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平衡易位携带状态(mapping allele with resolved carrier status, MaR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aReCs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应用中的特点及行MaReCs携带者的临床结局。结果与不能行MaReCs的携带者比较,可行MaReCs的携带者年轻、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较高、窦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数、活检胚胎数、整倍体胚胎数明显多、染色体发生新发异常风险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囊胚形成数少的家庭行MaReCs,更需要保存不可活检的废胚以辅助检测易位携带状态。与行普通PGT的携带者比较,行MaReCs的携带者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能优先选择结构正常胚胎移植。结论平衡易位携带者行MaReCs时,需要一定数量的卵母细胞、活检胚胎,有时还需利用废胚,才能完成MaReCs检测。MaReCs技术可以有效检测胚胎的易位携带状态,且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平衡易位携带状态 染色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ABO血型重组等位基因的分子特性。方法ABO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ABO基因和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采用PCR测序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技术鉴别先证者ABO等位基因。先证者及其母亲ABO基因全长序列测定采用二代测序方法。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H不凝集,FUT1基因为c.551_552del AG纯合,判定先证者为类孟买型。先证者ABO基因双链测序结果为c.261G/del、467C>T、c.526C>G、c.657C>T、c.703G>A、c.796C>A、c.803G>C、c.930G>A杂合。单链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有一个ABO*A1.02等位基因,另一个为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等位基因。二代测序数据显示可能重组的位置在核苷酸c.375-269到c.526之间,家系分析显示先证者重组等位基因遗传自母亲。结论ABO血型等位基因存在重组现象。发现了1例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新等位基因

  • 标签: ABO血型 基因重组 二代测序 ABO等位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携带ABO*BW.11等位基因的家系成员ABO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9人的ABO血型表型。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同时克隆测序先证者及其父亲的标本。结果血清学检测初步判断先证者及其弟弟为AB亚型,先证者的父亲及其两女儿为B亚型。克隆测序发现先证者ABO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在B101的基础上第695位碱基发生T>C变异,表明为ABO*BW.11等位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及其两个女儿均携带该变异等位基因。A基因与BW.11以及BW.11与O基因同时遗传时竞争现象存在明显差异。结论ABO基因c.695T>C变异可能会导致Bw11亚型存在等位基因竞争现象。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方法有助于精准鉴定ABO疑难血型。

  • 标签: ABO血型 BW.11亚型 等位基因竞争 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1例HLA-DQB1新等位基因的序列,分析新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分型技术(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SOP)及PCR-直接测序分型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1个白血病家系进行HLA常规检测,发现患者母亲及哥哥HLA-DQB1序列组合无完全匹配的基因型。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该基因进行确认。结果PCR-SBT提示患者母亲及哥哥HLA-DQB1序列组合与已知基因型不完全匹配。NGS分析显示,与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DQB1*03:02相比,该等位基因在第2外显子c.233T>G变异,导致46位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甘氨酸(p. Val46Gly)。家系调查显示患者哥哥HLA-DQB1新等位基因来源于母亲。新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给GenBank数据库(MK729743)。结论应用NGS鉴定了1个HLA-DQB1新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QB1*03:362。

