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侵袭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近年,关于MPM的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新的治疗药物和临床试验结果不断涌现,本文对MP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力求推动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MPM。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罕见的侵袭肿瘤。手术是治疗MPM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文献报道的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死亡比例,手术的生存获益和适用人群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将回顾MPM的手术指征,并讨论和比较以宏观切除(macroscopic complete resection,MCR)为目标的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xtrapleural pneumonectomy,EPP)和胸膜切除术/剥脱术(pleurectomy/decortication,P/D)在MPM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展望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内的其他治疗方式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后背痛5个月"于2016年8月18日再次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右侧后背痛,休息后症状好转,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于3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并右肺下叶膨胀不全,左肺下叶纤维增殖灶。于3月10日收入我中心。

  • 标签: 胸腔积液 胸膜炎 结核 恶性胸膜间皮瘤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但发生耐药后,尚没有能够带来明确生存获益的抗肿瘤治疗方案。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3个月左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其疗效与PD-L1表达具有一定相关。在不可切除的MPM中,PD-1/PD-L1抑制剂治疗在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均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部分结果也获得了国际指南的引用和推荐,但总体疗效改善有限。本文对国内外MPM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尝试寻找未来改善治疗疗效的方向和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了30例我院经CT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结果30例病例中CT表现患者均有广泛胸膜增厚和增强结节。25例合并叶间裂的增厚。21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胸膜收缩、胸廓塌陷。6例胸壁侵犯。2例心包转移。3例肋骨转移。4例胸膜钙化。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CT表现具有特征,有着帮助临床作出决策及直接介入治疗的重要价值。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我母亲患恶性腹膜间皮瘤已有2年多了,发病时会出现腹水。母亲曾做过7次化疗,但没有任何效果。我母亲现在很瘦,一点儿食欲也没有,做儿女的心里十分难受,不知道怎样才能帮母亲缓解病痛。

  • 标签: 恶性腹膜间皮瘤 临床 诊断 治疗
  • 简介:纤维丘疹(Fibrouspapule)是好发于成人鼻部及临近皮肤的良性错构瘤,由毳毛毛囊及其周围血管纤维基质构成.毛囊周围纤维瘤(Perifollicularfibroma)为该病同义词.临床表现为鼻下部好发的圆顶坚实丘疹[1-2]。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错构瘤 纤维性丘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准确。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40例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诊治的疑似胸膜间皮瘤患者,研究开展时间2019.03月至2021.03月。40例患者均分别接受CT、MRI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40例疑似胸膜间皮瘤患者经病理诊断后,确诊为胸膜间皮瘤的有32例(80.00%)。CT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93.75%、75.00%,MRI分别87.50%、93.75%、55.56%,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与MRI检查胸膜间皮瘤均能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将二者作为临床医师判断疾病的辅助手段。

  • 标签: CT MRI 胸膜间皮瘤 诊断效能
  • 简介:人们发现纤维遇水的吸湿性能按下列顺序增加,聚乙烯纤维、钢纤维、碳纤维,不论纤维表面是否经过处理,就碳纤维和钢纤维来说,经过臭氧处理对于改善其吸湿是有效的。就钢纤维和聚乙烯纤维来说,经过丙酮处理对于改善其吸湿是有效的。而对聚乙烯纤维来说,经盐酸和氢氧化钠处理比用丙酮处理更有效。碳纤维经过臭氧处理,接触角可达到0°

  • 标签: 聚乙烯纤维 钢纤维 碳纤维 吸湿性 臭氧处理 表面处理
  • 简介:摘要一例以大量血性腹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3岁患儿,经腹腔镜探查、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腹膜间皮瘤。经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和静脉化疗治疗,术后半年无复发和转移。恶性腹膜间皮瘤罕见,预后差,病死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对24例超声诊断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病例,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7%(22/24)。结论超声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恶性腹膜间皮瘤
  • 作者: 余科科 张杰 赵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生物样本库,上海 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30
  • 简介:摘要弥漫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恶性间皮细胞肿瘤,表现为胸膜或心包的弥漫受累,肿瘤侵袭强、恶性度高、预后差。弥漫胸膜间皮瘤起病隐匿,初诊时多为晚期,治疗困难,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约10%,中位生存期7~9个月。精准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分析对于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本文综述国内、外弥漫胸膜间皮瘤的多学科联合诊断进展及其临床意义,以期有助于提高临床规范化诊疗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