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带型营养不良为一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疾病,以进行性的骨盆带和肩胛带的无力及萎缩为主要临床特点。带型营养不良多在青少年或成人起病,伴血清肌酸激酶正常至显著升高。该文报道1例带型营养不良累及心脏的患者,通过基因学检测及家系调查,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分析诊断依据、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借鉴。

  • 标签: 肌营养不良,肢带型 基因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型营养不良治疗方式。方法针对一例带型营养不良患者展开分析,确定病症特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针对性治疗之后,患者在一年之内病情没有加重,在一段时期之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对带型营养不良患者展开分析,深入了解带型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以及今后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条件,提升我国带型营养不良的治疗水平。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对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带型营养不良2Q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6岁,临床表现为爬楼费力,伴起蹲困难、不能跳、跑步不协调。基因检测:PLEC基因c.6428C>T(p.Ala2143Val)和c.13192G>A(p.Ala4398Thr)复合杂合错义突变。双下肢磁共振成像显示:对称性脂肪浸润。病理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核链,核聚集;抗-pl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plectin蛋白在浆中聚集。PLEC基因突变所致的带型营养不良2Q型报道较少,本研究新发1例因PLEC基因c.6428C>T和c.13192G>A复合杂合错义突变所致的带型营养不良2Q型,扩展了PLEC基因的突变谱,也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Q型 PLEC基因 新发突变 复合杂合错义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带型营养不良(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2E型家系的临床表型、基因及遗传学特点,分析可能与LGMD2E发病有关的基因。方法收集并分析先证者(中国籍哈萨克族男性)及其患病胞妹(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点,获取该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片段分析及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肌肉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证实突变位点后对其父母及两位胞妹相同位点进行测序,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本研究先证者SGCB基因可见一纯合致病变异(c.622-1G>T),其患病胞妹(长)SGCB基因相同位点见同一纯合致病变异,另一胞妹(次)SGCB相同位点见一杂合致病变异,其父母为杂合携带,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其影响mRNA剪接。结论本研究家系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SGCB基因变异所引起的LGMD2E型。本研究的发现扩展了SGCB基因突变谱,为LGMD2E诊断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E型 SGCB基因 剪接突变 纯合变异 杂合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病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4个月11天,临床表现发育迟缓,四力低,基因检测示患儿TNPO3基因存在c.1432C>T,为新发现的变异,母亲为携带者。该变异为无义变异,造成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生物学软件预测其具有致病性。结论TNPO3基因的c.1432C>T变异引起带型营养不良1F,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这是国内首例病例报道,该病例的发现丰富了TNPO3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F 肌无力 KDM5C基因 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汉族带型营养不良2D(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D, LGMD2D)型的2个家系进行SGCA基因分析,明确病因并在此基础上为该家系中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咨询与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个LGMD2D型家系,提取先证者和其父母的外周血,通过探针杂交技术对先证者LGMD相关21个基因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采用Sanger测序和/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先证者父母目标基因区域进行检测,同时验证变异来源;明确先证者病因后,进一步对家系中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家系1:先证者存在SGCA基因c.218C>G(p.P73R)和c.101G>A(p.R34H)复合杂合变异;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与先证者一样同时遗传了父母双方的致病变异,胎儿父母选择终止妊娠。家系2:先证者携带SGCA基因c.218C>T(p.P73L)和该基因第7和第8外显子杂合缺失复合杂合变异,但胎儿不携带上述两变异,家属选择继续妊娠。胎儿足月分娩,随访至2岁,酶谱、体格、运动和智力发育均未见异常。结论SGC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是2个LGMD2D型家系的致病原因,其中c.218C>G(p.P73R)、c.218C>T(p.P73L)为尚未报道的新突变。基于高通量测序可快速、准确地对该病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 标签: 肌营养不良,肢带型 肌聚糖类 系谱 产前诊断
  • 简介:营养不良是原发于骨骼的一种常见遗传疾病,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尽管这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症状各异,但几乎所有的营养不良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运动不耐受(Exerciseintolerance)。杜氏型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类型,该文从杜氏型营养不良入手,对肌肉疾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杜氏型营养不良运动不耐受的生理基础进行探讨,这对研究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 抗肌萎缩蛋白 运动不耐受
  • 简介:摘要杜氏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MD的患病率为1/5 000,男性发病率较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DMD治疗的进步,包括皮质类固醇的治疗等,已经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研究,包括核因子、脂连素、上调营养不良蛋白相关蛋白、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Duchenne型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致死性X连锁隐性遗传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膳食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DMD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该疾病的不同阶段,体重管理、营养状况评价、肠内营养等先后成为患者疾病评估和干预的核心手段之一。该综述系统概括了近年对DMD疾病的临床表现、自然演变进程、患儿营养筛查-评定-干预-监测在DMD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肌营养不良症 运动功能 肥胖 激素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Duchenne型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致死性X连锁隐性遗传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膳食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DMD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该疾病的不同阶段,体重管理、营养状况评价、肠内营养等先后成为患者疾病评估和干预的核心手段之一。该综述系统概括了近年对DMD疾病的临床表现、自然演变进程、患儿营养筛查-评定-干预-监测在DMD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肌营养不良症 运动功能 肥胖 激素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6例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神经电图(ENOG)检测,EMG检测四近端肌肉及腓肠肌等,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测定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CV、SCV)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ML)诱发电位波幅.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所检时限异常率占82%,波幅降低率占72%,大力收缩早募集占60%.结论:肌电图检测可以对营养不良和脊肌萎缩提供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肌营养不良征 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 神经电图
  • 简介:摘要报道2020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号染色体母源单亲二倍体引起带型营养不良2S型(LGMD2S)1例。患儿,女,9个月4 d,以婴儿早期患细菌性脑膜炎后发育落后,婴儿期力下降伴酶、肝酶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家系遗传学分析显示,患儿4号染色体为母源单亲二倍体,且TRAPPC11基因存在c.1066T>G(p.Y356D)纯合可能致病性变异,变异来自患儿母亲。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LGMD2S。LGMD2S是由TRAPPC11基因致病性变异所致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儿童期起病的近端肢体无力、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血清肌酸激酶轻至中度升高及肌肉组织活检显示营养不良样病理改变为特征。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S型 TRAPPC11基因 单亲二倍体 婴儿
  • 简介:目的对杜氏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家族史的胎儿进行dystro-phin基因缺失型的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产前诊断流程。方法对3例有DMD家族史的胎儿。利用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确定胎儿性别;利用脐带血穿刺标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技术。结合生化检测指标,进行DMD基因缺失型的产前诊断。结果3例高危胎儿确诊为男性胎儿。存在基因缺失。相应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诊断为DMD患儿。结论在结合多种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mPCR是可应用于DMD的产前诊断。该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只能检测男性胎儿基因缺失型突变。

