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的因素很多,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的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牧草 种植 试验
  • 简介:经实地调查,摸清了乌兰县饲草料种植的种类、地点和面积,了解了乌兰县在饲草料种植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对今后乌兰县饲草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乌兰县 饲草料 调查
  • 简介:为揭示人工修复后草原碳储量变化,本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退化草地人工修复草地进行,分别测定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草原碳储量。结果表明,地上植被生物量、凋落物量和根系生物量随着修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未修复草地相比,植物群落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修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多。草原生态系统主要为土壤碳储量,其次为地下碳储量,最少为地上碳储量。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总计为8万吨、8.78万吨和9.6万吨。2013年碳储量比2012年增加8.75%,2014年碳储量比2013年增加10.26%。说明人工修复草原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地上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226.88吨,地下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597.46吨,土壤碳储量2014年比2012年增加1.6万吨。因此,综合现有指标的测定数据,人工修复是一个非常好保护草地利用措施,在修复过程中草地是一个碳汇,应该鼓励持续进行。

  • 标签: 碳储量 人工修复 草原
  • 简介:通过无芒雀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40d,株高达120cm,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10~20cm的土层,根茎枝叶片宽大,第一年产草量是46064.4kg/hm2,第二年的产草量达61624.5kg/hm2,草质柔软,繁殖力强,效益显著.

  • 标签: 无芒雀麦 种植 产草量 试验
  • 简介:草业,既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草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充分发挥农业区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区草业,是青海草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 标签: 种植结构 农区 调整 劳动密集型 科技含量 因地制宜
  • 简介: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和交流座谈的方式,对2013年青海省湟源、贵德、化隆、循化、尖扎及同仁县六县农区牧草种植及耕地复种饲草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主要做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农区 牧草种植 耕地复种
  • 简介: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浅、脑山地区,对多年生红豆草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浅、脑山区红豆草收获期的密度分别为7万株/公顷、19万株/公顷,分枝数分别为7个/株、7个/株,平均株高分别为13.4cm、37.9cm,鲜草产量分别为647.7kg/hm^2、2910.0kg/hm^2。浅山地区冬春季节持续干旱、土壤严重缺水,脑山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相对湿润,是浅、脑山地区红豆草各项指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 株高 鲜草产量
  • 简介:本文从巴彦淖尔市苜蓿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前景,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套灌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苜蓿种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标签: 苜蓿产业 现状 发展措施
  • 简介:经过对来自国内外几十个苜蓿品种多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俄罗斯杂花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草原二号苜蓿、适宜呼伦贝尔高寒气候,抗寒性强、抗春冻、高产(1年可刈割2次),可在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 标签: 适宜 呼伦贝尔地区 种植 苜蓿品种
  • 简介: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成因及现状,在借鉴国内外草原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上,以创建基于人-畜-水-土-草高度耦合、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草地利用最佳模式为目标,提出了适合不同草原类型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以供参考。

  • 标签: 草原 生态修复 内蒙古
  •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标签: 草原 大数据 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科尔沁沙地飞播修复,从植物种的选择、播种时间和播种量、播后管护等环节研究科尔沁沙地飞播及播后效果等环节进行了试验示范.经过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飞播后科左后旗和科左中旗沙地的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群落地上生物量都较飞播前显著提高,并将飞播前和飞播后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飞播后代表植被的斑块影像较飞播前的明显增多,说明修复区植被盖度增高,生态效益明显.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飞播 效果监测
  • 简介:本文从阐述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现状入手,总结退化草原现有修复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将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制定治理技术方案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快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退化草地 现状 治理对策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年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对非秋眠及半秋眠苜蓿品种的生育特性、生态适应性及耐盐性进行研究观测,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适应在本试验区的气候环境中种植,具良好的生长势与越冬率,对低盐土壤环境亦具一定适应性。

  • 标签: 非秋眠苜蓿 适应性 抗盐性
  • 简介: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复建立的“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草原生态修复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6年6月5日在蒙草公司草博馆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担任驻站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为技术支撑团队。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工作站 生态修复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草原 科学技术协会
  • 简介:2019年3月20日,草原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成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纪大才主持,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共同审议了联盟章程,并对联盟筹备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联盟成员 生态修复 创新 呼和浩特 筹备工作
  • 简介:简要介绍了优质高产饲草作物—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来源、生态习性、优良性状、适口性、利用方法、适植范围及在栽培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在我省的种植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 简介 栽培意见
  • 简介:圈窝地种植燕麦是乌兰县人工种草的重要途径之一毕生良(乌兰县草原工作站817100)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东北缘,由于气候干燥、土壤沙化严重、盐碱化程度高、草场普遍缺水,直接影响了牧草的生长发育。植被单一,品质较差,产草量低,影响了牲畜的正常发育和安全...

  • 标签: 圈窝地 人工种草 乌兰县 重要途径 燕麦 青干草
  • 简介:甜高粱品种九甜杂三在祁连山牧区铺地膜种植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1745kg/hm2和10521kg/hm2;适宜种植密度33万穴/hm2,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3476kg/hm2和9674kg/hm2;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效果最佳;单播或与箭筈豌豆混播总鲜草产量和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混播灰分含量增加和无氮浸出物的降低对饲草品质有一定影响;混播粗蛋白含量提高5.34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2.37个百分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4.24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2.21个百分点,极大的提高了饲草的品质。

  • 标签: 甜高粱 密度 追肥 混播 产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