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肘关节僵硬常见于肘部创伤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临床常表现为肘关节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20 °、伴或不伴旋转障碍,常用的分型有Kay分型、Morrey分型。临床治疗目的为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维持稳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和手术两大类,其中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3 ~ 6个月无效,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30 °者,对于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禁忌证包括骨性强直或严重的纤维性僵直、改变肘关节正常解剖的既往手术史,如:尺神经前移术等、肘关节周围有感染灶。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或俯卧位。消毒前应仔细确认相关解剖标志,并做好标记。注水后应再次确认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患者麻醉后应先行手法松解,关节镜手术完成后应再次于术中行手法松解。由于肘关节周围血管神经较多,术中易导致医源性损伤。因此穿刺很重要,最初软点穿刺注水后,其他入路均直视下穿刺。对于前间室常用2个入路,即近端外侧入路:外上髁近侧2 cm,前方1 cm;近端内侧入路:内上髁近侧2 cm,前方2 cm。对于后室有3个入路,直接外侧入路:肱骨外上髁、鹰嘴尖端和桡骨头的三角中心;后外侧入路:屈肘30°,尺骨鹰嘴顶点近端3 cm,沿肱骨外上髁嵴,紧贴肱三头肌边缘的外侧;后正中入路:尺骨鹰嘴后方近端3 cm,后外侧入路内侧2 cm。对于屈曲畸形患者建议先前室、后后室,而对于伸直畸形建议先后室、后前室。桡骨头周围的滑膜尽量切干净以恢复旋转,应保留环状韧带以维持稳定性。关节镜下处理肘关节僵硬应注意安全第一,术中清理松解尽量彻底,控制前后室的操作时间。术中的手法松解、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手术效果很重要。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关节镜 松解 疗效 手法松解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 肘关节镜技术 运用在 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患者治疗中 的 临床价值 。 方法 对 2017 年 02 月至 2019 年 04 月 兴义市人民医院 治疗的 20 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实施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均采取肘关节镜技术治疗方法,评定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统计率,分析术前、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肘关节 Mayo 评定分值 。 结果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统计率对比术后三个月,未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三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大于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大于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对比术后三个月,未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三个月肘关节 Mayo 评定分值对比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肘关节损伤的新方法,但是术后感染是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清创及修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本文将探讨一例肘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患者接受皮瓣转移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收治一例创伤性关节炎外籍患者,因右肘关节骨折在国外两次手术均效果不佳后,于我院行“右肘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出现术口局部皮肤缺血、颜色发暗,术口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伤口不愈合,在常规抗感染、高压氧及改善微循环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移植术,针对患者治疗需求,于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医护技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术前考虑到患者可能存在的恐慌及焦虑的心态,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并配合医生完善术前评估,并为皮瓣转移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注重功能体位、疼痛以及负压封闭引流管的管理,并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防止因皮瓣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瓣坏死,并及时将巡视情况及时汇报主管医生。此外,在不产生疼痛、不疲劳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操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术后肿胀,由于患者因个人原因申请提前出院,特叮嘱患者出院后待感染控制及术后愈合后,开展肘关节屈伸训练以及屈肘悬臂训练,逐步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结果:术后感染得到控制,肘关节皮瓣顺利成活,术口愈合良好,无明显渗出。术后三个月患者术区愈合,疼痛明显好转,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及皮瓣转移治疗肘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坏死期间,对患者实施医护技一体优质临床护理服务,既保障了临床治疗的有效开展,收获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可以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 ]肘关节置换 皮肤坏死 负压清创引流 皮瓣移植术 医护技一体化
  • 简介:[摘 要 ] 目的:观察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72例肘关节损伤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通过评定 52例为优, 18例为良, 1例可, 1例差,优良率 97.2%。结论:肘关节损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对改善肘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肘关节损伤术后 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蜡疗、上肢持续被动训练、冷疗及药物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解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通用量角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肘关节ROM[分别为(94.7±19.9)°和(84.6±17.9)°]、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1.4)分和(4.5±1.1)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0.2±13.5)和(72.8±1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结果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松解治疗能显著改善肘关节僵硬患者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玻璃酸钠 关节松解 肘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发病率低,但常可导致肘关节僵硬、不稳定等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治疗仍然是创伤骨科的巨大挑战。