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肺癌患者不同病灶的免疫功能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广东祈福医院双侧肺癌患者两次手术切除样本,应用HE染色和肿瘤相关突变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确定患者双肺肿瘤为原发性双侧肺癌;分别分离左肺和右肺肿瘤切除术时巢、、淋巴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比例以及颗粒酶B的表达,以此评估两次手术机体免疫状态。结果病理HE染色和肿瘤突变基因测序确认患者为原发性双侧肺癌。第二次手术时巢和CD3+T细胞比例为第一次手术时十分之一,且此时病人巢、、淋巴结和外周血中NK细胞表达颗粒酶B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肺肿瘤切除术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极大,第二次手术时患者免疫细胞数目和功能都大大降低,不利于机体术后恢复和清除肿瘤。对于原发性双侧肺癌患者,在患者身体条件耐受的前提下,更建议一次手术完成双侧原发肿瘤的切除。

  • 标签: 肺肿瘤 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颗粒酶B
  • 简介:[摘要]对腋窝副乳腺组织原发的诊治经过及方法进行总结。选取2020年3月11日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收治的1例腋窝副乳腺组织原发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诊断及诊治过程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该例患者经新辅助和手术治疗后好 转出院。在目前对腋窝副乳腺组织原发的诊治过程中,充分的评估病情,探索治疗方案的选择,为该病的治愈至关重要。

  • 标签: 副乳腺 腋窝 原发癌 发育异常 病例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早期康复训练在子宫内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21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床早期康复训练。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社会影响量表(SIS)、子宫内膜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EN24)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SIS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QLQ-EN24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患者术后开展床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床旁早期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性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肝内胆管(ICC)的组织学分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进行手术的64例肝内胆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100P、N-cadherin、NCAM及黏液染色将其分为大胆管型、小胆管型及中间型ICC,分析各组患者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使用t检验、χ2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ICC亚型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I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8例(43.75%)、29例(45.31%)分别为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ICC,其余7例(10.94%)被定义为中间型ICC,且大、小胆管型ICC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并且具有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t=12.671,P<0.01)、CA125(t=13.108,P<0.01)和CEA水平(t=17.726,P<0.01)]和血管侵犯(t=4.293,P<0.05)及淋巴结转移(t=6.447,P<0.05)。并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对于大胆管型ICC,CA199升高和发生肝外转移是I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和黏液染色的ICC分类标准可将ICC分为大胆管型及小胆管型两类,其中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大胆管型肝内胆管癌 小胆管型肝内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937在肝细胞组织组织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生存期、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46例肝癌及其组织(定义为距离灶边缘>2 c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组织中微小miR-937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和分析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性别、年龄(≥55岁或≤55岁)、甲胎蛋白(AFP,>50 ng/ml或≤50 ng/ml)、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探究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低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1.04±0.13比2.65±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9,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2.43±0.45比2.7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3,P<0.05)。miR-937高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低于miR-937低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18.7个月比2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385,P<0.05)。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能够预测肝癌患者的3年OS率(HR=2.856,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期比Ⅲ~Ⅳ期)是影响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危险因素(P<0.05),miR-937表达水平变化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iR-937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 标签: 肝癌 生存时间 相关性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筛查结果来证实“两”筛查的价值,同时探讨“两”筛查工作的组织管理策略。方法:从2020.6—2022.3我院进行“两”筛查的农村适龄妇女中,随机抽取100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通过分析筛查结果来证实“两”筛查的价值,同时探讨“两”筛查工作的组织管理策略。结果:所抽取的1000例农村适龄妇女“两”筛查结果显示,以良性疾病(乳腺肿块、阴道炎、宫颈炎)的发病率最高,共计59.80%;前病变患者的发病率为0.50%,恶性肿瘤(乳腺癌、宫颈浸润性、宫颈原位)的发病率为0.40%。结论:对农村适龄期妇女实施“两”筛查工作能够及时的让患者接受治疗,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两癌”筛查 组织管理策略 筛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中下段食管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枣庄市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胸中下段食管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54.18±6.26)岁,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55.18±7.26)岁,予以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两组均观察至术后48 h。比较两组术后苏醒相关指标、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各项评分、术后4 h、24 h、48 h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ic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42±0.74)min、(7.92±1.33)min、(6.92±1.25)min、(11.15±1.2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71)min、(11.33±1.52)min、(14.94±1.83)min、(23.63±3.27)min(t=14.962、11.071、25.730、23.401,均P<0.05)。术后24 h,试验组QoR-40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48 h两组SAS、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9/43),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中下段食管手术患者中,应用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术后苏醒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全身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苏醒质量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中下段食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中下段食管患者4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各有2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者接受椎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不同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苏醒相关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胸中下段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乳腺导管原位(DCIS)与导管原位样浸润性(DLIBC)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烟台毓璜顶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病理诊断为DCIS的病例100例,DLIBC病例15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样本中p63、细胞角蛋白(CK)5/6、Ki-67及CD34的表达,观察DCIS和DLIBC的肌上皮表达情况及Ki-67与CD34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100例DCIS包括低级别DCIS 11例、中级别DCIS 28例、高级别DCIS 61例,p63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性导管周围肌上皮完整或部分缺失;Ki-67表达显示两种模式:靠近巢周围区域高表达模式及巢内散在表达模式,大多数病例以周围高表达模式为主(77/100,77%),该模式在低、高级别DCIS间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不同比例地显示CD34阳性的小血管呈完整环绕管周模式,即“血管项链征”。150例DLIBC包括部分伴有原位形态(筛状或较规则的实性巢)的浸润性导管142例(其中3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分泌性2例、实性乳头状3例、腺样囊性癌2例、腺泡细胞1例。142例浸润性导管中WHO分级Ⅰ级13例、Ⅱ级77例、Ⅲ级52例。所有浸润性中具有原位形态的区域p6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上皮完全缺失;CK5/6在大多数病例中阴性,仅在3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弥漫表达;Ki-67呈巢内散在表达模式,无巢周围区域高表达的趋势;大多数病例CD34显示巢内血管散在阳性,仅2例呈现小血管不完整环绕巢模式(2/150,1.3%)。Ki-67和CD34在DCIS与DLIBC中不同表达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和CD34的表达模式差异有助于DCIS和DLIBC的鉴别诊断,有助于DLIBC中浸润性成分的确定。CD34“血管项链征”的出现和Ki-67巢外围细胞高表达模式,高度支持DCIS,CD34巢内血管散在表达模式支持DLIBC。