  • 标签: HLA-DQB1 新等位基因 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直接测序分型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变等位基因肿瘤异质性(MATH)与子宫癌肉瘤(UC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的公共数据库下载并使用maftools R软件预处理UCS的测序数据及临床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MATH值与UC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影响UCS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MATH值对UCS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结果(1)56例UCS患者的MATH值为47.1±15.6。UCS患者的MATH值,年龄≤68岁患者显著高于年龄>68岁者(分别为52.2±15.1、41.9±14.7,P=0.012),TP53基因突变型患者显著高于TP53基因野生型者(分别为48.8±15.1、29.8±10.0,P=0.009),PTEN基因突变型患者显著低于PTEN基因野生型者(分别为35.8±16.6、50.1±14.0,P=0.004);而不同体质指数、手术病理分期、种族以及FBXW7、PIK3CA、PPP2R1A基因突变状态UCS患者的MAT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56份UCS组织标本的MATH均值(为47.1)作为界值,将MATH值>47.1判定为高MATH,MATH值≤47.1判定为低MATH。单因素分析显示,MATH值、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放疗及术后化疗是影响UCS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TH值(HR=0.32,95%CI为0.15~0.68)、手术病理分期(HR=2.23,95%CI为1.07~4.65)、术后放疗(HR=0.37,95%CI为0.17~0.78)是影响UCS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UCS患者的MATH值与患者年龄、PTEN基因及TP53基因突变型有关,且MATH值是UCS患者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汉族人群KIR3DL2等位基因分布。方法基因组DNA提取采用磁珠法。应用PCR技术通过4对引物扩增KIR3DL2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BigDye terminator v3.1测序试剂盒对208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无偿献血者的全部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根据KIR3DL2基因碱基多态性指定标本基因型。结果在检测的208份样本中,133份的KIR3DL2基因型为杂合子,75份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共检出了46种基因型,常见的基因型为KIR3DL2*00201/KIR3DL2*00201、KIR3DL2*00201/KIR3DL2*00701和KIR3DL2*00201/KIR3DL2*01001,分别有70例、33例和23例。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是KIR3DL2*00201、KIR3DL2*00701、KIR3DL2*01001,分别为57.45%、13.46% 、9.13%。结论浙江汉族人群KIR3DL2等位基因分布具有多态性。

  • 标签: KIR3DL2基因 基因分型 基因型频率 全部编码区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罕见等位基因C*08:84,并调查该基因的家系遗传情况,预测分析其氨基酸残基改变在编码蛋白分子三维空间结构影响。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序列分析、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及单等位基因组特异性测序确定HLA-C分型并对该基因的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应用Swiss-Model服务器,Phyre2和FATCAT在线软件对其三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对差异氨基酸结构和所处位置及可能的影响进行推测。结果家系分析表明HLA-C*08:84来自先证者母亲,与同源性最高的HLA-C*08:01相比较存在g.512G>C(p.Trp147Ser)变异。其编码三级结构模拟分析表明氨基酸变异位置为α2链,该位置参与构成抗原多肽结合凹槽F。C*08:84与C*08:01、C*08:02、C*08:03、C*08:22肽结合区182个氨基酸主链分子间抗原结合槽均方根偏差(RMSD)分别为1.70 nm、1.79 nm、0.71 nm、1.70 nm。结论确认并分析了罕见等位基因C*08:84,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 罕见等位基因 HLA三维结构模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Bw亚型个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及蛋白结构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测定,并用PCR-基于序列的分型(PCR-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方法进行ABO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和第1内含子区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分析。进一步对存在突变位点的第5~7外显子扩增片段进行T-A克隆分离单倍体和序列验证分析。应用Pymol软件对突变蛋白进行3D结构的模拟,分析氨基酸残基的变化对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样本血清学表现为B抗原减弱,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BO基因全编码区测序初步确定其基因型为ABO*B.01/ABO*O.01.01伴有c.734C/T的杂合突变。第1内含子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区碱基序列无异常。通过单倍体克隆分离,确定突变位点c.734T位于ABO*B.01等位基因链,另一个等位基因为ABO*O.01.01。该突变将B糖基转移酶活性中心245位Thr置换为Ile。蛋白3D结构的模拟分析发现氨基酸置换后,与之结合的残基未发生改变而连接的氢键距离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与远距离水分子之间的连接。结论B糖基转移酶基因c.734C>T突变导致酶活性中心氨基酸置换,影响了突变B糖基转移酶蛋白稳定性,引起酶活性减弱,从而产生了Bw变异型。

