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转轮吸附是一种低能耗、高能耗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为验证转轮吸附对净化有机废气有作用,以甲苯废气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研究转轮吸附对有机废气的吸附作用。转轮吸附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净化技术,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环保的主题。笔者就转轮吸附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细致的介绍,为净化有机废气、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做出最大可能的贡献。

  • 标签: 转轮吸附法 吸附处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现代工业排放的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生物吸附作为新兴的重金属去除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 标签: 生物吸附法 处理重金属废水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血HIV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期间选取100例疑似血HIV感染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化学发光检测,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化学发光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5.0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5.00%;酶联免疫吸附敏感性为77.50%、特异性为60.00%、漏诊率为22.50%、误诊率为40.00%,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检测血HIV时,需首先化学发光,从而提高诊断价值性。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HIV 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从生物吸附的机理及处理技术等方面对目前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为国内生物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普及推广奠定基础。

  • 标签: 重金属废水 生物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我国煤化工行业重点发展地区,多为水资源匮乏及生态脆弱地区,要求煤化工废水能够最大程度的加以循环利用。煤化工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有毒物质,成分复杂,污染物色度高,属于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经过预处理和生物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依然存在少量有毒物质和色度、COD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煤化工废水,实验得出最佳活性炭投加量为60g/L,此时吸附饱和时间为2.9h。

  • 标签: 煤化工废水 活性炭 色度
  • 简介:介绍酶联免疫检测分析方法(ELISA),并从食物中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转基因食品、过敏源等方面对ELISA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评述,阐述了ELISA在食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通过对50CrVA钢在盐浴炉中加热到860℃后用20#机油淬火,然后在盐浴炉中等温回火,通过控制温度研究在不同时间中回火时间和试样平均硬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然后在变化其温度再进行回火时间和试样平均硬度的的研究。从而完善回火实验数据分析软件,使之能够用于回火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快速回火工艺的制定、回火生产过程的精确热处理等。

  • 标签: 50CrVA钢 等温回火 淬火 盐浴炉 硬度 回火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临床诊断中TPPA(凝集)、ELISA(酶联免疫吸附)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依据临床诊断检测方法,分58例梅毒患者为2组,28例行TPPA检测为T组,30例行ELISA检测为E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E组阳性检出率是96.67%,相较于T组的78.57%显著较高,P<0.05。T组特异度较E组高,灵敏度较E组低。结论对于梅毒的诊断,相较于TPPA,ELISA的准确率更高,在灵敏度方面,ELISA较高,特异度方面,TPPA更高,临床诊断中应积极对两种方法进行联用,以促进梅毒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梅毒 诊断 TPPA ELISA
  • 简介:摘要分析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吸附与催化燃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 标签: 有机废气 吸附 催化燃烧
  • 简介:摘要对于钛合金复杂元件采用机制造成型费用高、材料使用效率低的情况,提出钛合金复杂部件的新方法,就是先等温锻造为复杂部件轮廓,再辅用机械制造的方式成型。经有限元模拟研究与实验分析,总结出非对称变外观钛合金复杂部件等温锻造成型方法是锻造气温900-950℃,应变速度0.03mm?s-1。选择玻璃润滑剂,模型材料采用K3合金与空冷的锻后操作。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该等温锻造成型方法得到的钛合金复杂元件完全符合系统的性能标准,其能取代机械生产产品;按新工艺制造成型的钛合金复杂部件,不仅节约了成本,缩减了机械生产时间,并且材料使用率也提升到了60%之上。

  • 标签: 钛合金 复杂构建 等温锻造 工艺分析
  • 简介:采用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方法对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1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检测全部为阳性、29株其他阴性相关菌株检测为阴性,证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对纯菌液、DNA浓度、实际样品检测等四方面进行灵敏度评估,DNA检测灵敏度为75.8fg/反应,纯菌液为96CFU/mL,经增菌步骤,样品中菌体检测灵敏度为9.6CFU/100g.该检测方法通过与参考方法比较其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相对准确性几方面参数,符合ISO相关要求.该等温扩增方法的灵敏度为98.4%,特异性为98.5%,假阳性率为1.5%,假阴性率为1.6%,相对准确性为98.5%.该方法可用来对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快速初筛检测.

  • 标签: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肺炎克雷伯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与免疫胶体金在梅毒检验中的优劣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0例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至本院就诊及住院的患者,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5mL,待血清析出后,3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先给予所有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进行梅毒检验,继而给予免疫胶体金复检。就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加以分析与比较。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后,共有22例(1.83%)患者为阳性;再经免疫胶体金检验后,共有15例(1.25%)患者为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梅毒检验时,酶联免疫吸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免疫胶体金,但为了确保梅毒确诊率,还应在结合患者各方面资料及其他检测方法加以综合判断。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免疫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准确性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沼气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麦秸、垃圾等有机物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包括45%~70%(V)CH4、30%~45%(V)CO2及少量N2、H2S和H2。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用作燃料、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燃料等。其中,将其用作车用燃料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废物的循环再利用,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就目前我国沼气资源的利用方式而言,主要以农村照明、取暖与发电等直接燃烧为主,未净化的沼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直接燃烧显著降低了沼气的热值与有效利用率。因此,利用工业技术脱除沼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提升甲烷的纯度,是实现沼气高效利用的必要阶段。

  • 标签: 真空变压吸附 沼气 实验 甲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梅毒检查的患者1040例,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0例,观察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进行检测,对照组实施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阳性率98.08%、敏感性97.31%、特异性95.58%、阳性预测值99.23%、阴性预测值93.65%均优于对照组88.08%、87.31%、86.15%、86.15%、84.8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比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菌阴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留取痰标本(357份),应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TB-LAMP等温扩增进行检测,并根据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临床统计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在检测的357例痰标本中,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出阳性标本75份,阳性率21.01%(75/357);培养检出阳性标本98份,阳性率27.45%(98/357);LAMP检出阳性标本96份,阳性率26.89%(96/357)。以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检测结果为标准,涂片灵敏度为72.45%(71/98),特异性为97.9%;LAMP灵敏度为92.86%(91/98),特异性为9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MP在诊断菌阴性肺结核患者时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环介导 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非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梅毒检验,比较2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酶联免疫吸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中,相比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文章在室内外实验与勘测的基础上,探明了矿体的分布特征和矿石的质量特征,为区域找矿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离子型稀土矿 特征 成因 粤北
  • 简介:为了阐明CH4与CO2在高岭石中的竞争吸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高岭石超胞模型,模拟计算了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孔径对高岭石吸附CO2和CH4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高岭石对CH4与CO2分子的吸附量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高岭石对CO2分子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对CH4分子的吸附量;293.15K时,高岭石对CO2的吸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CH4在CO2分子的影响下不再符合Langmuir曲线,说明高岭石与CO2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于与CH4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孔径的增大,高岭石对CH4与CO2的吸附量均减小,表明CH4和CO2主要吸附在微孔中;高岭石吸附CH4与CO2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和非成键能发生了变化,说明高岭石与CO2的相互作用能要强于高岭石与CH4的相互作用能,高岭石对CH4的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而对CO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伴随着微弱的氢键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CO2和CH4在黏土矿物的赋存机理以及CO2驱替CH4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岭石 吸附位 竞争吸附 分子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