  • 标签: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Ki-67抗原 抗原,CD34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65例胰腺癌患者、30例肝细胞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全部10个组织限制性表达-睾丸基因(cancer-testis antigen,CT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进行检测,发现联会复合蛋白1(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1,SYCP1)、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抗体(sperm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us on the X chromosome C,SPANXC)及都德式结构域内涵蛋白1(tudor domain containing 1,TDRD1)mRNA在胰腺癌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89%及54%,检测值分别是志愿者的15.50、16.95及10.03倍,且三者之间互不相关。SYCP1及SPANXC mRNA在胰腺癌中的检测值高于肝癌,且与CA199不相关;SYCP1 mRNA在晚期胰腺癌中的检测值要高于早中期胰腺癌,SPANXC mRNA在低分化胰腺癌中的检测值要高于中高分化胰腺癌。提示SYCP1和SPANXC mRNA有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胆管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IHCG,检测其在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语言的limma包分析TCGA中31例胆管组织和9例组织的数据,后用survival包及survival ROC包筛选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lnc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lnc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小干扰RNA敲低lncRNA GIHCG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检测其对胆管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到2 970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上调1 852个,下调1 118个。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ncRNA GIHCG、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最大,为0.684]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cRNA GIHCG表达与胆管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1。lncRNA GIHCG在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lncRNA GIHCG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结论lncRNA GIHCG的表达水平在胆管组织中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生存、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胆管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胆管肿瘤 癌症基因组图谱 长链非编码RNA GIHCG 标志物
  • 简介:摘要:地铁正线线路区域内广泛布置了静态信标,用于列车的精确定位。静态信标故障,会导致列车定位误差积累,定位误差积累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导致列车定位丢失,发生EB等故障,从而影响行车。在检测工具缺乏的情况下,怎样判断静态信标故障。本文作者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积累及大量数据分析,探索出了一种间接定位故障静态信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静态信标 定位误差 影响行车 数据分析 有效方法
  • 简介:摘 要: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街绿地设计逐渐由以功能性为中心向以生态性为中心的方向来发展;城市街绿地设计的重点也更加注重环境改造的生态性。本文从城市街绿地概述、影响城市街绿地设计的主要因素、开展生态理念下城市街绿地设计的相关策略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 标签: 生态 城市街旁绿地 设计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RPD3蛋白在鼻咽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鼻咽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18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33例初治无转移NPC患者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NP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鼻咽组织标本中SNRPD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染色指数评估蛋白表达水平,分为SNRPD3高、低表达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比较生存差异,利用Cox模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鼻咽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SNRPD3蛋白在鼻咽组织中表达率为97.7%(130/133),其表达水平与鼻咽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P=0.036)和死亡事件(P=0.023)呈正相关,放疗敏感组中SNRPD3蛋白高表达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放疗抵抗组(P=0.036),SNRPD3高表达组的患者比SNRPD3低表达组具有更低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75.9% vs 91.4%, P=0.038)和总生存率(77.5% vs 92.8%, P=0.042),SNRPD3表达水平是鼻咽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P=0.041)和总生存率(P=0.044)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NRPD3蛋白在鼻咽组织中普遍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鼻咽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SNRPD3有望成为预测鼻咽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

