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下,大多数国有集团公司都有着制度建设上的创新和尝试。新型矿业集团制度建设,也成为当前摆在矿业集团公司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淮南矿业集团集团旗下潘北矿的制度建设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矿业集团,制度建设,淮南矿业集团
  • 简介:摘要明确淮南矿业集团群团工作思路,总结当前群团工作重点要求,提出高标准做好群团工作。

  • 标签: 思路 重点及要求 标准
  • 简介:摘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8年5月由原淮南矿务局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8年7月由中央直属下放安徽省管理,是全国520家大型企业集团和安徽省17家重点企业之一。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淮南矿区的岩巷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在淮南矿业集团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下淮南矿区岩巷技术的发展历程。

  • 标签: 淮南矿业 岩巷 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企业在激烈的经营竞争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战略,它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航标,同时也是企业的灵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变化,而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长期生存且能够持续发展,则已成为煤炭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SWOT分析了淮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并对经济循环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淮南矿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SWOT分析法
  • 简介:摘要:煤炭储量数据是煤矿企业进行开采及管理的依据,储量信息化建设是煤矿地测的重要工作。煤矿储量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浏览器 /服务器( B/S)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WebGIS)的煤矿储量、损失量图形与储量数据有机结合,实现对报表以及台帐数据的远程查询,可以大大的提高了煤矿储量管理工作效率 ,有效促进了煤矿储量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 标签: B/S WebGIS 储量管理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103队岩巷掘进特点与通风系统现存问题出发,对工作面通风系统优化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矿井 通风系统 优化
  • 简介: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亨健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邯郸市西部美丽的沁河之滨,距邯郸市20公里,东临青兰高速2公里,北靠邯长铁路、郎武公路,西依太行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 标签: 矿业集团 邯郸市 公司 有限 能源 地理位置
  • 简介:阐述机电技术在煤炭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介绍大雁矿业集团公司机电技术管理及装备的发展和进步过程,并对集团公司未来机电技术应用及管理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机电技术 装备 应用 发展
  • 简介:当前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时期,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正确评析公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优势产业与劣势产业,提出优先发展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兼顾发展制造业、建筑业等非煤产业的调整策略,有利于企业提升规模档次、实现可待续发展.

  • 标签: 矿业集团公司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煤开采 洗选业
  • 简介:摘要:物资采购是每个矿业集团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重要地位不低于生产和销售。因为科学合理并且充足的优势物资采购资源,是矿业集团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更是矿业集团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管理质量和企业发展的关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如此矿业集团通过加强对矿业集团物资采购的管理,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矿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矿业集团的内部控制的能力,加强控制管理的功能,才能规范其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使其向标准化方向过渡,对于实现矿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矿业集团资金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促进采购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矿业集团 物资采购 内部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淮南矿业集团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在掘进机的选择方面一直秉承“先进、适用、集成、经济”的装备选型配套原则,全面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全面从严从紧的管理思想,盘活存量,按照系列化、成套化、通用化的要求。

  • 标签: 淮南矿业集团 煤炭 掘进机
  • 简介:摘要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淮南矿业集团党委借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东风,顺势而为,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狠抓干部作风,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履职尽责意识进一步增强,“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职工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已经形成。

  • 标签: 作风建设 体制机制 探索与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煤工尘肺所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和经济损失,为尘肺病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至10月,选择某矿业集团1972-2013年入矿且已被诊断为煤工尘肺的劳动者,共1 262例。用分步模型法分别计算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交通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损失、补充新职工培训费、陪护家属交通费、陪护家属社会生产力损失、停产和减产损失等。寿命表法计算煤工尘肺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结果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尘肺壹期所占比例较大(95.40%,1 204/1 262),七级伤残所占比例较大(42.63%,538/1 262)。确诊年龄22.02~71.33岁,平均47.38岁。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总共造成9 068.54年健康寿命损失,其中残疾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YLD)占93.56%(8 484.69/9 068.54);煤工尘肺患者YLD 0.06~33.30年,人均损失6.70年。1 26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总经济损失为2 842 185 447.70元,人均2 252 127.93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81.59%(2 318 990 168.46/2 842 185 447.70),是间接经济损失的4.42倍。人均直接经济损失中医疗费所占比例较大(50.04%,919510.84/1 837 551.64)。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为414 576.29元,其中社会生产力损失232 908.95元(56.18%)。结论煤工尘肺的发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生产力损失。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疾病负担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