目前主流治疗方法为广泛松解周围挛缩软组织后复位肘关节,修复或重建关节周围韧带并行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置入术,尽早开始功能训练。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来自小规模病例报道的经验总结,部分术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尚存在争议,如手术入路的选择、肱三头肌延长术的指征与方式、韧带重建的方法等。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探讨了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诊疗理念和最新进展,认为该病重在预防而非治疗,倡导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肘关节 脱位 韧带 肱三头肌延长 铰链式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共收治腕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5例,男71例,女54例,年龄16~87岁,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12.0 cm×6.0 cm。根据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缺损创面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在患肢前臂中下段设计桡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62例、尺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48例、骨间背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15例。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3.0 cm~14.0 cm×6.0 cm,供区游离前臂全厚皮片覆盖。术后综合评价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评估皮瓣肿胀程度、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116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成活,9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60个月,腕关节未见畸形,形态较佳,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两点辨距觉6~9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9例、一般36例、无不满意病例。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肿胀Ⅰ度80例、Ⅱ度30例、Ⅲ度15例;后期肿胀Ⅰ度85例、Ⅱ度35例、Ⅲ度5例。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9例、良63例、中33例、差0例,优良率为73.6%(92/125),腕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腕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结论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前臂 穿支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陈旧性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7例陈旧性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45.14±15.79)岁(18~61岁)。患者从受伤到手术翻修时间平均为(99.57±67.85)d(38~240 d)。伤肘右侧5例、左侧2例。损伤原因:摔伤4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表现。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为: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为:Regan-morreyⅠ型4例,Ⅱ型2例,Ⅲ型1例;按O'Driscoll分型均为冠状突尖部骨折,第1亚型4例,第2亚型2例,第3亚型1例。肘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5例,完全脱位状态2例。切口为内、外侧联合切口或后正中切口联合外侧切口,行关节松解、冠突及桡骨头重建、韧带修复。术后进行规范功能训练,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13.28±4.34)个月,10~2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畸形愈合、空心钉退出、空心钉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术前为(42.86±11.13)分(35~55分),术后为(85.29±2.75)分(80~89分,P=0.000018)。Broberg-Morrey评分:术前为(33.43±12.79)分(11~48分),术后为(85.57±2.23)分(83~89分,P=0.00004)。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6.43±0.98)分(5~8分),术后为(1.00±0.00)分(0~1分,P=0.000006)。伸直角度:术前为42.14°±10.35°(30° ~60°),术后为18.57°±8.02°(10° ~30°,P=0.0581)。屈曲角度:术前为75.71°±35.99°(20° ~110°),术后为120.00°±8.16°(110° ~130°,P=0.0272)。旋前角度:术前为24.29°±41.58°(0° ~90°),术后为80.00°±5.77°(70° ~90°,P=0.0126)。旋后角度:术前为32.86°±43.09°(0° ~90°),术后为84.29°±15.12°(50° ~90°,P=0.0154)。结论临床上需重视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早期诊断,以防漏诊和延误治疗。对于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患者行手术治疗,并注重早期功能锻炼,能使患者尽早尽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尺骨冠状突骨折 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僵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网球练习中,由于技术动作要求比较特殊,肘关节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较为常见的是网球肘。为了减少运动员肘关节网球肘的发病率,本文从网球教学中肘关节损伤原因展开调查,并以此为依据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网球肘的治疗方法,并提出科学饮食,注意钙的补充、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肘关节力量练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等措施,希望为网球练习者提供帮助。

  • 标签: 网球运动 肘关节 运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重建肘关节周围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肿瘤学和功能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肿瘤切除后采用全肘关节置换术重建的26例肘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37.6±19.9)岁,中位年龄35.0岁(范围:11~81岁)。23例中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癌4例,尤文肉瘤4例,骨肉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1例,骨旁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浆细胞骨髓瘤1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混合瘤1例;良性肿瘤6例,低级别恶性肿瘤4例,高级别恶性肿瘤13例。肿瘤发生部位:肱骨远端19例,尺骨近端3例,肘关节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整块切除方法,切除后骨缺损,根据软组织条件分别采用限制型肿瘤假体和半限制型Coonrad-Morrey假体进行重建。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纳入流行病学数据、重建长度、复发及转移的肿瘤学指标、手术相关并发症、疼痛量表、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本组截骨后重建骨缺损长度为(12.5±3.9)cm,手术时间(154.1±50.1)min,出血量(262.2±100.9)ml;13例采用定制肿瘤限制型假体,10例采用Coonrad-Morrey半限制型假体,平均随访(50.8±41.4)个月。