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猪肉中磺胺嘧啶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 本次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测定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定容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回收率引入的不确定度。当猪肉中磺胺嘧啶含量为450.36 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31 μg/kg(k=2) 。结论 试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引入。

  • 标签: 猪肉 磺胺二甲氧嘧啶 不确定度
  • 简介:磺胺嘧啶(Sulfamonomethoxine)为磺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感染,可防治猪弓形虫和鸡住白细胞虫等感染.磺胺类药物疗效快、经济实惠,曾被广泛用于畜牧生产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药物残留意识的增强,残留检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猪肌肉组织中磺胺嘧啶药物残留的测定方法、结果及回收率.

  • 标签: 磺胺间甲氧嘧啶 药物残留 磺胺类药物 肌肉组织 住白细胞虫 残留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复方嘧啶颗粒中磺胺嘧啶苄啶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的磺胺嘧啶苄啶作为对照品,市售复方磺胺嘧啶颗粒剂(沧州康平药业,国药准字H13023605,颗粒剂,成人用),乙胫、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药用辅料,试剂为分析纯。配置溶液、对照品溶液、共视频溶液测定后代入线性A=318904.c+78032.3,r=0.09994(磺胺嘧啶)和A=94532.8c+65027.8,r=0.9991(苄啶)。结果两种成分均可较好分离且得到满意峰型,保留时间满意;检测中发现波长减小成份中锋面积较接近但会出现基线漂移的情况,最选择在240nm作为最佳测定波长。结论复方磺胺嘧啶片含量的测定对其药品质量管理及进一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方嘧啶颗粒剂 磺胺嘧啶 甲氧苄啶 HPLC测定
  • 简介:分析了磺胺嘧啶(Sulfamonomethoxinum,SMM)在6只成年健康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家兔静脉快速推注114mg/kg的SMM,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室模型,其动力过程符合C=7.806e-4.008t+27.599e-0.417t.药物动力参数,初始浓度Cp0为35.405mg/dl;分布半衰期t1/2α为0.208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666h;表观分布容积Vd为3.978dl/kg;体清除率CLB为1.694dl*kg-1*h-1;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tcp为4.108h.提示SMM在家兔体内为短效药物.

  • 标签: 磺胺间甲氧嘧啶 家兔 药代动力学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磺胺嘧啶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属中效磺胺,抗菌活性同磺胺恶唑。但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增高,尤其是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以及肠杆菌科细菌。磺胺类为广谱抑菌剂。该药的消除半衰期在肾功能正常者约为8~13h,肾功能衰竭者消除半衰期延长,给药后48~72h内以原形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60%~85%。药物在尿中溶解度低,易发生结晶尿。

  • 标签: 磺胺嘧啶 抗感染 应用
  • 作者: 程汝勇 舒俐 雷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6
  • 机构:四川同人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什邡市  618400
  • 简介:摘要:  硅油片是用于胃肠道胀气的传统药品,主要成分是硅油和氢氧化铝,产品中硅油的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的是重量法。法定的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详细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由于不同的人理解的不同,检验方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差异很大,所以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将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细化、对不合理的部分规定进行了调整,对没有规定的操作进行了改进,让检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使产品的检测结果数据更加准确更加真实。

  • 标签:   二甲硅油 含量检测 重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磺胺嘧啶银 (Sulfadiazine Silver ,SD-Ag) 霜和碘伏联合使用对甲沟炎拔创面的疼痛、单次创面处理时间、创面处理次数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45例甲沟炎拔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例。3组拔创面分别覆盖凡士林纱(A组)、SD-Ag霜+凡士林纱(B组)、碘伏+SD-Ag霜+凡士林纱(C组),隔天创面处理, 直至创面上皮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比较第1、2次创面处理的疼痛分值;3组单次创面处理时间、创面处理次数和愈合时间比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组第1、第2次创面处理的疼痛分值[(2.01±1.03),(1.03±0.74)]低于A组[(3.98±1.65),(2.52±0.73)]和B组[(5.84±1.28),(3.73±1.25)];C组单次创面处理时间(3.25±0.73)min少于A组(3.98±1.65)min和B组(5.63±0.79)min;C组创面处理次数(5.65±0.63)少于A组(8.33±0.85)和B组(6.92±0.81);C组愈合时间(14.02±0.86)d少于A组(20.83±1.53)d和B组(17.82±1.04)d,C组与A、B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磺胺嘧啶银 碘伏 甲沟炎 感染 疼痛
  • 简介:研究了用三氯化磷和甲醇合成亚磷酸酯的方法,讨论了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亚磷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在选择的试验条例上产率为83.6%。

  • 标签: 亚磷酸二甲酯 三氯化磷 甲醇 合成 物料配比
  • 简介:摘要:碳酸酯(DimethylCarbonate,DMC)是一种无毒或微毒的化工产品,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多样的官能团、活泼的化学性质,使它可以替代光气进行羰基化反应,用于合成聚碳酸酯、农药及异氰酸酯等;还可以替代甲苯、丙酮等有毒溶剂;在电子行业,可作为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在能源行业,是替代甲基叔丁基醚用作汽油添加剂。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合成工艺 技术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丙硫嘧啶巯咪唑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效果。方法74例老年甲亢患者,按照1∶1比例配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硫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血清甲状腺素(T_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_3、T_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FT_3、F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细胞计数异常率5.4%、皮疹发生率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嘧啶治疗老年甲亢,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效果显著,但患者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加强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积极治疗处理。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老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巯咪唑和丙硫嘧啶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院内的48例甲亢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丙硫嘧啶开展对照组的治疗工作,使用巯咪唑开展观察组的治疗工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整体的治疗有效性明显超过对照组(P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