  • 标签: Bw变异型 糖基转移酶 基因变异 蛋白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A、B、C)、Ⅱ类(DRB1、DQB1、DPB1)等位基因和单倍体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深圳市血液中心845例中国南方汉族白血病患者(323例ALL、350例AML及172例CML)和745名中国南方汉族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rSSO)及测序分型(PCR-SBT)方法对HLA-A、-B、-C、-DRB1、-DQB1和-DPB1进行基因分型,鉴定HLA等位基因前4位数。采用Arlequin 3.5软件分析HLA单倍体;从HLA低分辨水平(等位基因前2位数)及高分辨水平(等位基因前4位数)分别统计分析HLA等位基因和单倍体多态性与3种白血病的相关性。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ALL组A*02(36.22%比28.26%,χ2=13.41,PC<0.01)及其单倍体A*02-B*46-C*01(15.35%比10.23%,χ2=10.90,PC=0.02)、DRB1*12(15.79%比11.10%,χ2=9.02,PC=0.03)、A*02:03(9.75%比5.32%,χ2=14.25,PC=0.002)及其单倍体A*02:03-B*38:02-C*07:02(3.80%比1.51%,χ2=10.41,PC=0.02)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是ALL易感因素;AML组A*11-B*15-C*08-DRB1*15-DQB1*06-DPB1*02的频率高于对照组(1.34%比0.07%,χ2=12.54,PC=0.003),是AML易感单倍体;CML组A*02(36.63%比28.26%,χ2=9.33,PC=0.02)及其单倍体A*02-B*15-C*04(2.17%比0.29%,χ2=11.74,PC=0.02)、DRB1*03:01-DQB1*02:01-DPB1*02:01(1.86%比0.14%,χ2=13.10,PC=0.01)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是CML易感因素;CML组DRB1*13的频率低于对照组(1.45%比5.25%,χ2=9.29,PC=0.03),是CML拮抗基因。结论在HLA低分辨及高分辨水平发现了白血病易感或拮抗HLA等位基因和单倍体,可为探究中国南方汉族白血病发病机制并制订有效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白血病 HLA抗原 等位基因 单倍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X3和PTEN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38.82%(33/85),高于癌旁组织的25.53%(20/8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6.47%(31/85),低于癌旁组织的98.82%(8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31;χ2=75.50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和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组织PBX3或PTEN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BX3阳性表达患者45.45%(15/33)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阴性表达患者25.00%(13/52)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TEN阳性表达患者22.58%(7/31)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阴性表达患者38.89%(21/54)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宫颈癌中PBX3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表达患者,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好于阴性表达患者。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X3和PTEN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38.82%(33/85),高于癌旁组织的25.53%(20/8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6.47%(31/85),低于癌旁组织的98.82%(8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31;χ2=75.50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和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组织PBX3或PTEN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BX3阳性表达患者45.45%(15/33)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阴性表达患者25.00%(13/52)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TEN阳性表达患者22.58%(7/31)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阴性表达患者38.89%(21/54)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宫颈癌中PBX3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表达患者,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好于阴性表达患者。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滨州地区汉族造血干细胞(HSC)捐献志愿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及其单体型的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滨州市中心血站行HLA-A、-B、-DRB1高分辨基因分型的2 620例无亲缘关系健康汉族HSC捐献志愿者为研究对象。HSC捐献志愿者年龄为18~45岁;男性志愿者为1 482例,女性为1 138例。采用PCR-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法,对HSC捐献志愿者全血基因组DNA标本的HLA-A、-B、-DRB1位点进行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HSC捐献者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采用Arlerquin 3.5统计学软件计算HLA-A、-B、-DRB1等位基因单倍型频率,并对HLA-A、-B、-DRB1的基因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滨州地区汉族HSC捐献志愿者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的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志愿捐献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2 620例HSC志愿捐献者的HLA-A、-B、-DRB1基因分布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各基因位点基因频率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本组HSC捐献志愿者HLA-A、-B、-DRB1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②本组2 620例HSC捐献者DNA标本中,检出的HLA-A、-B、-DRB1等位基因分别为52、89和52种,多态性最高基因组分别为A*02组(11种),B*15组(20种)和DRB1*14组(11种)。2 620例志愿者的血样DNA标本中,检出HLA-A-B-DRB1单倍型为2 604种,其中频率>0.10%的单倍型为133种,频率>1.00%的单倍型为A*30:01-B*13:02-DRB1*07:01(1.77%)和A*02:01-B*13:02-DRB1*07:01(1.13%)。③本组2 620例志愿者的血样DNA标本中,检出等位基因频率>1.00%的HLA-A、-B、-DRB1等位基因共计65个,并且在文献报道的广西、上海、江苏、河南、黑龙江、陕西等地区人群中亦均被检出,但是各地区HLA基因高频基因型(基因频率>5.00%)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滨州地区HSC捐献汉族志愿者的HLA-A,-B,-DRB1基因单体型分布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和地域分布特点。阐明滨州地区HSC捐献汉族志愿者的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及其单体型多态性,有助于寻找HLA相合的HSC捐献者,并且可对进一步进行本地区人群的人类学及免疫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HLA抗原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单元型 高分辨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6例,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均为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与加巴喷丁组,每组38例。普瑞巴林组口服普瑞巴林75 mg/次,2次/d,加巴喷丁组口服加巴喷丁0.3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 d时测定VAS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于治疗后28 d时评定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14、28 d时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加巴喷丁组比较,普瑞巴林组治疗后28 d时VAS评分降低更明显,治疗后14、28 d时PSQI评分降低亦较明显(P均<0.05)。普瑞巴林组优效16例,良效15例,差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6%;加巴喷丁组优效13例,良效12例,差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8%,与加巴喷丁组比较,普瑞巴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巴喷丁与普瑞巴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LA-B*1502等位基因阳性患者均有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当,但普瑞巴林的镇痛作用更强。

