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细胞药物化疗越来越多地用于早期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其副反应常常可通过使用抗呕吐、抗腹泻和抗组胺药物减轻;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远期不良反应逐渐明显。应将不育和致癌作用告知病人,使其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 化疗 临床研究 癌症病人 抗组胺药物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人们长期致力于对脑水肿发病机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胞内Ca2+超载(overload)学说兴起.笔者在建立兔冷冻伤和局灶脑缺血模型[1~3]基础上,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证实脑损害极早期均首先出现脑细胞水肿,继以血脑屏障破坏脑细胞水肿,最后导致脑细胞内、外混合性水肿.脑是人体的一个特殊器官:脑重仅占全身体重之2%,而脑血流量(正常值50~55ml/100g/min约900ml/min)占全身血循环量之15%,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之20%,脑耗糖量占全身供糖量之25%.故脑对抗脑损害的耐受力有限,维护正常脑代谢是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首要环节.

  • 标签: 损害脑水肿 脑损害 脑水肿防治
  • 简介:目的采用经过改良的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MAO)工艺对纯钛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对所得到的材料进行细胞试验.对MAO工艺处理的纯钛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纯钛材料经过改良工艺条件的MAO处理后,按照GB/T16886的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选择1.929细胞系在标准材料浸提液环境下,在材料表面培养2、4、6天,与各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此种材料的细胞进行评价。结果在各个时间点,MAO处理材料表面浸提液中的细胞增殖度及细胞生长状态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AO工艺处理的纯钛材料表面没有溶出性细胞.在体外细胞培养的环境下.有较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 标签: 细胞毒性 MAO 纯钛表面 处理 体外细胞培养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谷氨酸(Glu)神经毒性脑水肿时突触体内游离钙(「Ca^2+」i)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右侧脑室注射Glu制作大鼠神经毒性脑水肿模型,4h后处死大鼠测定其脑皮质含水量、钠、钾、钙和突触体「Ca^2+」i含量。结果模型组脑含水量(82.04±0.8)%,钠含量(244.4±29.3)mmol/kg,「Ca^2+」i(327.9±33.2

  • 标签: 清开灵 神经毒性 脑水肿 游离钙 谷氨酸 大鼠
  • 简介:严重烧伤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而严重烧伤后脑水肿作为烧伤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伤情严重,发展越快,后果越严重。尤其小儿,因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严重烧伤后较成人更易发生脑水肿。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在临床上往往被其它并发症所掩盖,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其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正同益被人们所重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脑水肿。现研究已证实,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兼有瓶管源性和细胞脑水肿两种,前者因血管本身通透性的改变,或伤后补液过多引起细胞内外间隙扩大,细胞外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发生:后者多为烧伤释放毒性物质吸入或烧伤后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如一氧化氮(NO)及谷氨酸的产生过多等,同时脑内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致细胞源性脑水肿。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严重烧伤后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的毒作用,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损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水通道蛋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烧伤 脑水肿 发病机制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 简介:对比研究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经原代培养成活4d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组,每组6孔。包括对照组,小剂量(HL,3×10^-3mol·L^-1)与大剂量(HH,3×10^-2mol·L^-1)羟丁酸钠组和小剂量(KL,1×10^-5mol·L^-1)与大剂量(KH,1×10^-4mol·L^-1)氨胺酮组。各组均于实验开始后8h终止反应,评定心肌细胞博动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细胞酶及电解质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KL组心肌细胞博动频率明显加快(P<0.05),而KH组减慢(P<0.05)。细胞形态学亦有相应变化。KH组LDH和AST释放量增加(P<0.05),ALP活性下降(P<0.05)。而HL、HH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各组间电解质变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高浓度的氯胺酮具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氯胺酮却有正性变时性和变力性作用。无论低学浓度或高浓度的羟丁酸钠,均未见心肌细胞作用。

  • 标签: 羟丁酸钠 氯胺酮 心肌细胞毒性 细胞培养 动物实验
  • 简介:背景:皮肤CD8^+嗜表皮性细胞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近来报道的罕见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临床表现具有侵袭性。文献中仅有约20例报道。作者在此报道了1例罕见的伴发皮肤血管炎和淋巴组织增生的患者。病例报道:1例42岁的塞内加尔男性患者因其皮损表现为结节且迅速蔓延并发生坏死和溃疡而入院,患者近期还发生体重减轻、发热以及多发性淋巴结增大。皮肤组织学分析显示少见的血管中心性间质和大CD8^+细胞T细胞嗜表皮性真皮浸润,伴有皮肤血管炎和纤维素样坏死,联合化疗4个月后患者死亡。讨论:此患者的特点符合Berti所描述的原发性皮肤CD8^+嗜表皮性细胞T细胞淋巴瘤。多数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结节和溃疡,组织学多表现为皮肤组织的多形性淋巴细胞浸润伴明显而持久的嗜表皮性。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淋巴细胞表型为CD8^+并且表达细胞素蛋白质,这可能解释了本病的局部和系统的侵袭性病变及浸润和坏死皮损血管损坏的实质。