  • 标签: 鼻咽癌 SNRPD3 免疫组化 放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lnc-MyD88)在卵巢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辅以铂类药物+紫杉醇方案化疗6~8个疗程的卵巢患者共70例,收集其新鲜组织标本;另收集同期28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新鲜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RT)-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卵巢和正常卵巢组织中lnc-MyD88、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mRNA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卵巢组织中lnc-MyD88与MyD88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lnc-MyD88表达与卵巢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卵巢患者的生存率,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RT-qPCR技术检测显示,卵巢组织中lnc-MyD88、MyD88 mRNA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0.009(0.000~0.049)、0.001(0.000~0.006),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1);P均<0.01]。Pearson相关法分析显示,卵巢组织中lnc-MyD88与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610,P<0.01)。(2)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化疗耐药的卵巢患者的lnc-MyD88高表达率(分别为71%、64%、7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化疗耐药者(分别为41%、40%、35%;P均<0.05);而不同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残留灶大小以及腹水有无癌细胞的卵巢患者的lnc-MyD88高表达率分别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残留灶大小以及lnc-MyD88和MyD88 mRNA高表达均为显著影响卵巢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危险因素(P均<0.05),腹水有癌细胞为显著影响卵巢患者PFS的危险因素(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以及lnc-MyD88和MyD88 mRNA高表达均为影响卵巢患者PFS和OS的独立因素(P均<0.05),术后残留灶大小为影响卵巢患者PFS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卵巢组织中lnc-MyD88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lnc-MyD88与MyD88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lnc-MyD88可能参与MyD88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影响卵巢患者的预后,有望作为预测卵巢不良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髓样分化因子88 RNA,长链非编码 预后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CM8)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预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调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收录的食管组织,食管鳞状上皮及Barrett’s食管(BE)组织中MCM8的mRNA值,t检验分析其间差异;UALCAN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不同分期、分级食管中MCM8的表达;收集2022年1~3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患者组织6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验证MCM8表达;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MCM8与食管预后的关系;cBio-Portal数据库筛选MCM8的共表达基因,DAVID富集分析其可能的机制;STRING、PINA3.0数据库分析MCM8的互作网络;TISIDB数据库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MCM8与食管癌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GSE161533、GSE45670数据集中,MCM8在食管(47.36±17.59、660.30±282.00)的表达均高于组织(22.89±4.30、293.90±125.90,t=7.15、4.13,P<0.01);TCGA数据库中,MCM8在低分化(16.40)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12.84、8.77,P<0.05);GSE77563中,MCM8在Barrett’s食管(BE)(5.12±1.13)中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3.99±0.55,t=4.26,P<0.01);IHC表明MCM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组织(将组织MCM8阳性的积分吸光度/总面积值标化为1,组织阳性的值为2.35±0.17,t=19.74,P<0.01);MCM8高表达食管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P<0.01);富集分析提示MCM8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RNA转运调节、DNA错配修复等生物学进程;互作分析表明MCM8与细胞分裂控制蛋白、复制起始位点识别复合物等家族的分子紧密相关;MCM8的表达与食管微环境中活化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丰度呈负相关(r=-0.23、-0.22、-0.254,P<0.05)。结论MCM8在食管组织中高表达,并与食管的发展、预后、微环境调节密切相关,或可作为食管的治疗靶标。

  • 标签: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 食管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胃蛋白酶在鼻咽(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咽喉反流(LPR)与NPC的相关性,以及LPR对NPC患者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选取2005—2019年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放疗的NPC患者133例,其中男90例,女43例,年龄(44.32±7.47)岁;选取同期于门诊行鼻咽部活检的慢性鼻咽炎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患者鼻咽部标本胃蛋白酶表达水平。另外同期选取188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对放疗前和放疗后6个月内的NP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测NPC患者放疗前、后和正常组的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3例NPC患者标本中胃蛋白酶表达强阳性24例(18.05%),阳性21例(15.79%),弱阳性69例(51.88%),阴性19例(14.29%)。58例对照组标本中胃蛋白酶表达无强阳性及阳性,弱阳性10例(17.24%),阴性48例(82.76%)。NPC组的胃蛋白酶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3.15,P<0.001)。NPC患者放疗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含量[(30.31±7.82)ng/ml]高于放疗前[(20.47±8.21)ng/ml]和正常组[(5.11±2.13)ng/ml],放疗前唾液中的胃蛋白酶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放疗后,NPC患者生活质量的5个功能领域和总体生活质量下降,相关症状评分上升(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唾液中的胃蛋白酶含量是NPC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中5个功能领域、相关症状和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NPC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阳性率升高,NPC放疗前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LPR可能参与了NPC的进程,并影响了NPC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蛋白酶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p16NK4蛋白检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集的90例活检以及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状细胞和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结果:HPV16和18感染和p16INK4A过度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p16INK4A过度表达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有望作为诊断性标记物。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p16INK4A蛋白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