  • 标签: 普瑞巴林 加巴喷丁 三叉神经痛 安全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肺腺癌代谢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利用TCGA、KEGG、TCGA数据库筛选肺腺癌的基因表达、代谢相关基因、肺腺癌代谢相关的基因集和临床信息。采用Cox回归分析,lasso回归降维筛选预后相关基因。Cox回归构建肺腺癌风险模型,高风险与低风险组。结果成功筛选出4个基因,LDHA、GAPDH、GNPNAT1和HACD1。高风险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0.01),根据生存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1年、2年、3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637、0.645。实验和验证数据集均提示该预后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筛选4个关键基因与肺腺癌代谢相关,构建的风险模型对于肺腺癌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为肺腺癌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腺癌 肺肿瘤 预后模型 生存分析 风险模型
  • 简介:摘 要: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根据人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中的虹膜识别是集数学、光学、电子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技术,虹膜识别在普遍性、独特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防骗性以及防伪性等方面具有高可靠度,虹膜作为身份标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文从专利角度出发,对虹膜识别领域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 标签: 虹膜 防伪 可靠 专利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影响进行辨证分析,提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好基因编辑技术,创造良好的技术应用场景,为人类谋福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 标签: 基因工程 基因编辑技术 伦理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基因组学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胃癌相关甲基化预测模型。方法下载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胃癌基因突变数据、基因表达数据和甲基化芯片数据,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支持向量机(径向基核函数)、随机森林和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新的数据集中进行模型的验证。结果在3个模型中BP神经网络的检验效能最高(F1 值=0.89,Kappa=0.6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3)。结论BP神经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分子检测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可以用于胃癌相关甲基化预测。

  • 标签: 胃肿瘤 人工智能 DNA甲基化 神经网络(计算机)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各方面。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的无接触性、高效快速等特点使得数据收集更为便利。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使利用该技术进行的侵权更具隐蔽性和普遍性。“3.15晚会”曝光以科勒卫浴为首的经营者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江苏张家港名创优品门店利用“万店掌”收集并分析消费者数据等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从人脸识别的各阶段进行法律规制以平衡其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 标签: 人脸识别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 法律规制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培训系统大多对室内考核的场景进行虚拟,无法将现场各式各样的故障场景一一展现给运维人员。同时部分通过3D建模,游戏化制作的方式虚拟运维培训,不但前期投入大,难以进行扩展的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故障排查流程虚拟方法及系统,是以可扩展性的问题库为基础,通过建立正确库、故障库、映射关系库的方法,将现场故障排查流程以虚拟流程的方式展示出来,用于对人员进行培训的系统。

  • 标签: 培训系统 移动APP 虚拟现实 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