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脑电图作为评价脑功能、判断预后一个重要手段已逐渐受到神经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组病例为2007—05/2007-11住我科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共24例,监测脑电变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 标签: 危重病 脑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活动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46例患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病例所选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7%,而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下的对照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临床治疗活动中,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观察组 对照组 护理模式 干预效果 总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状况和对应策略。结果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意识状况以及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状况有重要关系(P<0.05)。结论为神经内科为医院性感染较多科室,针对医院感染常见危险做好预防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患者 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多管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份到2011年9月份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重症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管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感染、窒息等护理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出血、感染、窒息、脑疝以及死亡等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7.5%、7.5%、2.5%以及17.5;观察组的分别为7.5%、5%、2.5%、0以及10%,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管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护理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患者 多管道护理 死亡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伴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为避免患者坠床、撞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重症患者采用保护性身体约束,做好约束护理,避免和减少了坠床、撞伤、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重症患者 身体约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为临床上神经内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症状自评分量表(SCL-90)1-2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并结合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与常模相比,SCL-90量表中的9个因子中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这5个项目的评分结果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除了表现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生理特点外,还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再给予患者专科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CT 检查的护理体会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一次检查成功率 100% 、护理风险发生率 3.3% 、检查时间( 10.20±0.30 ) min 、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为( 93.26±2.00 )分、( 91.52±1.58 )分及( 93.66±2.00 )分。对照组一次检查成功率 73.3% 、护理风险发生率 26.7% 、检查时间( 15.46±1.02 ) min 、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满意度,分别为( 81.45±1.62 )分、( 82.54±3.00 )分及( 83.45±1.75 )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CT 检查的时间,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减少护理风险,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患者 CT检查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15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有必要采取综合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并发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对策。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75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状况和对应策略。 结果 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意识状况以及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状况有重要关系( P < 0.05 )。 结论 为神经内科为医院性感染较多科室,针对医院感染常见危险做好预防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患者 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使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共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愈率达到88.87%,对照组仅为6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死亡率仅为11.13%,对照组为37.7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对照组为24.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循证护理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具有比较好的针对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接收的68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干预当中,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 重症神经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于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重症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等分为两组。纳入研究的对象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检验指标均优于常规组( P < 0.05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 74.42% )远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88.37% )( P < 0.05 )。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场内营养治疗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令治疗的效果获得有效的提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肠外营养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受的神经内科重症120例患者的护理方案、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转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27,P<0.05)。结论加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70-01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特别是神经内科病人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通过束手、束脚、束胸、束肩达到制动的目的。控制病人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约束性措施既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方法,也是一种保护性的护理行为,但在约束保护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也使临床工作者们如履薄冰。如何对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护性约束不仅仅是重症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护理的难题之一。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对收治13例烦躁病人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进行约束,结果13例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坠床、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意识障碍 约束带使用 护理安全 知情同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受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上的特点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结果在这随机抽取的100例重症感染患者中,有17例(17%)是在院内感染的,其中主要是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患者受感染的部位主要有呼吸道和尿道;引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住院时间长、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以及创伤性的医疗操作。结论神经内科在院内受感染的机率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手术操作应规范、提高病人活动区域的环境条件、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采用的抗生素应合理。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 临床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重症患者244例。总结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244例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后,212例患者(86.9%)病情好转并转出重症监护室,23例患者因救治无效而死亡,9例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自动出院,护理过程中无1例护患纠纷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变化复杂,及时、早期、有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 神经内科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转出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观察和治疗、护理的场所,是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和抢救生命的重要单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复杂,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护理方面要采取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文主要阐述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