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肾小球疾病患者展开诊断工作时将微量白蛋白检验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5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为例,将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患者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分析不同人群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含量为58.34±7.34,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量白蛋白检验 肾小球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外,生物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为这类疾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曙光。然而,生物制剂在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制定既符合国际指南标准又贴近中国临床实践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生物制剂治疗共识势在必行。为此,我国肾脏病领域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肾脏疾病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内容包括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及其发病机制,常用生物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选择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 标签: 免疫疗法 肾小球肾炎 肾疾病 生物因子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微量白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肾小球疾病患者,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纳入到实验组中,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00例作为对照样本,纳入参照组中,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微量白蛋白检验,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足细胞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外侧,其足突对维持正常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足细胞细胞骨架包括中间丝、微管以及肌动蛋白。足细胞的肌动蛋白骨架紊乱在多种肾脏疾病中被广泛报道。本文就足细胞骨架蛋白的分类、功能、足细胞骨架调控通路及其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足细胞 细胞骨架 微管 中间丝 肌动蛋白 肾小球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公式估算尿蛋白反映儿童肾小球疾病24 h尿蛋白定量的可靠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0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443例肾小球疾病患儿实测24 h尿肌酐和通过6个相关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24 h尿肌酐、实测24 h尿蛋白定量、实测尿蛋白肌酐比(UPCR)、尿沉渣镜检结果,用实测24 h尿肌酐或估算24 h尿肌酐乘实测UPCR计算得到估算尿蛋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Bland-Altman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估算尿蛋白和实测UPCR与24 h尿蛋白定量间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尿蛋白水平和尿红细胞数目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443例患儿中男221例、女222例,年龄(11±4)岁,其中肾病综合征216例、IgA肾病78例、Alport综合征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2例、紫癜性肾炎58例以及孤立性蛋白尿2例。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实测UP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相关性(r=0.90,P<0.05),应用实测24 h 尿肌酐得到的估算尿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性得到改善(r=0.94,P<0.05),应用Hellerstein、Ghazali-Barratt、Ellam、Walser、Cockcroft-Gault、Ix公式估算的尿蛋白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均加强(r值分别为0.93、0.94、0.90、0.90、0.94、0.93,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法示实测UPCR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值为-0.30±2.22,一致性界限为-4.65~4.04,应用实测24 h尿肌酐校正后一致性好转[差值为(0.27±1.31)g,一致性界限为-2.30~2.84 g],不同公式估算尿蛋白一致性进一步好转,其中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尿蛋白与24 h尿蛋白定量一致性最好[差值为(0.11±1.18)g,一致性界限为-2.20~2.42 g]。线性回归分析示实测UPCR预测24 h尿蛋白定量准确性欠佳(R2=0.55、α=0.48、β=0.60,P<0.05),应用实测24 h尿肌酐校正后准确性好转,应用不同公式估算尿蛋白预测24 h尿蛋白定量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其中Cockcroft-Gault公式准确性最佳(R2=0.81、α=0.18、β=0.96,P<0.05)。随尿蛋白定量增加和尿红细胞数目减少,估算尿蛋白和实测UPCR与24 h尿蛋白定量间相关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均增加(均P<0.05);除Ellam和Ix公式外,其余4个公式计算的及实测24 h尿肌酐得到的估算尿蛋白与24 h尿蛋白定量间相关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实测UPCR(均P<0.05)。结论基于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的24 h尿肌酐得到的估算尿蛋白能更准确地评估儿童肾小球疾病24 h尿蛋白水平。

  • 标签: 蛋白尿 儿童 24 h尿肌酐 尿蛋白肌酐比 24 h尿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C3肾小球病(C3G)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PSGN患儿中C3G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病初符合APSGN诊断的10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诊断为APSGN者73例(APSGN组),诊断为C3G者27例(C3G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APSGN和C3G病初均可有链球菌感染史,2组发病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PSGN和C3G病初的临床表现有时难以区分,但C3G组肉眼血尿发生率(92.6%比69.8%)、肾病水平蛋白尿发生率(66.7%比30.1%)均高于APSGN组(χ2=5.583、10.960,均P<0.05)。实验室检查中,APSGN组与C3G组相比,白蛋白水平较高[(36.3±7.4) g/L比(28.9±6.8) g/L],三酰甘油[(1.2±0.6) mmol/L比(1.6±0.7) mmol/L]、血尿素[(7.6±5.6) mmol/L比(14.7±16.3) mmol/L]、血肌酐[(66.2±45.2) μmol/L比(120.1±170.3) μmol/L]、尿蛋白定量[(43.5±58.5) g/24 h比(319.2±994.8) g/24 h]水平均较低(t=4.655、2.738、2.241、1.624、1.448,均P<0.05)。治疗中,C3G组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率均高于APSGN组(59.3%比12.3%、29.6%比1.4%)(χ2=23.15、19.22,均P<0.05)。随访中发现,C3G组肉眼血尿消失时间、镜下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转阴时间及补体C3恢复时间均长于APSGN组[51.1(14.3,90.0) d比14.9(6.0,15.5) d、218.3(60.0,277.5) d比65.5(27.0,82.5) d、127.9(60.0,180.0) d比38.2(13.0,53.6) d、129.3(55.5,225.0) d比39.1(24.0,51.0) d](U=2.395、2.730、2.890、3.054,均P<0.05)。结论对病初临床表现比较重,尤其是持续肾病水平蛋白尿的APSGN患儿,应高度怀疑C3G的可能性,必要时予激素治疗,积极完善肾活检及补体途径的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及时调整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3肾小球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化理念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文化理念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的心理状态、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化理念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人文化理念 心理护理 肾小球肾炎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作者: 靳尚宜 曹玮 王立 李梦涛 曾小峰 姜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50岁。以紫癜样皮疹起病,继而出现发热、乏力、血尿,血小板减少(96×109/L),血肌酐83.7 μmol/L,补体C3 0.593 g/L,补体C4 0.072 g/L,抗核抗体胞浆型1∶8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血培养阴性,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胸部CT未见感染提示。病初诊断结缔组织病,予泼尼松60 mg每日1次、环磷酰胺100 mg每日1次治疗,最高体温降至38.5 ℃,复查血肌酐升高至113 μmol/L,予甲泼尼龙4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输液、环磷酰胺0.6 g每周1次静脉输液强化治疗,体温正常(37.3 ℃以下),血肌酐降至73.7 μmol/L,序贯口服甲泼尼龙并减量,减至每日早16 mg晚8 mg后病情多次反复,遂入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完善病因筛查,血培养多次回报微小单胞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见瓣膜赘生物及瓣周漏,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 g每8小时1次静脉输液,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7.3 ℃以下),出院观察,后外院行瓣膜置换术后病情好转。

