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我爸爸是狐狸的,因为他太狡猾了。我刚学下五子棋的时候,爸爸总是让着我。下了几天之后,我开始赢他了,他就不再让我。后来他不仅不让我,有一次刚下了一会儿,他竟然偷偷多放了一个子。我发现之后就站起来说:“爸爸,你太狡猾了!简直是只狡猾的狐狸!”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金代亲王府官名称多以唐宋辽制为参照,虽较唐宋简化,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金代亲王府官,除《金史·百官志》所明确记载的官外,还有王府同提点、王府掾、王府教读,王府祗候郎君等。金代亲王府官的设置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其职能由最初"傅导德义"变为"检制王家"。亲王府官和职责的变化与金代章宗以后强化皇权、严防王爵越制的统治政策密切相关。

  • 标签: 金代 王府属官 职责 皇权加强
  • 简介:各县历史源远流长,自先秦至今,各县名称、地域范围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化。本文根据有关史志记载,就长期隶属郧阳(今十堰市)的郧县(今郧阳区)、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五县有史以来的历史沿革作以总结概述。

  • 标签: 郧阳 历史 沿革
  • 简介:描述了乳菇的2个新种:高山毛脚乳菇Lactariusalpinihirtipes和假脆乳菇L.pseudofragilis。该2种生于中国西南亚高山带的针叶林和栎林下,其盖表皮为菌丝球囊型,孢子具网纹。高山毛脚乳菇与原初描述自中国的毛脚乳菇L.hirtipes为姊妹种。假脆乳菇以暗褐色的子实体近似于北美的L.fragilis和欧洲的L.serifluus及L.subumbonatus。文中提供了该2新种的外观和显微特征描述及与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ITS序列。

  • 标签: 外生菌根菌 盖表皮 莲座细胞群 红菇科 分类学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沿海城市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在广阔海资源的支持下,其港口贸易得以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内河港口的运货吞吐量也在不断地攀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港口自身的设备建设、管理却存在诸多的不足,尤其是港口工具这一作为门机等大型设备的重要配套设施,其管理在港口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当前港口工具的管理问题来谈一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对其施以有效的管理。

  • 标签: 港口建设 工属具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拟南芥(Ambidopsishalleri)可以在受污染棕色土壤生长,汲取并高含量储存其中的重金属有害元素于叶片之中。这一来自德国团队的发现指出了基于种植该植物的生物降解污染方法。

  • 标签: 拟南芥属 重金属 植物 有害元素 生物降解 高含量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的种鉴定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病媒生物机器鉴定系统。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提取宁波口岸常见蝇类的鉴别特征规则,构建特征与不同蝇种一一对应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应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将整个机器学习运算及鉴定过程内嵌其中。结果抽提出复眼大小、颜色等7个特征,建立95×8维向量矩阵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开发病媒生物机器学习与鉴定系统,将80%的数据用于训练,20%的数据用于测试,正确率达到100%。由一名新手借助该信息系统对口岸新采集到的10只蝇进行种鉴定,准确率达到90%。这些新的鉴定数据导入训练数据集再次进行自我学习、提升经验值。如此往复,逐步将该系统培育成长为病媒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结论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鉴定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病媒生物 鉴定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PYTHON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Kretzschmaria)3个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和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炭角菌科 形态学 分类
  • 简介:在对钢琴实施即兴伴奏期间,副和弦是比较关键的和声构成之一。为此,本文在对钢琴开展教学期间,摸索、归纳了部分较为便捷、迅速、容易把握的对副和弦加以选取的方式,给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以相应的参照。

