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通则1106),验证硫酸葡萄糖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确定所采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适合于硫酸葡萄糖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测定以及相关控制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检查。以文件形式记录所确认硫酸葡萄糖胶囊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要求及合格标准,证实并描述该检验方法合理,可靠 。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肠埃希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与原研硫酸葡萄糖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三序列、三周期部分重复的交叉设计,试验药物为国产硫酸葡萄糖胶囊伊索佳(受试制剂)和原研硫酸葡萄糖胶囊维固力(参比制剂)。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服药3个周期,但服用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顺序不同,分别为TRR、RTR、RRT组。受试者分别在试验第1、4、7天进餐后30 min时口服试验药物。每次服药前1天晚餐后1~2 h(基线1)、服药前60 min内(基线2)、服药后15、30、45、60、90、120、150 min和3、4、5、6、8、10、14、16 h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浆冻存。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氨基葡萄糖浓度,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0-∞)]和药峰浓度(Cmax)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由于氨基葡萄糖为人体内源性物质,采用减去服药前基线值(基线1和基线2的平均值)的方法对测得的氨基葡萄糖血药浓度进行校正。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t、AUC0-∞和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及其90%置信区间(CI)落在0.800~1.250范围内为等效。结果纳入试验的健康受试者共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1±7)岁,范围18~45岁。TRR、RTR、RRT组各10例。TRR组1例于第1周期服药后脱落,余29例完成试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未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85(0.941~1.031)、1.014(0.961~1.070)和0.937(0.827~1.062),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77(0.923~1.035)、0.976(0.922~1.032)和0.932(0.817~1.063),均落在等效范围内(0.800~1.250)。试验期间3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国产与原研硫酸葡萄糖胶囊餐后服用情况下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骨关节炎 临床试验 硫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硫酸葡萄糖医治膝骨关节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至2014年间诊治的98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塞来昔布对患者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选择硫酸葡萄糖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效果与发生不良反应的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总体有效率为85.71%的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选择硫酸葡萄糖医治膝骨关节炎患者不但疗效较好,且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氨基酸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疗效 塞来昔布
  • 简介:目的:评估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葡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疗效。比较2种不同步行频率和3种不同步行强度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该院门诊收治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每周步行3次)和B组(每周步行5次),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葡萄糖18周,同时参与相应的循序渐进步行计划,并于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第6周后的关节僵硬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第12周的疼痛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6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周后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1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2组患者之间的自我效能指标、格登堡焦虑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葡糖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3次/周、3000步/次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的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步行 氨基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2015年11月15日至2016年11月15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吲哚美辛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研究对比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38.24±3.35)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相比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结论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硫酸葡萄糖片、胶囊和颗粒剂中砷(As)、镉(Cd)、汞(Hg)、铅(Pb)、镍(Ni)的含量。方法将药物研磨至细粉,加入浓硝酸,室温静置2h后进行微波消解,用1%硝酸定容至25ml,将溶液注入ICP-MS仪器测定As、Cd、Pb、Hg、Ni的含量。结果各重金属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0.001~0.028μg·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5.9%~113.5%,RSD〈5.0%。结论硫酸葡萄糖片、胶囊和颗粒剂中As、Cd、Pb、Hg、Ni含量均能满足《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的要求。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 重金属 微波消解 ICP-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硫酸葡萄糖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7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硫酸葡萄糖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消炎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膝关节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膝关节评分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的提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葡萄糖胶囊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葡萄糖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硫酸葡萄糖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硫酸葡萄糖药物治疗相接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 标签: 骨关节炎 盐酸氨基葡萄糖 硫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硫酸葡萄糖(GS)和硫酸软骨素(CS)治疗成人大骨节病(KB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规范治疗成人KBD提供有效的医学证据。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黑龙江省KBD历史重病区富裕县和尚志市,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选取患者247名,按性别、年龄、KBD病情分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S、CS组,分别为124、123名。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调查患者用药情况和临床症状,并发放下一阶段药物。在治疗前、中、末期(0、90、180 d)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样和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以及尿吡啶酚(PYD)水平。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受累关节评估、疗效自我评价、不良反应评估,依据《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进行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和药物疗效判定。结果软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治疗180 d时,GS、CS组患者血清IL-1β含量和尿PYD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0 d时(Z = - 2.461、- 2.160,- 5.075、- 5.471,P均< 0.05)。VAS评分:治疗90、180 d时,GS、CS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0 d时(P均< 0.05);且治疗180 d时,GS组患者膝关节僵硬及功能评分均低于CS组(P均< 0.05)。受累关节评估:治疗90、180 d时,GS、CS组关节疼痛、肿胀、僵硬评分均低于治疗0 d时(P均< 0.05)。疗效自我评价:治疗180 d时,CS组患者疗效自我评价显效比例高于治疗90 d时(χ2 = 9.376,P < 0.05)。不良反应评估:治疗90、180 d时,GS、CS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关节功能障碍评分:治疗90 d时,GS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高于CS组(χ2 = 4.042,P < 0.05),而治疗180 d时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χ2 = 0.869,P > 0.05)。结论GS和CS对成人KBD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症状,降低血清IL-1β含量和尿PYD水平;但GS起效快,且对改善患者关节僵硬、功能的效果优于CS。

