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2012—2013年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分离出的耐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和药敏系统鉴定仪对所分离的72株CRA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株CRAB分离自痰液(46株,63.9%)、伤口分泌物(19株,26.4%)、中段尿(5株,6.9%)和血液(2株,2.8%);药敏试验显示,CRAB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7.3%。结论加强CRAB的耐药监测,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耐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结果药敏试验显示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头孢吡肟,二者对同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不大。改良Hodge试验显示为阳性的菌株共3株(8.33%),其中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大肠埃希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含有KPC基因的菌株有3株,OmpK35基因缺失16株,OmpK36基因缺失6株。结论36株耐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烯酶的耐药程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耐药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缺失。

  • 标签: 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交流美罗培南治疗产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产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呈阳性的48例肺炎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中临床有效率为8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头美罗培南治疗产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安全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标签: 美罗培南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疗效
  • 简介: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缺失或突变、外排泵过度表达以及青霉素结合蛋白变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产青霉烯酶。虽然各种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大体相同,但是各种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细菌中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并不相同。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也是检出率最高的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基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方法对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皮内注入50u青霉素皮试液,20分钟双人观察结果。结果对门诊300例自述有“青霉素过敏者”行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者,分别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治疗后没一人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而不是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可再次接受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者可安全使用青霉素,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

  • 标签: 青霉素 过敏史 知情同意 青霉素皮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素再皮试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我实习医院50例院外青霉素阳性的患者进行再次皮试,同时行生理盐水对照试验,探讨青霉素再皮试的意义。结果98%的患者再皮试为阴性,经应用青霉素治疗无一例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对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进行再皮试和对照试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青霉素 再皮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的肌注改进方法,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2例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自身对照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改进肌注法)与对照组(12例,常规肌注法),观察两组注射效果。结果实验组肌注成功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15例(50%)诉中度疼痛,但可忍受,另50%诉轻微疼痛,而对照组中9例(75%)诉重度疼痛,难以忍受,1例(8.33%)诱发疼痛性休克,两组患者肌注后疼痛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改进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可明显提高肌注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肌肉注射 堵塞 疼痛
  • 简介:摘要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广,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青霉素使用的最大弊端就是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对患者进行皮试非常重要。皮试反应决定了青霉素是否适用,但是在观察皮试反应的时候经常出现假阳性情况。所以,探究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对皮试结果的科学判断,对青霉素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霉素制剂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皮试液配置因素和护士皮试操作因素出发,对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 标签:
  • 简介:青霉素有着独特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伴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青霉素生产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改良放啊,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与此同时,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也在不断的优化,已经由传统的一些工艺转变为先进的超滤膜过滤工艺。超滤膜过滤工艺由于自身的良好情况被很大企业采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耗能比较高、不宜进行环保等等。发酵是青霉素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发酵工艺的优劣影响技术指标的提高和发酵液质量,并对过滤产生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优化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青霉素 发酵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条件所限或门诊输液患者没有时间等原因,在使用青霉素G静脉滴注时往往存在一天所需剂量一次性静脉滴注错误现象,我们用2组病例进行一次静脉滴注和分次静脉滴注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分次静脉滴注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静滴组,为临床医师正确应用青霉素G静滴给药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实践依据。

  • 标签: 青霉素G 静脉滴注 分次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10-01
  • 简介:目的研究青霉素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癫痫模型的方法。方法36只Wistar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脑电图组、癫痫模型单位放电组,每组各12只。癫痫模型组用青霉素钠按6×106U/kg腹腔注射,观察癫痫发作级别,观察脑电图变化,记录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脑皮质脑电以α波为主要表现,频率为7~9Hz,无明显阵发性节律出现,波幅〈50μV。癫痫模型脑电图组癫痫波包括尖波、慢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等。正常对照组大鼠共记录到24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中低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以单个不均匀放电为主;癫痫模型单位放电组共记录到78个单位海马神经元放电,放电频率以高频放电为主,放电形式则以混合型放电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放电频率及放电形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癫痫模型制作成功后,在额叶皮质记录到各种癫痫放电,海马神经元单位放电数明显增多,放电频率高,并以混合型暴发放电为主。

  • 标签: 癫痫 青霉素 脑电图 单位放电 海马神经细胞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及自我防护知识。方法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调整苄星青霉素的注射过程中药液溶解、抽吸、排气方法,提高注射成功率。结果调整后的注射技巧,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和相关内容学习,改进了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注射青霉素后出现双眼失明情况。方法对我院三天前接收的1例注射青霉素后双眼失明患儿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各项检查和分析得出这例患儿的双眼失明并不一定由注射青霉素导致的。结论青霉素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杀菌作用很好,对人体有很低的毒性。但是容易导致患儿过敏性的休克。本例用青霉素后引起突发性失明属罕见,失明原因是发生癔症。

  • 标签: 注射青霉素 双眼失明 癔症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在梳理中国低消费伦理演进历程,厘清低消费伦理形成障碍的基础上,明确了低消费伦理影响下低消费政策设计的“四大原则”和“三重目标”。指出要把形成低消费伦理作为出台低消费政策的落脚点,实现低消费伦理与低消费政策间的良性互动,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教育引导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与政府双重调节以及强化低消费保障监督机制等。

  • 标签: 消费伦理 低碳消费伦理 低碳消费政策
  • 简介:政府通过低行政监管从外部对市场进行直接的、微观的行政干预,是为了弥补其他调控模式的缺陷,使低行政监管与之构成更具效率的低调控体系。立法控制需要低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对滞后性;司法诉讼需要低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对被动性;低经济的国有化需要低监管调和其低竞争性;自律监管需要低行政监管引导其作用方向和巩固其效能。

  • 标签: 低碳调控体系 低碳监管 其他调控模式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