  • 标签: 发热 结缔组织疾病 心内膜炎,细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广西多民族聚居地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不良预后与肾小球球性硬化的关系。纳入2013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且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肾小球球性硬化分为球性硬化组(n=129)和无球性硬化组(n=100)。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基线值30%,或进入终末期肾病,或全因死亡,随访截至2021年3月31日。两组患者IMN分期均以Ⅱ~Ⅲ期为主。与无球性硬化组比较,球性硬化组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白蛋白、血肌酐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比例均较高,eGFR较低(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球性硬化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球性硬化组(Log-rank χ2=8.975,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球性硬化是IMN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3,95%CI 1.01~1.05,P=0.008)。提示肾小球球性硬化是IMN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预后 肾小球硬化症,球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长期预后及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经肾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124例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分型、肾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儿的肾脏累积生存率,Cox回归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寻找和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儿中男94例(75.8%),女30例(24.2%),患儿肾活检时年龄为16(14,17)岁,13~18岁102例(82.3%);随访时间为64.8(32.1,86.0)个月。124例患儿中非特殊型49例(39.5%)、顶端型33例(26.6%)、塌陷型22例(17.7%)、细胞型14例(11.3%)、门周型6例(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肾活检后5、10和15年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下降≥50%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9%、51.4%、2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病变均是儿童FSGS进入ESKD或eGFR较基线值下降≥50%的独立危险因素(HR=5.28、1.03、7.81,95%CI 2.77~10.05、1.01~1.04、4.08~14.98,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AUC=0.734,P<0.05,最佳截断值25.4%,灵敏度50.0%,特异度88.6%)、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AUC=0.724,P<0.05,灵敏度46.3%,特异度98.6%)具有良好的评估FSGS肾脏结局的效能。结论儿童FSGS的长期预后不佳,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25.4%。

  • 标签: 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 儿童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mGFR)与临床常用方法评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准确性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自愿参加测试的145例研究对象,根据eGFR值进行分组:1期[eGFR≥90 mL·(min·1.73 m2)-1,37例]、2期[eGFR 60~90 mL·(min·1.73 m2)-1,39例]、3期[eGFR 30~60 mL·(min·1.73 m2)-1,47例]、4期[eGFR 15~30 mL·(min·1.73 m2)-1,17例]、5期[eGFR <15 mL·(min·1.73 m2)-1,5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注射碘海醇5 mL后,在注射后0、2 h和4~6 h间取血浆样本3次,测量血浆清除率,进行肾功能评估,并与常用的肾功能评估公式[MDR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KD-EPI、Cockcroft-Gault]进行比较。结果Ccr、MDRD公式计算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而Cockcroft-Gault、CKD-EPI公式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的相关性依次为CKD-EPI公式(r=0.923)、Cockcroft-Gault公式(r=0.832)、Ccr公式(r=0.798)、MDRD公式(r=0.738)。MDRD公式在1、2、3、4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Cockcroft-Gault公式在1、2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CKD-EPI公式在3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P<0.05);Ccr公式在3、4期中的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在1~3期中,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mGFR值的相关性最高(P<0.001)。CKD-EPI公式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偏差中位数及偏差四分位间距均较少,P20和P30符合率相对较高。结论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公式计算的mGFR具有相关性,准确性高,其次为Cockcroft-Gault公式,而Ccr、MDRD公式在本研究中的相关性及准确性较差,在mGFR≤30 mL·(min·1.73 m2)-1中,各公式可能均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的相关性较差。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碘海醇 肌酐 代谢清除率
  • 简介:摘要C3肾小球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遗传变异及获得性自身抗体介导的补体旁路途径异常活化导致的罕见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是诊断C3肾小球病的金标准。C3肾小球病主要包括致密物沉积病和C3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明显的补体C3沉积,可有少量或不伴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是其最显著的病理特点。C3肾小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案有限且预后不佳。该文将对近年来关于C3肾小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3肾小球病的重视,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C3肾小球病 致密物沉积病 C3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会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研究病例选取为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将入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与对照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最终取得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T在继发性肺结核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0例,将患者分另作ⅹ线胸片和胸部CT检查。把胸部ⅹ线检查着为对照组,胸部CT检查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支气管扩大、微结节影、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上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准确率更高,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继发性肺结核 CT X线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