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是因为机体缺乏胰岛,使胰岛的拮抗激素有所增加,导致糖、脂肪发生代谢紊乱,是以高血酮症以及代谢性的酸中毒作为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此类疾病有着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情况危重等特点。临床治疗开展以平衡酸碱性、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情况为主,治疗虽对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长期开展治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因此以胰岛开展治疗并结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的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剂量胰岛的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泵的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血酮体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酮体转阴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泵治疗在处理DKA患者方面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它能够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缩短了尿液中酮体的存在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此外,胰岛泵治疗方法的简便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也得到了肯定。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与普通胰岛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DKA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普通胰岛组(n=40例)在常规措施上加用常规小剂量普通胰岛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胰岛泵组(n=40例)在常规措施上加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泵组血糖达标时间(5.5±2.2h)明显快于普通胰岛组(7.8±2.3h)(P<0.05),胰岛泵组血酮和尿酮转阴时间(8.4±2.6h,27.5±6.3h)也明显早于普通胰岛组(12.8±2.6h,35.1±7.7h)(P<0.05),且胰岛泵组低血糖发生率(0.9±0.3次/人)明显低于普通胰岛组(1.8±0.4次/人)(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DKA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小剂量普通胰岛滴注治疗。

  • 标签: 胰岛素泵 胰岛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89-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DKA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CSII组(n=38例)采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治疗,对照组(n=37例)采用常规小剂量普通胰岛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CSII组血酮和尿酮转阴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且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DKA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小剂量胰岛滴注治疗。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糖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胰岛泵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糖尿酮症酸中毒致病主要原因为感染,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人次和胰岛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和酮体消失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并发症,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应用胰岛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胰岛泵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胰岛泵组患者给予胰岛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特充,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普通胰岛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用量、血糖控制情况、酮症转阴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泵组患者胰岛用量、尿酮、血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可以灵活调整胰岛的基础输注剂量,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同时避免黎明高血糖的发生,对维持患者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静脉持续滴注法(CVII)对糖尿酮症酸中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和B组(CVII),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CO2CP、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H值、治疗前后平均血糖、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每日胰岛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间平均血糖、CO2CP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CVII相比,CSII对糖尿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诊治的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共90例,采用双盲方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观察组采用胰岛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确胰岛泵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以及尿酮体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静脉滴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糖尿酮症酸中毒采用不同剂量胰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例小儿糖尿酮症酸中毒,根据小儿糖尿酮症酸中毒的就诊时间,将1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5)、对照组(n=5)。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的胰岛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的胰岛治疗,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糖、血钠、血钾、酮症纠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糖不足250mg/dL时胰岛使用量、血糖为250mg/dL时胰岛使用量比较,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糖尿酮症酸中毒,经小剂量胰岛治疗,能够提高患儿血糖、血钠、血钾情况,尿酮症纠正时间较长,但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控制血糖≤25mg/dL的胰岛使用时间,值得在小儿糖尿酮症酸中毒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不同剂量胰岛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泵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31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安装胰岛泵持续滴注胰岛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患者使用胰岛泵后0.5~2d酮体消失,2~5d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安装胰岛泵患者应加强置泵前后的护理,保证血糖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护理
  • 简介:(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瓦房店1163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胰岛在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Ⅰ组28例,Ⅱ组28例,Ⅰ组给予胰岛剂量0.05U/(Kg.h)到0.10U/(Kg.h)进行治疗;Ⅱ组给予胰岛剂量0.11U/(Kg.h)到0.20U/(Kg.h)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尿酮转阴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糖下降速度上Ⅰ组明显快于Ⅱ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两种不同胰岛剂量进行糖尿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使用剂量较小血糖下降的速度比较适中,可有效避免发生低血糖。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给药方式对于糖尿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6年间住我科65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使用胰岛静脉滴注控制血糖,治疗组33例使用胰岛泵控制血糖,其余治疗方法两组无差异。对比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PH值变化、胰岛的总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优势显著,能模拟胰岛的生理分泌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泵用于糖尿酮酸症中毒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糖尿酮酸症中毒病人(n=76)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8人,前者采取胰岛泵疗法,后者采取静滴胰岛疗法。对比尿酮体转阴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胰岛用药量,试验组数据(53.16±6.93)U,和对照组数据(76.24±8.59)U相比更少(P<0.05)。 关于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试验组数据分别是(21.05±5.42)h、(5.13±1.24)h,和对照组数据(32.89±6.57)h、(6.98±1.35)h相比更短(P<0.05)。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发生率2.63%,和对照组数据21.05%相比更低(P<0.05)。结论:糖尿酮酸症中毒胰岛泵,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胰岛用药量更少,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病情恢复更快。

  • 标签: 糖尿病酮酸症中毒 不良事件 胰岛素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的综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n=40)、B组(n=40)两组,分别给予小剂量胰岛疗法及胰岛泵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B组较A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更短;B组较A组血糖水平显著更低;血脂水平方面,B组较A组TG、CHO水平更低,HDL-C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差异较小,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泵治疗糖尿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显著,可及时纠正患者代谢紊乱等问题,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血糖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