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31例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96例和正常对照组135例。测定IMT、血钙、磷、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0.045;BMI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0.239;IMT每增加一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比数比例为2.179。结论年龄、BMI、IMT可能为影响骨密度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老年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发现疼痛是该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全身骨骼疼痛,尤以腰背痛最常见,其次为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上臂。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并发,髋部骨折危害最大,据报道其病死率可达10%-20%,致残率50%。椎体骨折最常见,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现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被国际医学界排列在同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并列的当前五大疾病之一,所以对于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现将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患者,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及对症等护理。经我院的精心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发生,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男性抑郁情绪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于我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8例(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患者66例(对照组),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值,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睾酮(T)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两组抑郁评分,分析骨密度值与抑郁评分的相关性,计算血浆IL-6、Cor、ACTH、T、NA、5-HT的水平,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骨质疏松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年龄和体重指数均无差别。骨密度值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2);骨质疏松组血浆IL-6、Cor、ACTH、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睾酮(P)和5-HT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男性抑郁情绪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抑郁 老年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用于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与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鲑鱼降钙素,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4.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骨密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18.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鲑鱼降钙素 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院外保健知识的宣教,促进骨质疏松症人群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方法通过基层卫生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干预,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基层卫生工作者面向乡镇广大群众,更有优势对其中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院外健康指导,可以达到防治并举,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预防骨折等意外发生,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界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与防治的研究愈显重要。近年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量减少常伴有骨髓中脂肪组织含量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骨代谢中成脂和成骨的比例有关。骨髓中脂肪组织在骨形成和造血支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调节功能,释放出一系列重要的分泌性因子,比如:leptin、adiponectin、chemerin、resistin、visfatin等,在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hemerin是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它在免疫应答、脂质代谢、糖类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leptin、adiponect等脂肪因子一样参与骨代谢的调节,对维持骨代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Chemerin及其受体CMKLR1信号传递通路的激活可以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从而影响骨的重建。现在chemerin/CMKLR1信号通路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深入研究chemerin及其受体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为治疗及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密固达静脉输注在治疗蒙古族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蒙古族患者共45例,通过静脉输注药物密固达对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为一个疗程。并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症状和总有效率。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其中,腰背部疼痛有效率为95.12%,膝关节疼痛有效率为90%,身体负重疼痛有效率为86.67%,体位改变疼痛有效率为90.91%,总有效率为91.54%。在不良反应方面,有3例患者出现了发热与肌痛状况,共有11例产生恶心和食欲下降,但该不良反应都在注射以后3d内得到了缓解。结论药物密固达在治疗老年蒙古族骨质疏松症患者方面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预防骨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蒙古族 密固达 骨痛治疗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现状及临床实验研究方面入手,探讨应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为骨质疏松症防治适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6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副反应的变化。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腰椎、股骨颈和髋部骨密度增加,血清25-(OH)VD(25-羟维生素D)水平升高,BAP(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PTH(甲状旁腺素)变化不明显,副反应轻微且耐受性好。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继发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继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副反应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等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病因多样,分子机制复杂,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流行病之一。人体生活在一个充满氧气的环境,在其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断产生活性氧(ROS),当人体因为衰老、疾病等原因产生ROS与消除ROS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便产生氧化应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多的ROS通过对多种细胞因子、酶活性的激活或抑制和上调或下调受体配体的表达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最终影响细胞核内基因表达,促进骨形成相关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凋亡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使得骨形成速率相对骨吸收速率滞后,打破以破骨细胞吸收骨组织和成骨细胞形成骨组织相协调的动态平衡过程,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症的产生。本文从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对骨形成相关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的影响展开综述,为骨质疏松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活性氧 氧化应激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活检样品中骨矿密度分布、矿物/基质比、矿物结晶度/成熟、相对蛋白多糖和胶原交联比率。方法研究样本包括特发性骨折组(IOP,n=45)、特发性低骨密度组(腰椎和/或全髋Z-评分≤-2.0)但无骨折(ILBMD,n=19)、健康对照组(CONTROL,n=3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松质骨的BMDD显示IOP组和ILBMD组矿物质含量较低,而IOP组与ILBM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骨表面的拉曼光谱和FTIRM分析显示,IOP/ILBM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矿物的含分析提示蛋白多糖含量增加和胶原交联比增加。结论IOP组/ILBMD组的绝经前妇女与正常组相比,前者存在的成骨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在骨脆性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骨密度 妇女 骨折危险
  • 简介: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法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0.5μg,每日1次;同时2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钙剂600mg,连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骨密度(BMD)、生化指标,采取VAS法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2、L3、L4、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61%、4.76%、3.66%和5.06%;观察组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57%、4.71%、3.61%和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疼痛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但阿仑膦酸钠片服药方便,患者顺从性较好,较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片 阿法骨化醇胶囊 老年骨密度
  • 简介: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危害性大,早期不易诊断,起病隐匿,易造成骨折,是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化研究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传统病因病机的现代化认识,到宏观骨生物力学深入至微观信号通路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药成为一条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途径。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草药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在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与温肾通络止痛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vs73.9%),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5.4%),且在骨密度变化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方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增加骨密度,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温肾通络止痛方 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髋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于我院就诊的髋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体格、X线片、MRI影像检查资料进行确诊,并给予髋部制动配合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并嘱患者适当休息。治疗6个月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髋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通过保守治疗6个月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升,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是诊断髋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临床诊断时要注意与其他髋关节疾病进行鉴别,该病病症属于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即可痊愈,无须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髋部暂时性 骨质疏松症 诊断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