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门考拉夫妇立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 标签: 名作欣赏 公元前 博物馆 波士顿
  • 简介:《自由女神像》,金属铸造,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达225吨。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在巴黎设计并制作,是法国在188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现坐落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附近的自由岛,是美国重要的观光景点及地标。

  • 标签: 名作欣赏 美国纽约州 自由女神像 雕塑家 纽约市 法国
  • 简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大卖后,J.K.罗琳赚了近10亿美元的版税,她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儿童作家”,被众多出版社当成一棵巨大的“摇钱树”,纷纷争着开出天价,希望能购买到罗琳的下一部作品。

  • 标签: 知名作家 J.K.罗琳 “摇钱树” 系列小说 出版社 版税
  • 简介:杨朔(1913—1968)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小学读书,四五年级时已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传阅,甚至经常被高年级的学生借去学习。小学毕业后,他又在母校任教将近一年,期间广泛阅读文学经典,并订阅不少期刊来拓展视野。

  • 标签: 著名作家 中国现代 杨朔 文学经典 广泛阅读 山东省
  • 简介:有家长经常问,为什么要诵读经典?诵读又有什么好处?或者会问:'我家孩子字都认不全,读不通,又该如何?'或者问:'我家孩子《千字文》《百家姓》里的字都认识了,是不是不需要读了?'为什么要学经典?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中蕴藏着中国护照免签国家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 标签: 《百家姓》 《千字文》 国学经典 禁于未发 读书百遍 读书声
  • 简介:孙犁(1913—2002)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智不足商,力不足农”,但酷爱读书。在村子里他借阅《封神演义》《红楼梦》,又喜欢听地方戏曲和大鼓书。在安国县上小学时,他开始阅读“五四”新文学优秀作品,特别是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给其影响最大。

  • 标签: 著名作家 孙犁 现当代 “五四”新文学 中国 《封神演义》
  • 简介:本期付印之际,惊闻陈忠实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3岁,谨此沉痛悼念!陈忠实,194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人"大学生必读"系列。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 标签: 作家 中国农村 历史文化内涵 人物形象 渭河平原 陕西省
  • 简介:《花为媒》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于1919年前后根据《聊斋志异》中“寄生”改编的一部喜剧作品。解放后,剧本由吴祖光改编,新凤霞、赵丽蓉、张德福等演出,并拍成电影。重新编剧使之风格幽默,唱词优美,受到百姓的好评,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几个高潮唱段“报花名”“闹洞房”在群众中广泛传唱。

  • 标签: 经典剧目 《聊斋志异》 《花为媒》 喜剧作品 创始人 解放后
  • 简介:现在的我们,生活在21世纪,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与便捷,拥有丰富多样的电子设备,运用前卫时尚的网络新词。那些流传千年的国学经典中阐述的为人之道似乎渐渐被我们遗忘,它们似乎被取代了.

  • 标签: 国学 21世纪 电子设备 网络新词 为人之道 高科技
  • 简介:文章要点:中国文学是讲“理”的,推崇“情”与“理”的结合,有的时期则偏重于“理”,主张“文以理为主”,强调作品中思想理念的重要性;欧美文学也十分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与哲学高度。而日本古今文学的主流是排斥“理”的,只是描写印象、情绪、感觉、感受,没有西方文学、

  • 标签: 《名作欣赏》 内容 中国文学 “理” 思想理念 思想深度
  • 简介:原文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注释仁,仁爱之心。义,指应当遵守的道义。礼,礼节。智,同"知",指有才识。信,指诚实守信。常,常规。紊,混乱。解释古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五者称为五常,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 标签: 《三字经》 仁、义、礼、智 仁爱之心 一本 还书 信用问题
  • 简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至今日,《诗经》的遗风流韵,不绝如缕。

  • 标签: 散文 《经典与流行》 中国 熊妮岑
  • 简介: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向。《念奴娇·赤壁怀古》站在历史的角度,通观古今,看眼前瞬间变动着的一切,能够面对厄运而旷达超脱,面对邪佞能白眼视之。其词堪称豪放之典范。

  • 标签: 念奴娇 苏轼 豪放
  • 简介:戏曲经典既可以是文学的,也可以是舞台的。戏曲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特点各异,这决定了二者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戏曲文学经典与舞台经典各有其独立性,但又并非互不相容,二者在传播与流动中形成既重合又背离的复杂关系。

  • 标签: 戏曲文学经典 戏曲舞台经典 经典化
  • 简介:在校本教材《坚贞刚毅》一课中所选的四则言论,论述了儒家对君子应具备的坚贞刚毅品格的思想追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论语》中的智慧呢?上课伊始,我用故事导入,播放"苏武牧羊"的影音故事,引出话题。苏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点拨,引出主题:坚定信念,坚强不屈,就是"坚贞刚毅"。关于"坚贞刚毅"的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此发表过很多的言论。

  • 标签: 故事导入 苏武牧羊 思想追求 校本教材 给你 中所
  • 简介:当下的经典诵读陷入教育的沼泽淤泥,懂了再读与不懂也读、泥古主义与拿来主义、升学之与经典、课本之与资源、经典诵读之与诵读活动、形式之与生命,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命题与选择.经典诵读教育任重而道远,直面实践中的不足,寻思改进,遵循经典育人的客观要求,切实落实国家的宏伟计划,经典诵读的教育才能担当起填补文化断层、培养当代学生重任,才能锻造出民族和时代精英.

  • 标签: 经典 经典诵读 诵读活动 形式 生命 放任
  • 简介:读书,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这个暑假,正好有空,于是就上网阅读一些经典之作、文学常识等。打开页面,就被一些书名给吸引了,有的陌生,有的熟悉,于是我满怀好奇心继续浏览下去。突然,我发现了一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看着有点似曾相识,哦!终于想起来了,之前有一个读书节的活动,爸爸给我推荐过这本书,所以还是有点印象的。与别的书最大的不同是.

  • 标签: 上网阅读 文学常识 布鲁克林 读书节 一本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