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以丘脑底核(STN)为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简称STN-DBS)对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前发表的、关于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采用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探讨STN-DBS对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篇高质量文献(Jadad评分≥4分),共计740例帕金森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应用STN-DBS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Beck抑郁量表评分(SMD=-0.27,95%CI:-0.47~-0.06,P=0.010),但患者的词语流畅度评分降低(语音流畅度:SMD=-0.44,95%CI:-0.63~-0.25,P<0.001;语义流畅度:SMD=-0.29,95%CI:-0.47~-0.10,P=0.002)。行STN-DBS的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Mattis痴呆评定量表评分(SMD=0.03,95%CI:-0.15~0.21,P=0.72)、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分测验顺背评分(SMD=0.06,95%CI:-0.16~0.28,P=0.61)和倒背评分(SMD=-0.14,95%CI:-0.36~0.08,P=0.2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类完成数评分(SMD=-0.23,95%CI:-0.57~0.11,P=0.19)、连线测验A评分(SMD=-0.08,95%CI:-0.31~0.15,P=0.50)、Boston命名测验评分(SMD=-0.03,95%CI:-0.29~0.24,P=0.8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N-DBS并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且可改善其抑郁症状,但患者术后的词语流畅度下降。

  • 标签: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法 神经心理学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实施儿童保健方案对神经发育与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出生的 66 例 婴幼儿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 33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儿童保健,对比两组婴幼儿 12 个月、 18 个月后的神经发育及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 实验组 MDI 、 PDI 评分比参照组高,差异较大 ( P < 0.05 ); 实验组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 患者 血糖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1 月 -12 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糖尿病 患者 ,共计: 100 例,使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50 人)和观察组( 50 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 患者 的血糖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糖尿病 患者 的血糖在诊治过程中,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 患者 对糖尿病的认知度,能够更好 地 提高自身依从性,从而有助利于血糖情况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0-36月儿童神经筛查和随访结果。 方法 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DDST、神经筛查的0-36月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09人。以标准化量表DDST及预警征象为工具在关键年龄点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迟缓筛查。每个年龄点有四个筛查能区,包括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4个能区,最后对筛查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909例筛查的儿童中,筛查阳性37例,阳性率为4.07%,转上级妇幼保健院确诊发育迟缓6例,发生率为0.66%。 结论 我社区儿童神经发育异常以高危儿童较为多见,发育异常以语言能区异常为主。在今后的体检工作及宣传指导中要给予针对性关注及指导。

  • 标签: 0-36月儿童 神经心理筛查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精神行为异常或情绪障碍的额部硬膜下积液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在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神经学方面的差别。方法本研究为基于门诊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纳入伴精神行为异常或情绪障碍的额部硬膜下积液患者38例,纳入bv-FTD患者42例。分别收集两组人群的人口学、既往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神经评估结果,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变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人口学方面,额部硬膜下积液组60岁以上人群比例明显高于bv-FTD组(50.0%比23.8%,P=0.015);在既往史方面,额部硬膜下积液组头外伤(68.4%比9.5%)或颅脑手术(31.6%比2.4%)比例均高于bv-FTD组(均P<0.05)。在临床表现方面,bv-FTD组兴奋(52.4%比15.8%)、言语障碍(28.6%比5.3%)、记忆力下降(35.7%比10.5%)的比例高于额部硬膜下积液组。硬膜下积液组淡漠(84.2%比47.6%)发生率高于bv-FTD组(均P<0.05)。在影像学方面,bv-FTD组双侧额叶对称性萎缩的比例明显低于硬膜下积液组(54.8%比78.9%,P=0.022);bv-FTD组其他脑叶出现萎缩的比例高于硬膜下积液组(52.4%比23.7%,P=0.009)。神经学方面,bv-FTD组MoCA、长延迟回忆(AVLT)、语言(VFT)、信息加工速度(SDMT)及执行功能(TMT-A、TMT-B、FAB)评分均低于额部硬膜下积液组(均P<0.05)。bv-FTD组NPI总分高于硬膜下积液组[(72±10)比(59±10),P<0.05]。NPI子项目分析显示,bv-FTD组激越(28.6%比16.3%)、脱抑制(16.7%比2.6%)、食欲及饮食障碍(21.4%比5.3%)、欣快(35.75比7.9%)、易激惹(23.8%比2.6%)的比例高于硬膜下积液组,而硬膜下积液组淡漠(84.2%比47.6%)的比例高于bv-FTD组(均P<0.05)。结论高龄、头部外伤史或手术史、脑萎缩的模式、全面认知评估及NPI量表有助于伴精神行为异常或情绪障碍的额部硬膜下积液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鉴别。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硬膜下积液 临床特征 影像 神经心理
  • 简介:摘要:癫痫、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痴呆等多种疾病均属于神经内科范畴。此类患者往往年龄较大,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降低,因此病情也需要较长时间康复。此外,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神经内科患者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与患者身体功能障碍导致其不愿意与人沟通,比较孤僻、焦虑、自卑等有关。因此,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对症治疗,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予以心理疏导,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10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例,详细分析了心理疏导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疏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康复影响。 方法: 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76 例脑卒中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取方式将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均 38 例病人,对比神经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 NFDS 评分较高于干预组, MBI 评分较低于干预组( P < 0.05 )。 结论: 脑卒中病人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缓解病人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对相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中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进行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选取 84 例患者,将该部分患者随机分为各有 42 例患者的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管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HAMA 评分、 SD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05 )。 