cerbB-2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75例胃良性肿瘤患者,以及8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FBG水平。再根据化疗前后血浆FBG下降幅度将104例胃癌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患者25例,血浆FBG下降幅度〈0.5g/L;B组患者49例,血浆FBG下降幅度为0.5~1.0g/L;C组患者30例,血浆FBG下降幅度〉1.0g/L;对比分析这3组患者的化疗近期疗效。结果1胃癌组、胃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组血浆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浆FBG显著高于胃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组(P〈0.05),胃良性肿瘤组与健康体检组血浆FB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绘制ROC曲线,血浆FBG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95%CI0.627-0.830)、最佳cutoff值为4.07g/L,得到血浆FBG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2.12%、80.38%、70.75%、81.41%、77.10%。3A组、B组、C组间化疗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B组患者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血浆FBG检测不仅有助于胃癌与胃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还有助于预测胃癌的化疗近期疗效。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胃癌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的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CT4蛋白的表达。结果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的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MCT4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胃癌 MCT4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将53例NLR<3的患者列为低NLR组;19例NLR≥3的患者列为高NL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高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89.47%,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63.16%,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15.79%;低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77.36%,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50.94%,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7.55%。由此,高NLR组中出现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例数明显高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58.49%vs42.11%)及无病生存率(73.58%vs57.89%)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NLR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 标签: 胃癌 晚期 NLR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腹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D2根治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08年5月到2010年5月56例收治的胃癌合并腹水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56例胃癌未合并腹水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根据实际情况行非手术和D2根治手术治疗,总结胃癌合并腹水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统计两组治疗后1、3、5年的存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肝转移、腹膜种植、浸润深度分布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5年存活率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D2根治术患者治疗后1、3、5年存活率与未行D2根治术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使用D2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腹水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关键词胃癌合并腹水;病理特点;D2根治术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gastriccancercombinedwithascitesandtheeffectofD2radicaloperationonprognosisofgastriccancerLizhi-guiNeijiangSecondPeople'sHospitalofSichuanProvinceSurgery641000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gastriccancerwithascitesandtheeffectofD2radicaloperationontheprogGnosisofpatients.MethodInourhospitalfromMay2008toMay2010,56casesofgastriccancerpatientswithascitesweretrea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conGtrolgroupwassetupin56patientswithgastriccarcinomawithoutascites.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bynonoperationandD2radicaloperation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Tosummariz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gastriccancerwithascites,Thesurvivalof1,3and5yearsaftertreatmentwasstatisticallyanalyzed.Resul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age,livermetastasis,peritonealmetastasis,depthofinvasioncomparewiththecontrolgroup(P<0.05).Thesurvival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fter1,3and5year(P<0.05),ThesurvivalrateofpaGtientstreatedwithD2radicaloperationwassignificantlyhigherintheobservationgroupafter1,3,and5yearcomparedwiththepatientswithoutD2(P<0.05).Conclusion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complicatedwithascitesispoor,andmortalityishigh,D2radicalgastrectomyforgastriccancerwithasciGtescanKeeyffweocrtidvelyimprovethesurvivalrateofpatients.Gastriccancercomplicatedwithascites;Pathologicalfeatures;D2radicaloperation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41-02

  • 标签:
  • 简介:迄今为止,胃癌仍然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前列。胃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黎明期、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现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其治疗方法更完善,治疗效果更好。近年来,早期胃癌发现率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胃癌治疗模式。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循证医学研究 发现率 治期 明期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对60例癌症病人疼痛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通过药物疗法、健康指导等措施,以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 疼痛 护理
  • 简介:1背景1.1胃癌的发病情况2015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肿瘤报告2014[1]:2012+年全球肿瘤患者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400万、820万,其中胃癌死亡72.3万,在所有肿瘤死亡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肺癌、肝癌;预计未来20年,新发肿瘤病例会增加70%,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肿瘤病例高居全球第一位。在肝、食管、胃和肺4+种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在下降,由1975+年的世界第一位肿瘤下降为2008+年的世界第四位肿瘤。但是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仍然在上升,它是我国的第二位肿瘤。2008+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989+600例,我国新发病例数463+000,占其中的46.8%,我国胃癌的发病数与病死数均接近全球胃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一半[2]。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3+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居男性肿瘤发生率第二位,女性第四位,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胃癌调整死亡率农村33.7/10+万、城市21.1/10+万,均为女性的两倍。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住院胃癌病例中超过九成是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五分之一。

  • 标签: 胃癌患者 营养治疗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肿瘤患者 死亡病例 肿瘤病例
  • 简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重点专著《胃癌外科学》已出版发行.本书由詹文华教授主编,国内胃癌外科主要专家共同撰写,全书共30章,139.4万字,定价人民币228元.该书对国内外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演变、临床病理分期不断完善过程及历史版本、手术治疗的沿革等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 标签: 外科学 胃癌 临床病理分期 癌发病率 手术治疗 国内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胃癌患者临床X线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以上45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5例患者经由X线检查后,显示溃疡性胃癌、蕈伞型、肿块型胃癌例数分别为23例、7例、8例,诊断为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例数为4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33%,病理检查结果为溃疡性胃癌、蕈伞型、肿块型例数分别为22例、9例、8例,确诊为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患者5例,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类型胃癌X线征象和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检查用于胃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基本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X线检查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根治术与腹腔镜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遵从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7d引流液情况,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上明显好于开腹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上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开腹组总有效率为72.22%,腹腔镜组为9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有着创口小,疗效好,依从性佳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良好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胃癌根治术 早期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