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肠炎宁浸膏粉对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肠炎宁浸膏粉低、中、高(相当于2.52、5.05、10.1g生药·kg^-1)剂量,连续给药2周,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肠炎宁浸膏粉高剂量能明显降低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血清TNF-α、IL-8含量(P〈0.05或P〈0.01),能明显减少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模型结肠病理改变。结论肠炎宁浸膏粉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肠炎宁浸膏粉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的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3年20例缺血性结肠炎及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性别、病程、年龄、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肠镜结果及病理特点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发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起病急,病程短,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病程长,伴随基础疾病较少见,前者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多见,后者以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症状较多见。缺血性结肠炎肠镜下病变较少累及直肠,多出现黏膜水肿,溃疡多呈纵行,溃疡性结肠炎常累及直肠,常合并炎性假息肉,溃疡以地图状为主,病变部位呈连续性。病理上,缺血性结肠炎以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及血管壁增厚多见,而炎性细胞浸润及隐窝脓肿较少见。结论结合年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及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对比分析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综述
  • 简介:摘要总结缺血性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重点为观察意识、血压、呼吸、体温、便血、腹痛等变化,患者卧床休息,按医嘱用药,做好饮食护理,重视基础疾病的护理与心理护理。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标签: 肠炎 缺血性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0例来进行综合护理。结果综合护理能改善患儿的腹泻时间,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缓解了家属的焦虑。结论综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临床护士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114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2%(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治疗急性肠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整体疗效较明显,能够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止泻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培氟沙星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进展及研究现状。方法对近二十年来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结果通过总结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多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加灌肠的方法为主,且方法和方药多样。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遵循严格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的科学方法,重视中医药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制定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

  • 标签: 非特异性 炎症性肠炎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简单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入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美常安及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在开展治疗八个星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疗效评定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结肠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26例结肠炎患者为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将其中12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14例采取内服与外用药物进行联合救治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14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显效、有效例数共13例,临床总有效率是92.9%,与对照组的66.7%相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见1例出现不适,而对照组有4例(33.3%)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结肠炎患者实施内服与外用药物进行联合救治,能够保证临床疗效,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今后临床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救治水平的关键,建议进一步普及。

  • 标签: 结肠炎 临床治疗 内服与外用药物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炎是一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多年来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较少,原因是靠传统的x线检查很难准确做出十二指肠炎的诊断。随内镜的广泛应用,检出率明显提高。现将我们检出的64例十二指肠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炎 消化道 疾病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泄泻范畴,并分五型辨治。湿热内滞证,治以清热化湿导滞;肝木乘脾证,治以疏肝健脾导滞;寒热错杂证,治以辛开苦降,散寒泻热;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止痛;脾肾阳虚证,治以补脾益温中。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辩证分型 中药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男,31岁,因下腹胀痛14d人院。患者近1年来因进食不当反复出现腹泻,大便形状为黄色稀水样便,服用盐酸小檗碱片、吡哌酸等药物后症状缓解。患者14d前食用水产品后出现脐周痉挛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自服盐酸小檗碱片、吡哌酸、胃复安等药物,症状无减轻,腹泻次数增多,每日4~6次,为黄色稀水样便入院治疗。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肠胃炎 嗜酸粒细胞 腹痛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药灌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后,4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8例,占84.4%;5例好转,占11.1%;2例无效,占4.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上所述,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应在对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西药结肠灌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以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128例急性肠炎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培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总有效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除时间相比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明显,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效果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等肠外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目前患病率正逐年升高[1,2]。现对2001~2012年收治的92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特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诊治 慢性非特异性 病情严重程度 黏膜下层 粘液脓血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愈8例,有效11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4,有效10,有效率为70.0%,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肠炎,可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 出血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