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源颗粒是在已故名老中医祁中慈治疗反流性胃炎经验方基础上加减,并由传统煎煮剂改制成颗粒剂。为我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成药制剂。主要由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枳壳、制半夏、延胡索等组成。药简力著。其组方配伍方法值得探讨。

  • 标签: 正源颗粒 经验方 方剂配伍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在我国医学界上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药配伍在中药治疗上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配伍能加强疗效,不合理的配伍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研究中药配伍,是中药领域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中药 组方配伍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血痹而设,其药物组成: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因其用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巧妙,长期以来:备受中医学者的青睐,已成为临床常用之名方。复习前人对本方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方 配伍 中药 功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采取中医治疗的组方配伍规律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100例,根据中医辩证将100例患者分为风寒湿型与风湿热型,针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祛寒通痹汤进行治疗,针对风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清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组方治疗效果和配伍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运动能力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风湿热型类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型,因此治疗组方配伍规律应该保持活血舒筋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以及祛寒化湿方药为主。结论风寒湿与风湿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的主要病机,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所对应的药证主要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以及祛寒化湿,但是需要根据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组方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方剂学中止血剂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浅谈止血类方剂常用药物及其配伍特点。得出结论止血类方剂常用主要配伍依据致病因素不同,配伍也有所差异。对于瘀血阻络型出血,主要配伍活血祛瘀类药物;对于气虚出血者主要配伍温阳益气类药物;对于血热妄行者主要配伍清热类药物。

  • 标签: 止血 出血 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对于我国传统中医而言,方剂配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通过不同药材配伍所成的方剂可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取得相应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因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独特行,方剂配伍也有着区别于其他医学理论的规律,因此方剂配伍规律也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难点。为此,本文便通过对相关期刊资料的查询,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 标签: 方剂 配伍规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活血祛瘀剂适用于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病证,如经闭、痛经、干血痨、癥瘕、瘀阻经络之半身不遂,外伤瘀肿,瘀血内停之胸胁诸痛等证。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血瘀证成因多为寒凝、气滞、血虚、气虚、外伤等。由于血瘀证病理变化的多样性,故其组方倾向于多类药物配伍,从缓从急,药量多少,贵在临证处裁,重视对活血祛瘀剂制方原理的把握和对成方配伍规律及药物配伍技巧的认识,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新方的创制,笔者拟结合历代名方的制方用药特点,对活血化瘀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和用药规律进行浅析。

  • 标签: 活血祛瘀剂 配伍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拆方的方法探讨蒙药“肋柱花—4味汤”配伍规律。方法将蒙药“肋柱花-4味汤”拆成肋柱花+栀子、肋柱花+瞿麦、肋柱花+胡黄连等三个药对,分别给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灌胃给药,在不同时间点取血,分离血清,再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血清样品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结果含地格达-4味汤血清中獐牙菜苦苷含量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均明显高于三对药物含量。结论初步判定地格达-4味汤的组方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有效组分配伍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结果开展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研究、活性评价研究及中药组分配伍的药效作用多因素调节研究,是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重要方法。结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是开展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中药 有效组分配伍 探讨
  • 简介:通过对《温病条辨》药物整理研究,探讨吴鞠通治疗湿温类温病的用药配伍规律,发现吴氏治疗湿温病,重视就近祛邪的同时治疗以中焦脾胃为主,注重祛邪的同时又注重顾护人体的真阴真阳。通过对方药的分析,为临床湿病的辨治提供一定参考,但对于方药的具体应用指征尚需进一步从症状与药物的对应关系进行挖掘分析。

  • 标签: 温病条辨 祛湿方剂 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在总结金银花的药物功效及其配伍规律基础上,简述金银花的部分临床特色应用,如在皮肤病、疮疡病、消化系疾病、妇科疾病、眼科疾病、泌尿系疾病、风湿痹症、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和肿瘤放疗后口干症的应用,以此阐明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广泛性。

  • 标签: 金银花 配伍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肝郁脾虚证中药的配伍规律 。 方法: 在我院 2017 年 4月至 2019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只要你饲养信鸽,就离不开使用药物:只要你使用药物,就必须知道药物的配伍知识与药物的内质。否则,在给鸽子治病用药时,就可能出现花钱不少,用药不少,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可能会给你造成很大的损失。或在精神上给你打击。所以,每位信鸽饲养者,掌握信鸽所用药物的知识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常识,弄懂鸽用药物的药理药性.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配伍 禁忌 饲养者 药物 信鸽 知识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多寐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多寐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治疗多寐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2首治疗多寐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10味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多寐治疗多寐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为主要治法,酌情配伍具有理气、消食、清热等功效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四君子汤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随证加减。

  • 标签: 中医方剂大辞典 多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 组方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三阴交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有关针刺三阴交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61篇,涉及疾病73种,主要为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三阴交在临床应用中常配伍足三里、百会、关元及太冲等穴,以胃经、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腧穴居多。对高频配穴进行聚类分析,可聚成7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三阴交常用配穴组合有足三里-三阴交、百会-三阴交、关元-三阴交等。结论三阴交临床运用广泛,多配伍胃经、任脉及督脉腧穴,以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法为主;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如失眠、脑卒中、焦虑抑郁、痛经、不孕不育等;聚类与关联分析得出三阴交核心配伍腧穴,可作为临床取穴参考使用。

  • 标签: 穴,三阴交 疾病谱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大黄与黄连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中药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评估加样回收率,分析加样回收率,测定主要组分。结果:合并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大黄单煎液、黄连单煎液)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80%,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6%,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24%,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7.59%;合煎液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黄连与大黄)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9.25%,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9%,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96%,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9.51%。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2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高于1:1、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1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2:3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5:9时(P<0.05)。结论:黄连与大黄配伍时,随着黄连剂量的增加,主要组分的相对溶出率逐渐降低。

  • 标签: 黄连 大黄 配伍 小檗碱 表小檗碱 黄连碱 巴马汀 回收率 相对溶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