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恒速动态输卵管造影的不同造影剂推注速度对造影结果的影响,获得临床效能较好的推注速度。方法对本院1146例不孕症患者行不同推注速度的恒速动态输卵管造影并分组,A组推注速度4ml/min,242例;B组为8ml/min,261例;C组为12ml/min,232例;D组为20ml/min,211例。比较4组的曝光时间、复通率、假阳性率及逆流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曝光时间高于其他组(p<0.05),而输卵管近端及远端复通率低于其他组(p<0.05);A组和D组的假阳性率高于B组和C组(p<0.05);D组的逆流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推注速度为8ml/min和12ml/min时,HSG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造影 恒速动态观察 推注速度 假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P)在尿路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的相关造影资料,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均接受CT尿路造影检查,在对其进行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加延时扫描后,再对重建后的泌尿系统以及CT横断面的影像进行分析。对照组的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将两组患者的双侧尿路系统的显影分为5段,即肾盂肾盏、膀胱、下段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上段输尿管,对各段的显影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显影程度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诊断尿路病变患者的过程中,CT尿路造影的显影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尿路造影,且具有创伤小、憋气时间短、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它还可以立体、多方位、多平面地对患者的泌尿系统病变进行显示,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普及使用。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静脉尿路造影 CT尿路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总结2009年3月-2011年9月行FFA检查364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检查前准备,造影中护理,造影后护理,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FFA检查是眼底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加强该项检查的护理,可减少其毒副作用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该项检查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术的270例患者中,3例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过敏反应发生在术后24~72h,表现为皮肤症状,呼吸、循环方面的反应,精神障碍和低血压休克等。护理中要求护士对各种迟发性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有充分的了解,密切观察病情,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并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颈动脉窦部支架植入术后,并发以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尤其值得重视。

  • 标签: 放射学 介入性 造影剂 过敏反应 护理
  • 简介:气腹造影是以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为造影剂注入动物腹腔,使相关腹腔器官易于在X线下进行观察的造影技术。气腹造影可以显示膈后的腹腔中各器官,如膈、肝脏、脾脏、胃、肾脏、子宫、卵巢和膀胱等脏器,对观察其外形轮廓及彼此关系,有无器质性病变都有较大作用,小动物更易实施。在生产实践中,消化道最常使用的X线造影方法是钡餐造影,可显示胃肠的内腔及其蠕动排空情况,笔者把气腹造影结果与同类动物的消化道钡餐造影做了对比,探讨气腹造影应用价值的同时,对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 标签: X线造影 造影剂 检查 家兔 小动物 二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中所遇到各种问题。方法对300例静脉尿路造影(IVP)检查者,使用数字化X线机,透视点片。在检查中对患者是否有肠道清洁准备及禁水,腹部是否加压,不同造影剂浓度、剂量,造影剂是否加生理盐水,不同造影剂注射速率等情况进行比对;尿路系统显影差的病人,再作其它医学影像检查,以完善尿路系统的诊断。结果数字化X线机进行IVP检查时,患者无需作清洁灌肠,仅需禁水3~6小时;检查过程中腹部不加压,使用小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0.4ml/kg体重,不加生理盐水,注射速率为0.5-1.5ml/s即可得到满意的检查效果。对IVP图像质量差的病人,再与CT、MRI、DSA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相结合,明显提高了尿路系统诊断的价值。结论使用小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造影剂注射过程中不加盐水、患者腹部无需加压、减慢注射率60~120s、使用数字化X线机在注射造影剂后3~10min透视点片,可以达到诊断优质的图像质量,同时病人舒适,提高了X线机的利用率,造影剂剂量少既安全又经济。

  • 标签: 静脉尿路造影 小剂量造影剂 诊断
  • 简介:摘要用FISP序列得到的腰骶段MRM图像能清楚显示腰椎脊神经节及节后的一段脊神经,而常规的MRI图像则无法显示此段结构。故当临床上有神经损害体征而常规MRI未发现病变时,可尝试一下FISP法MRM,以明确有无节后脊神经损害。

  • 标签: 磁共振 脊髓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造影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85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胃十二指肠球粘膜炎症性病变最为明显,占50.88%。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伴随上消化道临床症状表现,应该采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从而鉴别与慢性肝炎肝硬化造成的上消化道临床表现,易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促进肝功能的快速恢复。

  • 标签: 慢性肝炎肝硬化 上消化道造影 胃粘膜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需进行造影检查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造影检查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放射科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放射造影 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造影假阳性原因及处理办法。材料与方法对58例透视下用碘化油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再次造影。结论结果再次造影全部成功。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 假阳性原因分析 探讨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肝脏肿瘤术后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肝脏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疗效评价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超声造影)和B组(CT增强扫描),并将其与动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种方法的评估准确性。结果肝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显示,A组完全灭活18例,不完全灭活14例;超声造影结果显示A组有17例完全灭活,不完全灭活15例;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B组有16例完全灭活,不完全灭活16例。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及误诊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肿瘤术后治疗效果评价,采用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可重复操作、快捷、方便等特点,是评价无法行MRI或CT增强检查患者手术疗效的理想手段。

  • 标签: 肝脏肿瘤 超声造影 疗效评价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既往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资料,根据造影后血肌酐的变化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造影剂肾病(CIN)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增强CT检查前辅检数据等。结果在CIN组中,老年(P=0.006)及女性患者(P=0.037)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患有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比例,CIN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9)。在CT检查前24小时尿量中,CIN组患者中出现尿量少于1000ml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25)。肾功能检查方面,CIN组患者异常的血肌酐(P=0.014)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P=0.007),与正常组相比均有差异。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病史、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肾功能不全是CI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不良因素,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对2014年690例冠脉造影患者采取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方法。结论应用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积极地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准确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