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犊鼻裈在文献中是提及频繁的古代服饰,因记载含混,学者们对其形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运用传统小学方法,从命名及语词构成的角度对其进行辨析和训释,并结合出土文物资料考辨其形状及其服用场合,认为犊鼻裈就是古代艺人表演所穿的及膝短裤或下层人士劳作时常穿的三角短裤。

  • 标签: 犊鼻裈 有裆 犊鼻穴 三角短裤
  • 简介:《汉法词典》(DictionaireChinois&Franois)是欧洲印行的第一部汉外双语词典,附于基歇尔《中国图说》法文版(1670)书后。词典全篇计44页,收录汉语条目约三千,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居多,间有词组、短句、成语。每页排为两栏,每栏左侧列出汉语条目,但不写汉字,均以法文字母转写,按音序编排;右侧列有法文解释,或直取对应词,或予以定义,或作详细的诠说。其注音已成系统,区分送气与否,采用清平、浊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号。总体上看,词典所收为明末清初的官话词汇,而杂有南北方言的用词。探讨这部词典,结合考察出自早期传教士之手的类似作品,有助于还原、印证近代汉语的词汇和语音面貌,同时也可揭示传教士来华之始对中国名物的体认,以及对汉语同音字词的处理,对词义如同义、反义的辨析,对名、形、动诸词性的判别等等。

  • 标签: 汉法词典 早期西洋汉语词典 海外汉语研究史
  • 简介:1928年在洛阳城东董家村北出土的北魏元爽墓志堪称魏碑中的上品,在书法与雕刻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志文详实地记载了元爽的生平履历,集中围绕仕宦和家学门风展开,反映了贵族主义思想和北魏内徙胡人官僚化、门阀化、文士化的成就。元爽自起家一路仕途平坦,深受皇帝信任,委以重用,却在如日中天时英年早逝,其背后的隐情值得细细推敲。墓主元爽的生平是特定年代的反映,也是北魏社会形态和当朝政治生态的缩影,所以墓志的考释要在考据的基础上将志文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才能挖掘到更多信息,还原更加全面而真实的历史。

  • 标签: 北魏 元爽墓志 宗室 贵族 贵族主义
  • 简介: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和"气象"现象,在《史记·天官书》中都有记载,其中云气占所载之"云气",即属于现代气象学方面的内容。尽管云气占是一种占卜形式,但其占卜依据的"日旁云气"、"水土之气"、"有色之气"、"似雾之气"等,却是汉人对气象现象的长期细致观察。其占卜方法则体现了司马迁的"天人"思想。

  • 标签: 《史记·天官书》 云气占 考释
  • 简介:卓弥·释迦益希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重要人物,藏区教授道果法的第一人。早年求学于印度,回藏后筑寺讲经,门徒遍布各地,创立了讲授父续、母续等密法的教规。他毕生从事于译经工作,为"后弘期"新密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卓弥·释迦益希 道果法 弟子 译经
  • 简介:马可教墓志铭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马可教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崇祯十三年河内旱、蝗、瘟疫等自然灾害及明初洪洞移民、明末甲申之变等有关历史事件,可与史书、方志相互印证。

  • 标签: 清代墓志 马可教 生平家世 洪洞移民 甲申之变
  • 简介:中国道教中的"八仙"指的是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八位仙人,即钟离权、李铁拐、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他们出现早晚不一,外貌、特征前后出入较大。唐代,"八仙"中的个别人物始见于史籍,但语焉不详。宋代相关记载增多,内容更为具体。元代道教的盛行和戏曲文化的繁荣使得"八仙"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呈现出某种固定的趋势。明代中期以后,八仙组合和特征基本固定,并作为喜闻乐见的装饰纹样出现于各类工艺品上。以往的研究中用明清时期对"八仙"的既定认识来考察宋元时期工艺品上的八仙图案,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较大的偏颇。本文梳理了元代瓷器上的八仙纹样,通过对比元明八仙戏及同时期墓葬壁画、砖雕、缂丝上的图像资料,论述了瓷器八仙纹饰之起承,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辨析。

  • 标签: 元代瓷器 八仙 杂剧
  • 简介: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第一任团中央书记。为了革命工作,他一生使用过多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承载着他的一段经历和心路历程。本文旨在梳理、考证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从而进一步丰富俞秀松研究内容。

  • 标签: 俞秀松 曾用名 考证
  • 简介:古希腊语βáρβαρο一词,意为"所有说非希腊语的民族",1中译一般作蛮族。此词与另一个希腊语词βαρβαρóφωνων的涵义及其联系,自古以来就存在很多争议,其中涉及古希腊人蛮族观念的变化问题。本文拟辨析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说,并且略陈管见。

  • 标签: 古希腊语 拉铁摩尔 《伊利亚特》 TONGUE 荷马史诗 卡里亚人
  • 简介:《搜神记序》中有“今粗取以演八略之旨”一句,其中“八略”一词的意义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已知的相关释义有粱启超“小说略说”、李剑国“佛道略说”和小南一郎“篇目总称说”3种。笔者对以上3种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并支持小南一郎“篇目总称说”的观点。

