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老年人肩关节疾病类型中,其中比较多见的是损伤。老年损伤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为袖的退行病变。肩关节软组织中的重要结构中包含有袖,袖受到损伤会使得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症状,且会使得患者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若病情较为严重,还会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损伤的MRI、B超与X线特点和评估方法展开阐述,对损伤的治疗方法展开探究。

  • 标签: 肩袖 损伤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MR检查诊断损伤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例损伤患者,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验和常规MR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学诊断32例患者均为损伤,MR诊断结果显示MR中诊断损伤有30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卡方值等于2.0645,P值等于0.1507,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常规MR检查诊断损伤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属于无创,可重复性强,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非常高,为医师体提供诊断信息,从而开展针对性治疗。

  • 标签: MR检查 肩袖损伤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治疗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损伤患者,均执行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前屈活动和肌力、外展活动和肌力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患者中,以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为前提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前屈活动和肌力、外展活动和肌力状况。

  • 标签: 关节镜 双层双排技术 肩袖损伤
  • 作者: 余梦晴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超声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UCLA(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CLA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超声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性损伤实施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运动性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理疗,观察组采用理疗结合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2.9±0.5)分;对照组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1.5%(22/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4.6±0.2)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理疗结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性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性肩袖损伤 理疗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损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肩关节评分(UCLS)、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VAS评分及UC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损伤患者采取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肩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程度降低,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手法 康复训练 慢性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100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选择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术后镇痛药物用药时间、关节疼痛解除时间、肿胀解除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相关评分;再次损伤、便秘、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相关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康复护理组数字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术后镇痛药物用药时间、关节疼痛解除时间、肿胀解除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再次损伤、便秘、感染等并发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疼痛肿胀消失,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 康复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选择 2016年2月-2018年2月100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选择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术后镇痛药物用药时间、关节疼痛解除时间、肿胀解除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相关评分;再次损伤、便秘、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数字量表疼痛NR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SF-36简明健康量表相关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康复护理组数字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术后镇痛药物用药时间、关节疼痛解除时间、肿胀解除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再次损伤、便秘、感染等并发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疼痛肿胀消失,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 康复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对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到2018年一年内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损伤患者共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双排锚钉治疗)和对照组(单排锚钉治疗),每组各15例,根据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来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ST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的治疗效果要比单排锚钉更加显著,在临床上治疗损伤时,建议优先使用双排锚钉治疗。

  • 标签: 肩关节镜 单排锚钉 双排锚钉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对损伤患者开展 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2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辅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肩关节镜袖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肩关节功能比较。结果: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UCLA 、 ASE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 P < 0.05 ),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 UCLA 、 ASES 评分均较术后 3 个月显著升高( P < 0.05 ),术后 3 个月及术后 12 个月研究组患者 UCLA 、 ASE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损伤效果均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但全肩关节镜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关节镜辅助治疗,临床诊疗中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全肩关节镜 关节镜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对损伤患者开展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辅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肩关节镜袖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肩关节功能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UCLA、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及关节镜辅助治疗损伤效果均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但全肩关节镜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关节镜辅助治疗,临床诊疗中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全肩关节镜 关节镜 肩袖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峰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2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科住院的冻结患者222例,将2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1例。对照组111例患者均给予峰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即刻联合手法松解肩关节。对比治疗前后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当天及6个月,12个月肩关节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结患者接受峰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冻结肩 手法松解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峰指数与退变性全层袖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经MRI检测或肩关节镜确诊袖全层撕裂的患者48例为实验组,平均年龄66岁;选取同期因其它肩关节疾病(冻结或肩关节不稳)就诊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3岁。将两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由同一名放射科医生采集所有患者的肩关节标准前后位X线片,由2名独立的骨科医师测量所有患者的峰指数结果,对比两组之间峰指数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峰指数值:袖撕裂组平均峰指数0.71,对照组峰指数0.6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袖撕裂患者中,女性峰指数为0.70,男性峰指数为0.69,二者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结论峰指数可有效预测老年人群中退变性全层袖撕裂的发生。

  • 标签: 肩关节 回旋套损伤 肩损伤 创伤和损伤 肩峰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