23例总体五年生存率为64.3%,良性肿瘤、低级别恶性和高级别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39.7%;3例肺癌、3例尤文肉瘤于随访期内死亡(6/23,26.1%),1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滑膜肉瘤局部复发(2/23,8.7%)。根据MEPS评分标准,23例患者的优良率为82.6%(19/23),肘关节中位活动范围由术前35°提高至术后85°(t=-13.787,P<0.05),NRS评分术前中位5.0分降至0.5分(t=14.391,P<0.001)。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9/23,39.1%),近期并发症为神经损伤4例,局部感染1例,远期并发症为假体松动和失效4例,假体5年生存率为82.0%。MSTS 93评分指数平均和中位数分别为84.5%±11.0%和88.3%。结论肘关节周围肿瘤经广泛切除肿瘤局部控制良好;全肘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显著改善功能,限制型和半限制型假体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 标签: 肘关节假体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骨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外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 4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成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 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早期训练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外洗联合针灸的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关节功能护肤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外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肘关节骨折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中推广与宣传。

  • 标签: 外洗 针灸推拿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全肘关节置换术(TEA)是治疗终末期肘关节炎的有效外科手段,但与髋、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其假体存活率仍较低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翻修的主要原因包括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体组件失效和术后不稳定,其中最常见原因是无菌性松动。与初次TEA不同,翻修手术通常需处理感染、瘢痕、大块骨缺损、假体柄拔出、骨水泥清除等复杂情况,手术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对TEA翻修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从术后翻修原因、翻修术中关键问题处理和治疗结局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TEA后翻修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再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的骨折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例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5 ~ 64岁,平均36.4岁。受伤原因为:交通伤12例、高坠伤6例、摔伤6例。尺骨鹰嘴横型或斜型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20例;合并冠突骨折15例,根据Regan-Morrey分型均为III型;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 19 d,平均10.5 d。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后方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冠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骨折,恢复滑车切迹解剖完整性。其中2例患者因冠突固定欠佳,加用肘前方入路复位固定冠突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8±0.5)个月。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5.1±4.1)分,其中优8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3.3%。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不稳定、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复杂损伤,可涉及尺骨鹰嘴、冠突及桡骨头骨折。良好地复位及牢固固定各骨折块,尤其是滑车切迹的平整,同时术后积极规范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鹰嘴 肘关节 骨折脱位 手术
  • 简介:摘要全肘关节置换术(TEA)最常见的适应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随着假体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发展,TEA的适应证已经扩大到了创伤后不稳定、内固定失败及老年新鲜肱骨远端骨折。经典的Bryan-Morrey入路最常见并发症为尺神经症状及术后肱三头肌肌力减弱。而保留肱三头肌的入路,经肱三头肌两侧进入,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虽避免了术后肱三头肌无力的并发症,但仍存在术后尺神经症状、皮下剥离范围大、引流量多等问题。2018年9月O'Driscoll教授介绍了一种他改良的小舌形瓣入路,命名为Diamond-Pop入路,但目前尚未见文献对其进行报道。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 2019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0例肘部创伤和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iamond-Pop入路行TEA临床预后。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肱骨骨折 关节炎,类风湿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原发性肘关节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术后残余症状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采用肘关节镜技术对本院骨科收治的28例原发性肘关节OA患者行关节清理和松解手术治疗,其中男26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1.6岁(33 ~ 74岁)。依据肘关节临床症状和CT造影结果对肘关节OA进行分期:Ⅰ期4例,Ⅱ期7例,Ⅲa期11例,Ⅲb期6例,Ⅳ期0例。合并尺神经炎患者10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运动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肘关节术后疗效进行评估。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6 ~ 23个月)。末次随访时,88.9%(85% ~ 100%)的满意度和62%患者重返原工作,78.6%(22/28例)肘关节OA患者术后伴有残余症状,活动受限11例(39.3%)、疼痛感6例(21.4%)、疲劳感14例(50%)、酸胀感14例(50%)、弹响感2例(7.1%)、麻木感3例(10.7%)。随着肘关节OA分期进展,残余症状发生率越高。各期患者VAS评分、运动弧和MEPS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b期患者VAS评分高于其余三组,MEPS评分和运动弧低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肘关节镜技术能够让肘关节OA患者获得满意疗效,但是肘关节OA患者术后肘关节残余症状仍不可忽视,这可能与肘关节OA疾病进展有关,只有术前临床功能、影像学技术的详尽评估和手术指征的良好把握才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关节镜 肘关节炎 预后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