  • 标签: 《搜神记序》 八略 小说 目录
  • 简介:米芾《珊瑚帖》记载了米芾收藏绘画作品:二幅以及珊瑚笔架一座的情况,并有题珊瑚笔架七绝一首。两幅绘画来源不同,各有其人,珊瑚笔架则是来自“天支节桕”家。长期以来,学界关于《珊瑚帖》的确切年代都不清楚,因此天支节相何意,其人是准,与米芾关系若何,当然也都成了无法解决的课题。

  • 标签: 珊瑚 米芾 考释 绘画作品
  • 简介:王静斋的生卒日期学术界众说纷纭,直到目前尚无定论。为了澄清这一事实,笔者首先查阅了廿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涉及他生卒日期的辞书和两篇关于他的年谱.其次,笔者还专程赴贵州省平坝县城和四川省都江堰市采访了王静斋的直系亲属并走访了天津王静斋出生地的一些亲友和对王静斋有所研究的民间学者。

  • 标签: 王静斋 考释 生辰 80年代 直系亲属 都江堰市
  • 简介:,(nuó)傩之古文,从單从风。單从口口,会意为戴盔(假头、面具)披甲,全副武装的战士(猎人)齐声呐喊,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势。甲、金文中,單通嘼,嘼又作。單不仅是远古狩猎及部落战争信息的储存,还表达着源自狩猎舞,一直流传至今的傩文化的特点。單与風合成“”,更显傩仪声势浩大,所向披靡驱疫鬼的威势。《说文》解單,失之偏颇;《康熙字典》否定为傩之古文,却未正面注音、释义,留下学术的尴尬和难免的误导。

  • 标签: 远古傩信息
  • 简介:通过比较冬笋坝墓葬所出巴蜀文字印与汉文印,分析两类形制、款式、字数相同的印章,可知巴蜀文字印实系模仿汉文印而制作。巴蜀文字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的作用应重在表音,而并不在表意,这与巴蜀文字数量尚少的事实互为因果。而巴蜀文字的来源之一则是对汉字的借用,其发生时代当在东周以前。

  • 标签: 巴蜀文字 巴蜀图语 巴蜀印章 文字释读
  • 简介:“假途灭虢”事件众所周知,“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典故即是由此而出。一般对该事件讨论的重点在其策略上。虞国如果明白晋国的意图,不借道,似乎就可以避免灭国的危险。但实际上晋国的目的不仅仅是灭虢,更是要控制所借之道——虞坂颠轮道。这条道路在新石器时期可能已经存在,对晋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交通价值和经济价值。

  • 标签: 假途灭虢 虞坂 颠柃 潞盐
  • 简介:《红楼梦》第105回贾府抄家罪名之一为府内发现诸如金银器具、成衣皮料等“禁用之物”,抄家名物单上尤为详记38种成衣皮料名目及其数量,其中之一海龙皮在现有相关文本注解和翻译中存在不同释义。本文从价格、产地以及康乾时期皮料贸易等角度考证认为海龙皮是康乾时期价格昂贵的宫廷御用及朝服成衣皮料,与被混为一物的水獭皮在价格及准用群体上有明确差别。

  • 标签: 《红楼梦》禁用之物 海龙皮
  • 简介:吕师孟是南宋晚期著名的“吕氏军事集团”的成员之一。身为被文天祥点名斥责过的南宋降臣,吕氏家族入元后的处境颇为尴尬,传世文献中的资料甚允1959年出土于苏州的吕师孟墓志铭,完整记裁了墓主的生平、宦迹及姻亲状况及其入元以后的发展轨迹,可补传世文献之不足。墓志铭显示,吕师孟为吕文福而非吕文德之子。入元以后,吕师孟除了与南方故交继续交往外,还与北方的大官僚和士人建立起新的关系。吕氏在文天祥的文集和墓志铭中的形象迥异,盖由文献性质和作者立场所决定。同时,该墓志铭记载了南宋驸马杨镇的家庭信息,亦不见于传世文献。墓志作者为宋元之际的著名诗人方回。该文不见于方回的传世文集,《全元文》也未曾收录,是—篇珍贵的佚文,也是研究方回交游状况的重要资料。

  • 标签: 吕师孟 吕氏军事集团 方回 文天祥 杨镇
  • 简介:张鷟为初唐才高位低之名士,声望远播海外。其籍里深州陆泽县,在今河北衡水深州市。其名鷟,由儿时梦紫文鸑鷟而得来。表字文成,与单名鷟字相辅相成并以之行世。号“青钱学士”乃由同为科举“学霸”之员半千所赠。《咏燕》诗末章载《大唐新语》,《咏双燕子》二首则见于《全唐诗补逸》。

  • 标签: 深州 张鷟 字号 咏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