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同时研究产妇分娩产痛阈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770例产妇进行分娩产痛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分析。其中800例实行导乐分娩为导乐陪伴分娩组。另9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产痛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导乐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1),分娩产痛明显减轻(P<0.01)。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同时使分娩产痛明显减轻,是使分娩回归自然,使母婴更安全健康,非常值得提倡。

  • 标签: 导乐陪伴分娩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分娩产痛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最高。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生率 正确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死亡。方法 对我院 120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及时终止妊娠,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病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助产工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规范助产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率的不同。结果在新生儿窒息方面,研究组3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对照组9例新生儿发生窒息,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新生儿评分、护理失误、产妇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规范助产工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规范助产工作 新生儿窒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发病,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2009年5月——2012年5月,有患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黄疸等384例,治疗组204例,对照组180例,治疗组根据病情给予促脑细胞发育药物,功能训练,按摩,高压氧治疗,痉挛仪或肌兴奋治疗仪等,两组患儿均于1岁时复诊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正规治疗)脑瘫发生为1.45%,对照组治疗发生为15.8%。结论对脑瘫高危患儿进行干预,根据早期不同表现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预防脑瘫的发生

  • 标签: 脑瘫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时胎心监护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入的产妇40例,均单胎、头位,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胎心音监测,观察组产妇给予产时胎心监护与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胎心监护 护理 新生儿窒息 胎儿宫内窘迫 Apgar评分
  • 简介:铜冶炼过程中的高烟灰产出,是直接影响闪速炉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一方面影响金属直收率;另一方面加重了后序排烟系统的作业难度,影响了闪速炉作业。近两年贵溪冶炼厂(以下简称贵冶)熔炼车间针对此状况在生产实践中组织攻关,在降低烟灰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烟灰发生率 生产实践 余热锅炉 烟灰粘结 冶金模型 精矿喷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患者样本,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决定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个均衡的组别,每组含有50名患者。结果:品管圈护理组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0度、I度比例高于常规化护理组,II度比例低于常规化护理组(P

  • 标签: 品管圈 化疗 恶心呕吐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置管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88例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44例。结果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分别为13.63%和4.55%。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结论改良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病人置管及置管后的痛苦,减少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8年至2017年这20年间巨大儿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分别对1998年、2008年及2017年整年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体重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出活产新生儿2376例,巨大儿226例,其中1998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799例,巨大儿81例;2008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805例,巨大儿70例;2017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为772例,巨大儿75例。结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加强备孕期及孕期的营养指导,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巨大儿 影响因素 营养指导 围生期保健 健康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综合性护理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较对照组快,且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降低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脑出血 昏迷 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一、切口疝的发生有逐渐增加趋势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约为2%~11%13。经前瞻性研究,经腹部中线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为11%~20%,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为23%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发生率 复发率 腹部手术后 术后切口疝 感染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方法以研究时间为基点,2017年8月~2019年5月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定义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7年7月未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定义为对照组,根据实施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工作人员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后,新生儿Apgar评分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 窒息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