  • 标签: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 细胞毒性T细胞 T细胞淋巴瘤 CD8^+ 侵袭性 表皮
  • 简介:目的探讨海水淹溺性肺水肿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9组:①侧方液压打击致单纯颅脑创伤1h组:⑦单纯颅脑创伤6h组:③颅脑创伤合并淡水淹溺1h组;④颅脑创伤合并淡水淹溺6h组;⑤颅脑创伤合并海水淹溺1h组;⑥颅脑创伤合并海水淹溺6h组;⑦单纯颅脑创伤6h电镜组;⑧颅脑创伤合并淡水淹溺6h电镜组;⑨颅脑创伤合并海水淹溺6h电镜组。检测①~⑥组大鼠伤区脑组织含水量及Na^+、K^+、Ca^2+含量,并行病理学检查;⑦~⑨组行伤区脑组织电镜检查。结果与单纯颅脑创伤组和淡水淹溺组相比.颅脑创伤合并海水淹溺组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中Na^+、Ca^2+的含量显著性增加,K^+含量则显著性降低.颅脑创伤后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加重。结论海水淹溺性肺水肿可加重创伤性脑水肿与继发性脑损伤。

  • 标签: 海水淹溺肺水肿 颅脑损伤 脑水肿 大鼠 Sprague—Dawley
  • 简介:有机磷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由于种种原因误服或自服此农药酿成中毒患者十分常见,后果严重。由于我院地处城乡结合部,于1996年3月~1998年3月间,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2例,其中合并脑水肿者24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脑水肿 重度有机磷中毒 抢救 体会 常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帕金森病是一种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人脑黑质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死亡.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至今未明,但氧化应激是主要因素.DA作为脑内主要神经递质,也是一种神经毒素.我们的研究中采用DA作为氧化应激诱导剂,观察了6种神经保护剂的作用效果.MTT分析其存活率、荧光双染色法观察其形态变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DA诱导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时间进行式降低,而6种保护剂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效果.

  • 标签: 多巴胺 SH-SY5Y神经元 细胞毒性 神经保护 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观察创伤性脑水肿后NO变化及低温保护效应。方法;按袁氏法制作脑水肿模型,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结果:脑水肿在创伤后30分钟即出现,NO也明显升高,两者具有同步效应,于份后8小时达高峰。同时发现低温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后NO显著升高。结论:NO与创伤性脑水肿发展具有同步效应,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NO的过度表达。

  • 标签: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 NO变化 低温保护效应 亚低温
  • 简介:目的观察肾上腺紊对大鼠血脑屏障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检测肾上腺素注射后SD大鼠血压心率变化和对照组在相应各时间点脑组织的水含量和EB含量。结果大鼠注射肾上腺素后3min时出现心率加快,同时并发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10min已趋用药前水平;1/2h出现脑组织水含量的升高,3h达高峰,6h时开始下降,9小时回到即刻水平,但其中只有3h和即刻相比有显著性区别;大鼠脑组织EB含量3h开始升高,6h达峰值,9h下降,但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结论肾上腺素可引起一过性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一过性的脑水肿,而脑水肿的形成和血脑屏障开放关系不大。

  • 标签: 脑水肿 血脑屏障 肾上腺紊
  • 简介:一氧化氮(NO)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活性介质。NO在脑内具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作用,除作为血管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松弛血管平滑肌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外,也作为神经递质参与脑保护、脑循环调节和脑细胞损伤。一氧化

  • 标签: NOS抑制剂 脑水肿 脑组织含水量 脑创伤 创伤性 一氧化氮
  • 简介:本文采用细胞计数和中性红摄取法观察了BP-7,8-diol对XEM2(稳定表达了大鼠肝细胞色素4501Al)和V79(未表达P4501A1)细胞生长的作用,目的为建立体外细胞模型,结果表明,在1.0、2.5、5.0μmol·L^-1不同浓度下,BP-7,8-diol对XEM2细胞产生很强的毒性,其毒性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相同的浓度下BP-7,8-diol对V79细胞并没有影响,同时也发现,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αNF对BP-7,8-diol引起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说明,BP-7,8-diol对XEM2细胞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1A1的作用引起的。

  • 标签: V79细胞株 XEM2细胞株 P4501Al BP-7 8-diol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出血脑水肿324例的疗效.方法:5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4例,对照组2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治疗,平均治疗20d.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及CT表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1%,对照组为74.56%(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脑出血脑水肿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HSH)对大鼠冷冻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大鼠冷冻性脑水肿动物模型,分别以三种剂量(2ml/kg、4ml/kg、8ml/kg)的HSH、20%甘露醇(MNT,4ml/kg)和0.9%NaCI(4ml/kg)进行治疗,其中0.9%NaCl组为假治疗组,其余为治疗组;监测颅内压,测定脑含水量。结果治疗组给药2h内均有同样的降颅压作用,其中2ml/kgHSH组脱水作用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三组、降颅压效果弱于其它三组;HSH4ml/kg和8ml/kg组具有相似的降颅压作用,尤显著差异。治疗组健侧大脑半球含水量与假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治疗组伤侧大脑半球含水量与似治疗组对应侧相比稍减少,差异不显著。结论HSH可降低颅内压、减少脑含水量,其降颅压作用与MNT类似,作用呈量效关系,临床推荐的最佳剂量为4ml/kg。

  • 标签: 冷冻性脑水肿 高渗盐复合液 颅内压 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