  • 标签: 大骨节病 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硫酸软骨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8例(2017年8月6日到2018年2月6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消炎痛)、观察组(硫酸葡萄糖胶囊),各29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86%,低于给予硫酸葡萄糖胶囊的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为(56.42±10.3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49.37±10.92),且治疗时间越长,差异越大,P<0.05,存有临床可对比性。结论临床给予膝骨关节炎患者硫酸葡萄糖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葡萄糖钾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7.5mg的美洛昔康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00mg的硫酸葡萄糖,以三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葡萄糖钾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能够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非常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钾片 总有效率 临床疗效 价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硫酸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4例为研究组行盐酸氨基葡萄糖,另74例为对照组行硫酸葡萄糖,6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停药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4周及停药2周后Lequesne总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硫酸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硫酸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葡萄糖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实验数据比较采用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葡萄糖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经济、患者接受度高、疗效提高显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中药熏蒸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采用硫酸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观察时间开始于2020年9月,结束于2022年8月,将40例患者分组对比,美洛昔康组患者采用美洛昔康治疗,联合药物组患者采用硫酸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1)美洛昔康组和联合药物组治疗效果对照中,美洛昔康组总有效率为14(例)70.00%,联合药物组总有效率为18(例)90.00%,(x2=11.706,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美洛昔康组和联合药物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中,美洛昔康组疼痛评分为4.42±0.74(分)、联合药物组为2.81±0.69(分),美洛昔康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1.59±3.48(分)、联合药物组为86.82±3.07(分),(t=14.714,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采用硫酸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药物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美洛昔康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硫酸葡萄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模式下,纳入4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单盲法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参照组(n=24,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1组为观察组(n=24,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口服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治疗后WOMAC和VAS评分显著更低(P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硫酸葡萄糖(GS)和双醋瑞因(DCN)对成人大骨节病(KB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黑龙江省 KBD历史重病区繁荣乡、富路镇、龙安桥镇、亮河镇、绍文乡,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选取患者 2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S、DCN组(性别、年龄、KBD病情分度均衡),分别为 120、120名。每个月进行 1次随访,调查患者用药情况和临床症状,并发放下一阶段药物。在治疗前、中、末期(0、90、180 d)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样和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以及尿吡啶酚(PYD)水平。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受累关节评估、疗效自我评价、不良反应评估,依据《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进行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和药物疗效判定。结果软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治疗180 d,GS组血清IL-1β含量、尿PYD水平和DCN组尿PYD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0 d时(Z = - 2.332、- 5.420、- 5.204,P均 < 0.05)。VAS评分:治疗90 d,GS组患者疼痛、僵硬评分和DCN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0 d时(Z = - 2.612、- 2.359,- 3.637、- 2.881、- 2.238,P均 < 0.05);治疗180 d,GS、DCN组患者疼痛、僵硬和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0 d时(Z = - 6.738、- 9.530、- 7.781,- 5.428、- 3.761、- 3.587,P均 < 0.01)。受累关节评估:治疗90、180 d,除DCN组天气变化疼痛外,两组其余症状关节评分均低于治疗同组0 d时(P均 < 0.05)。疗效自我评价:治疗180 d,DCN组患者疗效自我评价显效率高于GS组和同组治疗90 d时(χ2 = 4.165、4.022,P均 < 0.05)。不良反应评估:治疗 90、180 d时,GS、DCN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关节功能障碍评分:治疗 90 d,GS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高于 DCN组(χ2 = 4.993,P < 0.05);而治疗 180 d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417,P > 0.05)。结论GS和DCN对成人KBD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GS起效快,且长期服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软骨免受炎症因子侵害。

  • 标签: 大骨节病 硫酸氨基葡萄糖 双醋瑞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金天格联合塞来昔布、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联合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Lequesne评分标准指数评价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膝关节骨质疏松改善以及复发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Lequesne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12个月后膝关节骨质疏松改善以及复发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少量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金天格联合塞来昔布、硫酸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控制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解决关节软骨及骨质退行性变问题,更有效治疗膝关节炎,减少复发率。

  • 标签: 金天格 塞来昔布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