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经一个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尼可地尔治疗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为该病的有效治疗药物,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养心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冠心病基础西药口服,观察组加用养心汤,共治疗4w,复查心电图,并评价患者心绞痛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胸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均明显好转,证明上述治疗都有效,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养心汤对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确凿,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稳定心绞痛(胸痹)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90例患者中显效73例(81.11%),改善14例(15.56%),无效3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以心电图的改善条件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结果为显效28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针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实行系统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所具有的临床特点与心电图鉴别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分析稳定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心电图鉴别诊断;结果稳定、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心电图特点,发病机制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稳定、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差异,心电图表现也不同,临床上应综合各种临床因素、临床特点、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对于心绞痛心电图正常者应尽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临床特点 心电图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甲状腺功能衰退对稳定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的具体影响,本文抽取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中的THS水平将其分别分为A(TSH<0.55mIU/L)、B(0.55mIU/L<TSH<4.78mIU/L)和(TSH>4.78mIU/L)三组,其中A组患者24例,B组患者402例,C组患者42例。观察三组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试验组检查结果以及房颤发生概率。结果显示46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发生房颤现象,占比为7.9%,其中A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16.7%,B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6.2%,在三组患者中发生房颤的概率最低(P<0.05),C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19.0%,在三组患者中发生房颤的概率最高(P<0.05)。这说明甲状腺功能衰退与稳定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房颤发生概率进行评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稳定性心绞痛 房颤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比索洛尔的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搜集于我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两组,常规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和比索洛尔共同治疗,观察增加比索洛尔与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无效者仅2例,较对照组的8例明显少出6例,且不稳定心绞痛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中比索洛尔的加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 标签: 比索洛尔 常规药物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03±1.08次)和住院时间(15.41±4.03d)显著低于对照组(3.26±1.43次、20.58±3.68d),组间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评分(86.24±12.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17±11.69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心绞痛控制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教学体会,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学法进行见习教学,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的教学效果和病例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后,两组实习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考试平均分为(93.23±2.64)分,对照组平均分为(82.47±2.28)分。实习过程中对教学病例患者用药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只有8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教学,并给予实习生用药指导,不仅可以增强实习生对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理论知识和常用药物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冠心病稳定心绞痛药物禁忌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辅助治疗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万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万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万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将冠心病稳定心绞痛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麝香保心丸+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62例(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组),用药前检测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用药1年后复检,对比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TG和TC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对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作用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水平 麝香保心丸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疏肝通瘀汤在冠心病稳定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疏肝通瘀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通瘀汤在冠心病稳定心绞痛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疏肝通瘀汤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112例老年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可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谷维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以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0min步行距离和运动当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以及心功能分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心绞痛和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美他嗪 稳定性心绞痛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护理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8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便秘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患者便秘情况比对照组少,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护理路径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短,症状改善明显,满意度高。

  • 标签: 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诊断不稳定心绞痛中运用冠脉造影和心电图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冠脉造影和心电图对其进行检查,并对两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在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检查中,采用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一致,但是心电图检查具有出结果快速、费用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心电图检查同样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可以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造影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所有患者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探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CK、LDH、CK-MB)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探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酶异常水平,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心绞痛;心肌酶;心电图不稳定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疾病之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故而临床对该疾病需予以全面、安全的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1,通心络胶囊具备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等作用,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探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3.47±18.60)岁;对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50±18.52)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若出现心绞痛可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生产厂家山东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70);探究组再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治疗,口服方式0.78g/次,服用频率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4d,观察疗效。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心肌酶主要指标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运用LD-P法测定LDH,应用免疫抑制法与耦联法测定CK-MB及CK;应用美国康泰公司生产的TLC4000同步12导联动态进行心电图检查。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心肌酶指标情况探究组(n=45),CK(150.27±64.57)U/L、LDH(551.61±140.72)U/L、CK-MB(21.01±8.02)U/L;对比组(n=42),CK(182.78±72.33)U/L、LDH(629.41±147.67)U/L、CK-MB(25.15±8.22)U/L;(t=2.215,P=0.030;t=2.516,P=0.013;t=2.377,P=0.020)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肌酶各指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情况探究组(n=45),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43例,占总比95.56%;对比组(n=42),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30例,占总比71.43%;(x2=9.366,P=0.002)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3讨论不稳定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导致其不稳定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具备稳定。且粥样硬化斑块突发性破裂而形成的血栓是该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会基于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胆固醇升高、斑块脆性增加、血压上升及炎症反应等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不稳定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于“胸痛”、“胸痹”范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记载。依照传统中医理论而言,该疾病属于标实本虚等症状,患此疾病者可能血气及心血不足,同时伴有痰浊、血瘀等疾病,且其病机为气滞脉络淤阻。通心络胶囊属于中药制剂,具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其中含有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冰片、降香等药材。人参可补血、补气,可促进气血运行,保障其通畅无阻;而水蛭、蜈蚣、全蝎等可解痉、通络、化瘀;冰片、降香具备通窍功效,在各类药物共同作用下,可标本兼治,促进患者机体康复2。本研究中探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相较于对比组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酶各项指标,保障心电图治疗疗效,因此可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苗灵娟,程广书.冠心舒通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152-154.2.程杰.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95-96.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