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表明厌食中还存在其他的刺激进食和(或)抑制进食的细胞因子信号,鸦片肽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因饥饿引起的进食的甘丙肽或NPY推注引起的进食,在厌食大鼠下丘脑中发现NPYmRNA水平明显增加

  • 标签: 厌食恶病质 性厌食 恶病质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PNS)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干预治疗中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PNS),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变化。结果: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期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有下降,但仅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患者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但是,患者在前期经营养支持治疗后,炎性反应改善显著,自身营养指标有很大的提升,而患者在期经营养治疗后炎性状态及营养状况改善不明显。

  • 标签: 晚期肿瘤 癌症恶病质 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再喂养综合(RFS)是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本例恶性肿瘤并发RFS患者在入院营养支持后出现低钾、低磷、低镁,且有头部、颜面部、四肢麻木等神经症状,符合RFS的诊断,经过纠正电解紊乱、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通过介绍该病例的治疗过程探讨RFS高危患者的营养处方制定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恶性肿瘤 恶液质 低磷血症 胃肠外营养
  • 简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毛囊性病变。最早于1916年首先由Kyrle报道。1例22岁女性白人,出现无症状的泛发性丘疹损害,命名为真皮穿通性毛囊及毛囊旁过度角化。到1967年止文献收集仅45例,1968年Carter等报道5例,并复习文献对本的临床和病理提出诊断标准。

  • 标签: 遗传 皮肤 伴糖尿病 维生素A缺乏
  • 简介:最早由Dunnigan报道了两个苏格兰家族.看到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性脂肪的先天性萎缩,以躯干和四肢为明显,但面部不明显。

  • 标签: .件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肿瘤是诸多中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医多以"虚劳"论治本。本病因多样,然以正虚为首;机乃因虚致病成劳及因虚致实促劳,因虚致病主要涉及先天脾胃不足,脏腑气血失充,虚致实加重虚劳主要为脾虚致使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治疗当以健脾作为重点,健脾以助化痰祛浊、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同时辨与辨证相结合,发挥中医优势。

  • 标签: 肿瘤 恶病质 虚劳 健脾 中医药疗法 经验心得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MS)是一组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是个体发展为2型糖尿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研究表明,MS与丘疹鳞屑性皮肤、皮肤附属器疾病、皮炎湿疹类皮肤、色素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MS与相关皮肤的联系。

  • 标签: 代谢综合征X 皮肤疾病 银屑病 寻常痤疮 皮炎,特应性 白癜风 胰岛素耐受 慢性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调胃醒脾方改善晚期癌症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晚期癌症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研究 组患者服用调胃醒脾方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消瘦、气短、乏力、纳差、腹胀等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调胃醒脾方可以显著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调胃醒脾方 晚期癌症患者 恶病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测定NYHA心功能分级、EF值、体重指数(BMI)、上臂围(MAC)及三头肌皮摺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经过4周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包括加强饮食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教育,可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阻止心力衰竭的进展。

  • 标签: 心力衰竭 恶病质 营养 护理
  • 简介:帕金森为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以及姿势平衡障碍。不宁腿综合(restlesslegssyndrome,RLS)系指出现在腿部的不适感导致难以控制的移动下肢的冲动,多发生在夜间并由此而产生睡眠障碍。早在19世纪,《震颤麻痹》一书中就已首次提出帕金森病患者在夜间会出现频繁的肢体运动。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患者不宁腿综合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提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姿势平衡障碍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 简介:摘要:综合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窦房结至心房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老年人易被误诊。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的病因、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治疗等做如下简要综述。

  • 标签: 病窦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如2型糖尿、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生育年龄妇女 生殖功能障碍 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HELLP综合以溶血、肝酶水平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为特点,在妊娠期发生率为0.5%~0.9%,约70%发生在产前,大部分发生在妊娠晚期,但有30%的病例发生在产后,通常是在产后48 h内确诊。本文报道1例产前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现,因产后HELLP综合、子痫及可逆性后部脑综合(PRES)入院的患者,该患者顺产后出现血压升高及抽搐,辅助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LDH)及转氨酶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经过及时确诊及治疗10 d后好转出院的患者,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产科医师对产后出现的血压升高、HELLP综合及PRES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我相信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谁都不会忘记花了整整一晚准备考试,第二天走进教室时那种既疲劳又紧张的感觉。但每次都会有个同学大声宣布自己昨天晚上一直在看最近走红的电视节目。

  • 标签: 综合征 鸭子 电视节目
  • 简介:摘要一名42岁的女性因腰背痛5天伴向右脚放射的烧灼痛,在非工作时间就诊于全科医生。她的体质指数为39 kg/m2,有12年的慢性腰痛病史,左侧大腿间歇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刺痛",不伴尿失禁。经检查,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的肛门张力和肛周感觉正常,腿部力量、张力、反射和感觉也是正常的。患者接受了镇痛治疗,医生建议如果她出现了双侧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或者腿部无力,则需再次复查。3天后,她因马尾综合入院,并接受手术减压治疗。她的后遗症包括下肢无力、会阴部麻木、性功能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