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学病理分析对膀胱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连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膀胱癌的发生。

  • 标签: 脱落细胞学 病理分析 膀胱癌
  • 简介:脱落细胞学作为一种简单、便捷和无创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口腔鳞癌的早期筛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脱落细胞的液基薄层制片技术促进了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脱落细胞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口腔鳞癌早期筛查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脱落细胞学 肿瘤标志物 口腔鳞癌
  • 简介: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AECOP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为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激素治疗组(A组)、嗜酸性粒细胞阳性非激素治疗组(B组)、嗜酸性粒细胞阴性激素治疗组(C组)、嗜酸性粒细胞阴性非激素治疗组(D组)。4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及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统计6个月内首次发生COPD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逐渐降低,且病人MMRC评分逐渐降低;A组较B组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更明显,MMRC评分及肺功能改善A组均优于B组(P〈0.05);同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较C组MMRC评分及肺功能改善有差别(P〈0.05);A组6个月内首次发生急性加重间隔时间为(110.23±36.23)d,6月内发生急性加重发生率33.6%,与其余各组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粒细胞阳性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及早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肺功能,预示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AE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较好指标。

  • 标签: 痰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建变电站越来越多,按照国网公司典型设计要求,10kV、35kV设备选用中置式开关柜,开关柜内手车摇进摇出频繁,一般10kV、35kV手车开关重量在135kg、255kg上,设备材质良莠不齐,造成手车传动丝杠操作方头磨损,与操作把手结合紧密度间隙增大,操作把手咬合深度只有15mm,易造成操作手车时把手脱落,延长操作时间,影响操作安全。本文就中置式开关柜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展开详细论述,研制一种防脱落手车把手,通过实际验证效果明显,具有行业内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置式开关柜 手车开关 操作把手
  • 简介:摘要玻璃幕墙开启窗在使用过程当中窗扇脱落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设计方面分析窗扇脱落的原因,并总结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供幕墙设计师共同探讨。

  • 标签: 幕墙上悬窗,摩擦型铰链,防脱落,限位块
  • 简介:摘要布料溜槽脱落是常见的高炉故障,会对装料制度和布料规律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该类故障往往较为隐蔽,很难及时发现,容易导致崩料、难行以及选料等故障的频繁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炉缸冻结或者是炉缸大凉等事故。对企业来说布料溜槽脱落会阻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且生产成本控制难度也比较大。针对于此本文就高炉布料溜槽的脱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 标签: 高炉 布料溜槽 脱落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挖掘机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在先进技术及相关政策支持下,挖掘机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挖掘机厂家所涉及的机型技术指标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并不具优势,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大,经济效益提升受阻,尤其是关于反铲履带脱落设计问题较为明显。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对如何防止反铲履带脱落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反铲履带 拓阔 措施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留置针脱落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以改良的留置针固定方式,对照组以常规固定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脱落情况,并分析留置针脱落原因。结果研究组留置针相应脱落率比对照组患儿明显偏低,P<0.05。结论运用改良的固定方式,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避免留置针的脱落,改善患儿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留置针 脱落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外墙面砖由于具有耐久性高、质感性良好、性价比高等优点,目前仍是住宅建筑首选的装饰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外墙面砖脱落事件时有发生,既影响建筑美观,又给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止外墙面砖的脱落,笔者接合实际,对此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和调查,并在工程改造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标签: 外墙面砖 性价比 脱落 预防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气道内栓和液滞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1例患者气道内栓和液滞留典型MSCT影像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后清晰显示气道内栓和液滞留部位、形态、范围和并发症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明确诊断气道内栓和液滞留,有利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 标签: 痰栓 痰液滞留 多层螺旋CT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5)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肿瘤复发检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膀胱癌患者7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取膀胱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MCM5检测。并进行尿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在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其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有64例(88.89%)MCM5表达阳性,与对照组和泌尿系统疾病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CM5阳性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初发和复发患者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细胞学检查与MCM5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细胞学检查比较,MCM5检测的敏感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膀胱癌患者进行MCM5检测,对检测膀胱肿瘤组织复发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脱落细胞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 简介:通过色流实验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imagevelocimetry,PIV)对扑翼近场尾流脱落涡的结构轨迹和能量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因展向流动充分性的不同,存在两种牛角型涡系结构;上下扑时翅翼交替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脱落涡,两涡运动轨迹呈近似弧形对称,对称轴的仰角略大于攻角;脱落涡的涡心涡量在上下扑极点达到最大值,环量最大值出现在到达极点前的1/5~2/5周期之间;产生脱落涡的半周期内,涡的平均环量都随减缩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减缩频率较低时,下扑平均环量大于上扑平均环量,减缩频率较高时则相反;振幅对涡能量影响明显,减缩频率为2~2.5时,振幅±40°时的涡平均环量约是振幅±30°时的两倍,减缩频率越大振幅影响越明显.

  • 标签: 扑翼 尾流 脱落涡 粒子成像测速 水槽 环量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并分析一例卵巢肿瘤蒂扭转伴蒂脱落患者的临床处置。方法患者急诊入院后确诊为卵巢肿瘤、蒂扭转,立即手术治疗,行盆腔粘连松解+左侧卵巢肿瘤剥除+右侧附件切除术,术中给予快速病理检查。结果术中见大网膜与右侧盆壁及右侧附件区广泛粘连,右侧附件区见输卵管与子宫相连,未见卵巢,其上方见一哑铃状肿物,大约60x60x80mm,与大网膜及右侧输卵管伞部粘连,左侧卵巢畸胎瘤约90x90x90mm大小,双侧输卵管外观形态正常,术中病理提示双侧卵巢囊肿腔内充满油脂毛发,术后病理提示双侧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结论卵巢肿瘤蒂扭转可造成卵巢出血、破裂、坏死或感染,一旦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应立即手术探查,根据卵巢血供情况,行卵巢肿瘤剥除或附件切除术。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 标签: 卵巢肿瘤 蒂扭转 蒂脱落 处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发病成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86例手足口病患儿,调查手足口病后甲脱落发生情况及病因。结果286例手足口病患儿甲脱落发生率为490%,14例罹患脱甲症的患儿HFMD病原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2例,占比为8571%;EV71感染1例,占比为714%,COxA16感染1例,占比为714%,脱甲症在HFMD病原体感染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3年吉水县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甲脱落现象,其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甲脱落 发病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涂片和培养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0例,其中200例为疑似肺结核病,另外400例患者确诊为肺结核病,对每个患者的涂片和培养进行检测,查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并查看培养和涂片的阳性率。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对比,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P<0.05),但是在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中,涂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的阳性率(P<0.05)。结论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而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涂片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阳性率;培养的抗酸杆菌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涂片的抗酸杆菌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 标签: 肺结核病 痰涂片 痰培养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涂片及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77/1048);其中培养阳性(培阳)61例,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16/253)和1.58%(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者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检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吸管加热处理在小儿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吸管进行吸,观察组患儿采用加热处理后的吸管,对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患儿吸阻力以及黏膜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吸阻力为无阻力的患儿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黏膜损伤的患儿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儿吸护理中将吸管进行加热处理,能够减少患儿吸阻力,减轻患儿黏膜损伤情况,同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吸痰护理 吸痰管 加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