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湿气是暑天的主气,如果不注意保健脾胃,不注意除湿热,会导致脾胃受伤,继而引发更严重的湿热病。脾胃湿热证是临床中医脾胃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标签: 脾胃湿热 研究分析 概述
  • 简介:1.虾米粥功效:有补肾兴阳,强精益气的功效。用来治肾阳虚衰、精气亏损、小腹冷痛等情况。做法:1虾米洗净,用水浸泡约30分钟;2大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放入虾米,转为中火煮至米烂汤稠即可。2.当归红枣粥

  • 标签: 补肾兴阳 肾阳虚衰 腹冷痛 肾虚 定喘 扶正固本
  • 简介:肾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很多男性因为肾虚病因导致生活中出出遇到困难,甚至连工作都做不好,当然很多男性不了解自己肾虚的病因,所以做好肾虚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男性容易出现肾虚的症状一般都是因为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如经常熬夜、生活没有规律,压力太大都是导致肾虚的主要原因。有效运用衡法,对于调节男性肾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简要对此进行论述。

  • 标签: 中医衡法 男性肾虚 调理方法
  • 简介: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人们容易出现口臭、便秘、头昏沉、目不清等症状。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这是湿热之邪在作怪。湿热之邪不仅有外热来袭,也有身体内生的湿热。天气炎热和多雨潮湿是外感湿热的主要原因;此外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躲在空调房内,造成毛孔闭塞,汗出不畅,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也是引发湿热病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肝炎病毒的侵袭也是外感湿热毒邪的一个常见原因。

  • 标签: 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 脾胃病 毒邪 肝炎病毒 湿浊
  • 简介:摘要脾胃湿热证是脾胃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本文通过对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病因病机、脾胃湿热证诊断、脾胃湿热证治疗探索、脾胃湿热证现代研究进行概述,以期更好的了解脾胃湿热证,更好地指导临床。

  • 标签: 脾胃湿热证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热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风湿热患者34例临床中医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风湿热患者经中医治疗治愈29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1%。结论中心环节是湿热之邪留滞关节、内舍于心,故以清热除湿为其主要治法。视病情发展,可分别加用通络蠲痹、补益心气、宁心安神、化瘀止痛等法。若病至晚期,水湿泛滥或肝风内动,当以温补脾肾、利水渗湿或养阴柔肝、潜阳息风为要务。

  • 标签: 风湿热 中医治疗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湿热敷护理对骨折患者手术后患肢淤肿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100例骨折手术后患肢淤肿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湿热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周径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后患肢出现淤肿的患者施行湿热敷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淤肿,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 标签: 骨折 淤肿 湿热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切口护理中,采用碘伏湿热敷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于近1年(2015年3月-2016年2月)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86例,采用双盲分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93例)术后48h行TDP热敷,观察组(93例)术后覆盖浸润碘伏的无菌纱布,后行TDP热敷,比较切口疼痛、愈合等情况。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切口疼痛轻、愈合好,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切口护理中碘伏湿热敷见效快,可缓解疼痛感,促进切口愈合,该护理形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腹产 碘伏湿热敷 切口护理 疼痛感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清热除湿汤,每次200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试验组痊愈7例(21.88%),显效13例(40.63%),有效9例(28.13%),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3例(18.75%),显效4例(25.00%),有效5例(31.25%),无效4例(25.00%),总有效率75.00%。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辨证为湿热型痤疮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痤疮 湿热 清热除湿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应用补肾理气活血法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意义。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而试验组治疗方案为给予补肾理气活血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FSH、LH、FSH/LH)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FSH、LH、FSH/LH改善更显著,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采用补肾理气活血法方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和使用。

  • 标签: 补肾理气活血法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湿热型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2病例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论述。结论对湿热型慢性肝炎的治疗,扶正与祛邪应辩证应用。做到清热务尽,理气不伤阴,利湿不过剂,破瘀须顾正。尤其是柔肝养阴,守方缓图,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湿热型肝炎 中医治疗 扶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湿热敷治疗中出现烫伤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106例中药湿热敷治疗中发生的烫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有11例在热敷治疗中发生烫伤Ⅰ度烫伤6例,Ⅱ度烫伤5例发生率为10.3%。结论熟悉湿热敷过程中烫伤的相关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烫伤的发生,提高热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扬中医,继承传统医学,开展师带徒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是很好的方案,陈老以五十载临床经验传授于笔者,对湿热证有自己系统的学术思想,余将前辈之经验,自己所得文以示人,指导后世之医学。

  • 标签: 湿热证 辨证论治 陈树真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定经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时间范围本院接收的50例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接受定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接受固阴煎加减治疗,就两个组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0%相较于对照组72.0%明显更佳,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经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临床疗效满意,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定经汤 肝郁肾虚型 月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康颗粒治疗小儿泄泻湿热内蕴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泄泻湿热内蕴证患儿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腹泻康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疾病疗效,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2.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中医证候观察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83.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儿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治疗小儿泄泻湿热内蕴证,小儿腹泻康颗粒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康颗粒 小儿泄泻湿热内蕴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伴排尿障碍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智能损害、排尿障碍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伴排尿障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予补肾益寿胶囊0.6克口服,每日3次;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排尿障碍(包括B超查残余尿、尿液动力学改变)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B超查残余尿、尿液动力学、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排尿障碍及中医证候评分。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功能障碍 血液流变学 超敏C反应蛋白 补肾益寿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