结论 :对神经门诊就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管理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护理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80 例 神经衰弱患者作 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 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干预 组患者实施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实施 常规护理干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护理 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后干预组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 神经衰弱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神经衰弱 焦虑程度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经验,确保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 年 1月间我院 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组下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情绪疗法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入院 3小时后及干预 10天后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 SAS和 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理的心理护理能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不合理情绪和认知,促进患者的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面神经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心理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的 80 例研讨病例为 我院 接收的面神经炎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40 例患者 ,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 ,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有效性。 结果:护理 后两 组数据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 不良心理状态得到良好改善, 护理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的 数据差异较大 ( P< 0.05)。 结论:将 精细化护理应用在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面神经炎 心理焦虑 抑郁 作用研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心理康复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收治的 84例患有抑郁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心理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调节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焦虑情况以及肠胃功能情况都比对比对照组情况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对抑郁型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研究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抑郁型 胃肠神经官能症 心理康复 价值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3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入院时及接受心理干预 7天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后患者的 SCL-90评分身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的 SCL-90评分。由此可以看出, 心理 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心脏神经官能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对面神经炎患者实施多元化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我科2019年5月-2020年10月面神经炎患者共30例,从全程、全面的健康教育、优质的护理服务、家庭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增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结果 实施多元化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后,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患者SCL-90各项因子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面神经炎 多元化心理干预 护理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探讨科学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 90例,根据家属心理需求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结果:患者家属各项心理需求占比均在 90%以上;患者家属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对心理需求较高,对有心理需求的家属进行合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家属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急重症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0年9月30例在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结论:观察组着重加强心理护理的方法在对老年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缓解明显。因此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4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 34例选取全面护理方式。比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评分、焦虑情况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皆低于对照组。 P< 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疱疹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混合性失语,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超高龄患者,在心脏起搏器同侧置入PICC多次异位调整的护理。方法置管前充分评估,置管后全面护理。结果患者现使用PICC导管行静脉治疗80 d,无导管堵塞、血栓、肿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心脏起搏器同侧置PICC导管前,应全面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确保PICC安全留置和心脏起搏器的正常运行。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超高龄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肢体活动障碍 异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于带状疱疹导致神经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带状疱疹 患者。将这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实 验组,每组患者 50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的患者使用全面护理的方案。在临床护理结束后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 实验组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 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而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 P<0.05 ) 。 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新型的全面护理模式治疗带状疱疹 的 临床效果更明显 。 因此,我们有极大理由可以相信 此方法 在治疗时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全面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心理状态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