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蕈样肉芽肿(MF)患者中溶血磷脂酸受体6(LPAR6)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TCL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与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2011—2020年间确诊的110例MF患者,包括49例发现队列的24例大细胞转变(LCT)及25例非大细胞转变(NLCT),61例验证队列的24例LCT及37例NLCT。提取患者组织总RNA分别采用RNA测序及RT-PCR检测LPAR6的表达,比较LPAR6在LCT与NLCT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构建2种CTCL细胞系MyLa、Sz4过表达LPAR6细胞模型,以正常表达细胞为对照,检测过表达LPAR6对MyLa、Sz4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通过加入LPAR6相关配体溶血磷脂酸(LPA)、2S-OMPT、三磷酸腺苷(ATP)、腺苷(ADO),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激活LPAR6对过表达LPAR6 MyLa、Sz4细胞增殖活力与凋亡的影响。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分析,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RNA测序结果显示,发现队列中LPAR6是LCT中显著性低表达的基因之一;验证队列中,LCT组的LPAR6表达水平[M(Q1,Q3)为204.90(81.90,512.70)]低于NLCT组[809.40(417.50,1 829.20),U = 242.00,P = 0.002];两队列中,低表达LPAR6均与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 < 0.0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的0、24、48、72 h,过表达组MyLa、Sz4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增殖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分别采用LPA、2S-OMPT、ATP、ADO激活MyLa细胞LPAR6后48 h,过表达组MyLa细胞的增殖活力(1.38 ± 0.01、1.04 ± 0.01、1.09 ± 0.03、1.23 ± 0.01)均低于对照组(1.73 ± 0.04、1.23 ± 0.01、1.24 ± 0.01、1.42 ± 0.03,t值分别为30.33、18.38、4.78、5.75,均P < 0.05),细胞凋亡率(17.93% ± 0.88%、17.75% ± 0.35%、23.97% ± 0.57%、31.44% ± 0.34%)均高于对照组(3.98% ± 0.03%、7.81% ± 0.59%、11.95% ± 0.85%、12.02% ± 0.48%,t值分别为15.93、14.49、11.74、33.01,均P < 0.05);分别采用2S-OMPT、ADO激活Sz4细胞LPAR6后48 h,Sz4细胞增殖活力2S-OMPT对照组为1.48 ± 0.01、过表达组为1.29 ± 0.04;ADO对照组为1.51 ± 0.02、过表达组为1.27 ± 0.01,过表达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2S-OMPT对照组29.35% ± 0.55%、过表达组41.70% ± 0.70%;ADO对照组24.60% ± 1.00%、过表达组37.05% ± 0.15%,均P < 0.05)。结论LPAR6在LCT患者中低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体外激活LPAR6能够抑制CTC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LCT患者LPAR6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皮肤 蕈样真菌病 受体,溶血磷脂酸 细胞凋亡 不良预后 大细胞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