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变动有严重影响,但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难以抵御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成为了具有风险性的弱质产业,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农业保险作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了各国政府重视和采纳。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势在必行。就保险业而言,如何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风险保障,合理开发农业保险市场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经济作物收入保险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高低,因此,对于如何发展经济作物收入保险问题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济作物收入保险 道德风险 经营模式
  • 简介:根据海南省2000-2013年旅游经济数据资料,对影响海南省旅游经济收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海南省星级饭店数、海南省生产总值;对比2000-2009年和2010-2013年两个时期的旅游经济收入,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岛 灰色关联 灰色综合关联度
  • 简介:如今,还有什么作物可以严守立场,不念图快,不占先机,而是安静地慢慢地成长?好像只有地下作物。红薯、萝卜、马铃薯,以我的寡陋,没见过违反时令的。你让红薯早点熟,它不乐意,挖出来,发育不良,吃起来全是纤维。它们长在地下,费时既久,价格又廉,所以人们懒得侍弄,就让它们随自己的愿。

  • 标签: 作物 马铃薯 红薯 萝卜
  • 简介:针对目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偏低的现状,可从开放经济视角,研究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适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角度主要通过要素配置、产业福利和技术进步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投资角度主要通过行业配置、工资外溢和技术领先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金融角度主要通过长期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适度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 标签: 开放经济 劳动收入份额 产业福利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很多贫穷地区已经摆脱了贫困步入小康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近而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要想解决这种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就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笔者通过对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收入差距 原因对策 分配
  • 简介: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别于其他国家,研究我国的经济增长就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本文是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对我国1978—2013年的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即判断数据的平稳性,然后进行协整检验及Granger检验,判断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构建误差修正(VEC)模型,从实证视角验证了财政收入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

  • 标签: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收入满足度是指人们对自身收入的态度反映和满足度评价,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德国经济研究院关于收入满足度的调查走在该领域的前列,本文通过参考其先进经验,解决与调查有关的问题,为国内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学术研究及政策建议提供有价值的参照系.

  • 标签: 德国经济研究院 收入满足度 启示
  • 简介: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延边州近十年来经济、财税数据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看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延边州自主发展力对我州经济发展都具有深厚的影响,并与税收政策一起直接引起延边州财政收入的增长变化。

  • 标签: 地方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 延边州 实证分析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持续健康发展
  • 简介: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但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通过计算新疆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运用平缓转换回归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将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应制定合理的社会分配政策,适当调整城乡收入差距,在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的条件下使得经济得到较快增长。

  • 标签: 城乡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经济增长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 简介: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新疆保险业借助此机遇大力发展,对实现新疆保险业的跨越式发展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标签: 体制壁垒 复合型人才 伊斯兰保险
  • 简介:本文对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向高收入经济体收敛的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从增长核算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人均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而这又取决于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差异。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内外部环境对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制度质量的差异是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这些分析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中等收入陷阱 增长绩效 制度质量
  • 简介:疾病不仅损害人们身体,同时也使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下降。疾病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上述的条件下,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病和大病保险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我国大病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我国发展大病医疗保险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大病保险 医疗经费 经济负担
  • 简介: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有效成立要件之一,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法律条文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在保险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两大法系对保险利益的认识存在差异。由于我国保险法律对保险利益进行了总结性规定,致使在具体认定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在具体认定保险利益时,应该从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等具体的保险合同类型出发,以发挥保险法律在促进法治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 标签: 保险合同 保险利益 争论 具体认定
  • 简介:“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概念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的概念。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就是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自身矛盾难以克服,

  • 标签: 人均收入 陷阱 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 动力不足
  • 简介:中国既不命定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不会先验地获得荫庇,未来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作为一度沉寂的“中等收入陷阱”话题重回公众视野。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他指出,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甚至觉得五五开。”

  • 标签: 陷阱 收入 清华大学 财政部 中国
  • 简介:运用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结合安徽省1997-2013年财产性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增长数据的计量分析研究,得出这三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抑制了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增长,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却加剧了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从短期来看,安徽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抑制了安徽省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经济增长却扩大了安徽省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方面、金融相关机制与环境、土地制度和居民本身素质方面,提出了能够抑制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建议。

  • 标签: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财产性收入差距 VEC模型
  • 简介:研究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有利于研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基于对河南农民收入结构现状的实证分析,增加河南农民收入的对策主要有逐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努力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优化支农方式,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 标签: 农民收入结构 农民收入增长 实证分析
  • 简介:保险利益作为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保险利益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一起海上保险运输合同纠纷案为例,从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入手,分析了财产保险保险利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在财产保险纠纷中,如何正确理解保险利益相关问题,关系到保险利益的相关法律和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 标签: 保险利益 归属主体 适用时间 标的转移
  • 简介:国民收入再分配有助于缩小居民在初次分配后形成的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利用相关数据分析2000年以来个人收入税、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税虽然对于不同收入等级具有明显的累进性,但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较弱,社会保障对再分配的力度远大于收入税,但其调节效果也十分有限。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系列原因,可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 标签: 再分配 可支配收入 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障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经济收入在孕产妇受教育程度与产前检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11年1月随机选取广州市15家计划免疫接种单位,在每家单位随机选择产后1年内并在本市产检分娩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产次、产前检查次数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家庭经济收入在受教育程度和产前检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本次共调查749名孕产妇,平均年龄为(27.5±4.5)岁,受教育程度平均为(11.6±3.4)年,家庭月均收入以3000∽7999元为主,占49.1%,产检次数≥4次的占88.9%。控制调查对象的年龄、产次以及配偶有固定工作(半年及以上)后,标化后的受教育年限与家庭月均收入(偏回归系数a=1.105)、产前检查次数达标(偏回归系数c=1.405)均有关联,OR值分别为3.02(95%CI:2.57∽3.55)和4.07(95%CI:2.57∽6.45)。控制家庭月均收入后(偏回归系数b=0.419),受教育年限对产前检查次数达标的直接效应变小(偏回归系数c'=1.223,P〈0.01),家庭月均收入在对受教育程度与产前检查次数达标关系中的部分中介效应比例为27.5%。结论家庭经济收入在孕产妇受教育程度与产前检查次数达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改善产前检查服务利用,应同时考虑受教育程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 标签: 产前保健 教育程度 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