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溃疡结肠(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肠道炎症,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些年,肠道的研究已成为溃疡结肠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利用肠道治疗溃疡结肠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就肠道治疗溃疡结肠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溃疡结肠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肠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紊乱、肠道失衡、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有关,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治疗起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随着对溃疡结肠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传统治疗方法仍然存在许多副作用。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学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且越来越多的报道提到了肠道治疗溃疡结肠的可行。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 粪菌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溃疡结肠患者肠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0例溃疡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1个月,留取治疗前后新鲜粪便样本,并采用16SrRNA细菌检测技术鉴定肠道。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肠道的丰富度没有发生改变,的多样增高。在门水平上,厚壁门丰度增高,而变形门的丰度下降。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溃疡结肠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在常规治疗中添加益生菌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枯草芽胞杆菌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很多人的带来的许多的精神压力,在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心理压力的双重影响下,现代人患溃疡结肠的患者日渐增多,常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此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腹痛和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及预防
  • 简介:摘要溃疡结肠(ulcerativecolit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 标签: 溃疡 结肠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溃疡结肠(UC)的患病率近十多年来在我国明显增高.此病的特点是病程迁延,常易复发.国内UC的治疗方法很多,选作治疗的药物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间差别很大,其中有些方法可获短期疗效,也有的使病情变得复杂,复发率居高不下,不少患者由此丧失治疗信心.规范UC的治疗,尽最大力量减少复发率,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任.10年前我们总结了UC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UC长期监督管理治疗"方法.按此法管理、治疗UC病人,其复发率已明显下降.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复发原因 治疗 用药原则 用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溃疡结肠属于炎症肠病(IBD)的一种,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为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治疗难度大,现代临床治疗UC的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主要对近几年该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次水杨酸铋,每次0.3g,po,tid。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每次1.0g,qi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8.9%。治疗组腹泻、腹痛改善总有效率(84.2%,91.2%)与对照组(83.3%,87.50%)相以,但黏液血便改善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92.9%对66.7%,P〈0.05)。

  • 标签: 次水杨酸铋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组 柳氮磺胺吡啶 总有效率 对照组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姜黄素治疗溃疡结肠的作用和机制是否和铁死亡有关。方法 选取3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18-22g),适应饲养一周后随机分到6个组,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 评分。7天后对小鼠禁食禁水12小时,随即处死小鼠,分离结肠,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并测量其长度,收集结肠组织、血清,并进行黏膜损伤评分。通过病理学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结肠组织的HE染色和病理学评分。荧光定量PCR得出肠道标准曲线,通过生化试剂盒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Fe、MDA,GSH、SOD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e、MDA含量增高,GSH、SOD含量增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组Fe、MDA含量减少,GSH、SOD含量增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组治疗效果好,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低剂量组。结论:姜黄素能改善肠道,通过降低Fe、MDA水平,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

  • 标签: 姜黄素 溃疡性结肠炎 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