  • 标签: 钢琴即兴伴奏 副属和弦 价值
  • 简介:延庆县古崖居遗址为人工开凿于山崖之上的洞窟遗址。有学者认为古崖居属于契丹燕王家族墓地,也有学者认为属于西奚人的居住址。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将其族定为西奚是可信的,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和考证的方法值得商榷。本文依据遗存自身的时代与文化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试做更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古崖居 洞室 火炕 直腹罐 西奚
  • 简介: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的单格孢(Monodictys)3个新种:珠芽状单格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格孢M.huangheensis和厦门单格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格孢16个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常规检测分析了解我地区健康人群中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带菌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间我地区14089例健康人群作为受检对象,采集所有受检对象的肛拭子作为标本分别进行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常规检测,并进一步对所检菌行血清型群分布分析。结果14089例健康人群中共检出沙门氏菌44株、志贺氏菌3株,带菌率分别为0.31%、0.02%;其中44株沙门氏菌主要分布于A、B、C、D、E共五个血清群的15个血清型中,其中以B血清群分布居多,共28株,占比63.64%,其次为C血清群、E血清群、A血清群、D血清群,分别为9株(20.45%)、4株(9.09%)、2株(4.55%)、1株(2.27%);3株志贺氏菌分布于A、B两个血清群的3个血清型中,其中A血清群分布1株(33.33%),血清型为痢疾志贺氏菌,B血清群分布2株(66.67%),血清型为福氏志贺氏菌1a型、福氏志贺氏菌b型。结论我地区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尤以沙门氏菌居多,二者血清型群分布均较广,应密切关注并加强健康体检,避免阳性漏检并做好相关防范措施。

  • 标签: 健康人群 健康体检 肠道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带菌情况 常规检测
  • 简介:目前芒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芒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能源作物品种的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本文论述了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种质资源,规范芒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芒属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花锚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花锚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果:花锚植物主要含双苯吡酮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以及甾体类成分。结论:为花锚植物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 ] 花锚属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2016年7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泰国进境商品山竹果中检出双色多刺蚁,经查询,该种为我国进出境检疫部门首次检出。了解多刺蚁情况可为该类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笔者通过对双色多刺蚁及多刺蚁属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和整理,详细介绍了双色多刺蚁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以及多刺蚁在中国的种类,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检疫系统对多刺蚁的截获情况。[结果]双色多刺蚁(膜翅目:蚁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多刺蚁在我国已知45种1亚种。2003-2016年7月我国检疫系统共检出多刺蚁2097批次。[结论]多刺蚁随货物包装携带入境的概率较高,各进出境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该类昆虫的检疫工作。

  • 标签: 双色多刺蚁 多刺蚁属 山竹 形态特征 检疫
  • 简介:为了探索我国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及传播途径,本研究选择与陆地隔离的山东省长岛县为调查地域,对该地域梨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杜梨、豆梨、沙梨等种类,变异类型较多,并发现一种特异类型;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脊和半山腰,较为集中,且在小范围内能够发现多种资源类型。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长岛梨植物资源与邻近陆地资源关系较近。通过田间果实调查证实,鸟类吃食梨植物,推定鸟类在梨植物资源传播中可能充当一定的角色,这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梨植物的资源分布及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梨属植物 资源分布 传播途径
  • 简介:在对山东青岛城阳三标山、东营黄河三角洲、烟台昆嵛山的真菌采集鉴定中,发现了扁孔腔菌幻Lophiostoma3个中国新记录种:芦竹扁孔腔菌Lophiostomaarundinis、黏扁孔腔菌Lophiostomamucosum和半离扁孔腔菌Lophiostomasemiliberum。文中对该3个种进行形态描述、图示和讨论。

  • 标签: 真菌分类 座囊菌纲 扁孔腔菌科 形态特征 种类鉴定
  • 简介:目的:为疑似“灵芝”样品基原探究提供性状和分子鉴定证据。方法:在基于传统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基础上,对疑似灵芝两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N比对,样品及最相似物种ITS序列对齐后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分别为752、753个碱基,与已发表极硬红皮孔菌(Pyrrhodermaadamantinum)rDNA-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9.0%,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极硬红皮孔菌聚为一支,而与紫芝、树舌灵芝遗传距离较远。结合样品ZZ和SS的子实体形态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结果判断其为极硬红皮孔菌。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用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疑似样品基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分子鉴定 极硬红皮孔菌 ITS序列
  • 简介: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常从王媪、武负贯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标签: 《史记.高祖本纪》 辨证 中华书局 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