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一例牛绦虫感染病例。患者采用甲苯咪唑片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愈后1年内随访3次,患者无腹痛等不适症状,无排出白色节片,无复发。

  • 标签: 牛带绦虫病,甲苯咪唑片
  • 简介:[摘要 ] 本文报告一例牛绦虫感染病例。患者采用甲苯咪唑片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治疗后排出一活的完整虫体,显微镜下可见头节近方形,无顶突和小钩。治愈后 1年内随访 3次,患者无腹痛等不适症状,无排出白色节片,无复发。

  • 标签: [ ] 牛带绦虫病,甲苯咪唑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猪绦虫(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 标签: 猪带绦虫 囊尾蚴 猪带绦虫14-3-3.2蛋白 表达
  • 简介:<正>柳叶是古代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很具地方特征的青铜短剑。其主要特征是身似柳叶,扁茎无格,身基部斜收与茎接,茎上一般有两穿,身有中脊,脊侧或有血槽或平斜无血槽。在巴蜀文化研究中,这种青铜短剑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之一。笔者对这种的渊源谈一点看法,企望对巴蜀考古有所裨益。

  • 标签: 叶形 巴蜀地区 青铜剑 渊源 文物 遗址
  • 简介:<正>寓所在县城边的路口,这里是进城的必由之路。每天凌晨,农民就挑菜进城,美化城里人的菜篮和餐桌。于是,路上传来了“吱咯吱咯”声。刚搬来时,它吵人瞌睡,噪入耳朵,惊人美梦,使人辗转心愠。可是,久而久之习惯了,听出了韵味和谱谱。只要“吱咯”声传来,我就到门口买时鲜小菜,那水灵的

  • 标签: 人民利益 改革与建设 长江三峡 民歌 民族振兴 个人品质
  • 简介:温布利大师赛揭幕战中丁俊晖击败汉密尔顿,在第七局比赛中,丁俊晖打出了职业生涯正式比赛首个单杆147分,随后的比赛更是顺风顺水,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杀入决赛。对于从来没有进入斯诺克世锦赛正赛的小晖来说,从前对于克鲁斯堡的回忆可谓是一张白纸,赛前就连他自己也表示不知道在那里比赛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是仍会怀着梦想竭尽全力拼出最好的成绩。

  • 标签: 汉密尔顿 职业生涯 世锦赛 克鲁斯 比赛 赛中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宫颈癌合并绦虫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建立多学科护理团队,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要点主要有完整病史采集、宫颈癌手术专科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该例患者经过12天精心治疗及护理,术后恢复良好,驱虫治疗效果彻底,出院后1个月随访,大便未见虫卵,结果满意。

  • 标签: 带绦虫,宫颈癌,护理
  • 简介:捻转血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第四胃和小肠的毛圆科线虫,属于血线虫属。捻转血线虫致病力强,可以这样说,反刍兽毛圆线虫病主要是血线虫病。血线虫属捻转血线虫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现谈红色。表皮上有横纹和纵嵴。颈乳突显著。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称背的角质齿。雄虫长15~19mm。

  • 标签: 捻转血矛线虫 血矛线虫病 反刍兽 毛圆科 致病力 小肠
  • 简介:自发明拖网渔法以来,渔民一直在设法使拖网上纲尽可能提高。

  • 标签: 拖网 渔法 渔民 网上
  • 简介:以从我国湖南长沙和湘西犬小肠中采集的2条泡状绦虫作为研究对象,用引物JB11及JB12扩增泡状绦虫的pnad1片段,应用ClustalX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DNAscar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湖南长沙和湘西的2条泡状绦虫的pnad1序列均为391bp。研究结果为泡状绦虫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泡状带绦虫 线粒体DNA nad1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牛绦虫新基因,分析和预测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及特性,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膜联蛋白B3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该基因全长1259bp,编码区为106-1074bp,编码322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性质不稳定,理论分子量为36415.1;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牛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牛绦虫成虫膜联蛋白B3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分析。

  • 标签: 牛带绦虫 膜联蛋白B3 生物信息学
  • 简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大腿外侧。如果仔细观察几秒,不难发现他指尖的节奏跟咖啡厅悠扬的钢琴声配合得贴切。似乎还未从工作状态中完全抽离出来的他,最近正和战友们全力以赴"备战"纪念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

  • 标签: 音乐 工作状态 文艺晚会 咖啡厅 节奏 指尖
  • 简介:《集成55著录传世之“安右”三件,编号11488-11490,本人曾于2011年《东周有铭兵器考释三则》一文中讨论过其中的一件(编号11490)。本文对前文做了修正,认为此器的铭文当释读为“安平右”为妥,是器当为战国早期齐国兵器,齐之安平即是春秋纪国之“”。

  • 标签: 战国兵器 安右矛 安平
  • 简介:铎乃南诏独特兵器,累见古代文献典籍,传为天降,王者出军所佩,但记载含糊。互有抵牾,至今理解不一,兹作简说。

  • 标签: “铎鞘” 中国 兵器 历史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猪绦虫(Ts)14-3-3.3蛋白作为囊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选取60只昆明小鼠,体重为18 ~ 22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组(疫苗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 +佐剂组(疫苗 +佐剂组),每组20只。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在0周首次免疫后进行2次加强免疫,共免疫3次,每次接种间隔2周。3组在首次免疫后0、2、4、6、8周分别剖杀4只小鼠,摘眼球取血和无菌取脾,分别用于分离血清和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处理因素:原液、抗原刺激、刀豆蛋白A(ConA)刺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G2a、IgG1及IgE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13、IL-10水平。结果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IgG、IgG2a、IgG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P均 < 0.05)。组间相同处理因素下,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P均 < 0.05)。组内不同处理因素下,抗原刺激、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原液,且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抗原刺激(P均 < 0.05)。结论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标签: 猪带绦虫 猪囊尾蚴 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 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