  • 标签: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 产前诊断
  • 简介:一、缺氮症状与矫治  症状:草莓植株缺氮的外部症状由轻微至明显取决于叶龄和缺氮程度。一般刚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为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  矫治方法:施足底肥,以满足草莓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发现缺氮时,每亩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 标签: 症矫治 草莓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个FKRP基因变异导致带型营养不良2I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I,LGMD2I)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3例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肌肉活检。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查先证者致病基因,确定可疑致病变异后对家系成员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1和先证者2均存在双下肢无力的症状,其中先证者1行走能力丧失伴有肺通气功能障碍。先证者3存在下肢疼痛和剧烈运动后心悸、憋喘症状。3例先证者肌肉病理可见营养不良表现和α-抗肌萎缩相关糖蛋白分子的表达量降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1 FKRP基因存在c.545A>G(p.Y182C)和c.1391A>T(p.N464I)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2存在c.545A>G(p.Y182C)和c.941C>T(p.T314M)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3存在c.545A>G(p.Y182C)和c.161G>A(p.R54Q)复合杂合变异。C.545A>G(p.Y182C)、c.1391A>T(p.N464I)和c.941C>T(p.T314M)变异已有文献报道,c.161G>A(p.R54Q)变异尚未见报道。结论3个家系中患者的发病原因均为FKRP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全外显子组测序对LGMD2I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新的FKRP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位点的发现也丰富了该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 FKRP基因 α-抗肌萎缩相关糖蛋白 复合杂合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确诊为假性肥大型营养不良(DMD)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确定其抗萎缩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基因缺失、基因重复、点突变、小缺失、插入),与目前文献论述之结果相比对,为优生优育提供基因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例DMD患儿作为本研究入选对象,采用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MLPA)、全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NGS)、Sanger测序等方法,对DMD基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分析,发现受检者DMD基因4-7号外显子缺失变异;发现受检者母亲及二姐DMD基因4-7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未发现受检者三姐DMD基因存在大片段变异。结论通过对Duchenne型营养不良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可为及时确诊DMD提供遗传学依据。

  • 标签: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突变 家系调查 Sanger测序
  • 简介:摘要LMNA基因相关营养不良(MD)是由于LMNA基因变异所致的MD,临床表现为轻重程度不等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关节脊柱畸形、心脏受累等。根据临床特点及病情轻重程度将LMNA基因相关MD分为3种表型。LMNA基因相关M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期相关的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本综述主要总结LMNA基因相关MD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作者: 王树军 王迁 曾小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淄博 25500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进行性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病,其临床表现与多发性炎相似,需充分鉴别,避免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贝克型营养不良,并进行家系分析。

  • 标签: 贝克型肌营养不良 多发性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