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进行探讨,并总结检测结果,为日后的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研究对象,该控制中心已经实行了PITC策略,在实行期间,抽查所有人员血液资料(观察组),同时选择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资料进行对比(对照组),主要对比两组人员HIV检测率、阳性率。结果经过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实行PITC策略期间的检查人员,其HIV检测率为81.0%(12778/15778),HIV检测阳性率为0.273%(35/12778),明显高于自愿咨询人员的20.8%(3248/15778),0.12%(4/3248)。结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抽血检查人员艾滋病检测策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HIV检测率以及HIV检测阳性率,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帮助,今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检测 PITC 可行性
  • 简介:摘要面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疾病防控面临着新挑战。政府、社会都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会疾病防控建设。

  • 标签: 社区 疾控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肛肠科患者手术前理化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接受手术的160例患者术前理化检查结果,总结各种传染病的伴发情况。结果160例患者中共有26例(15%)伴发各种传染病,其中有17例(12.19%)为血源传染病。结论肛肠疾病手术前的理化检查是有必要的。

  • 标签: 肛肠疾病 传染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检出的50例宫颈疾病患者,根据其具体的病情,进行分级治疗。结果50例宫颈疾病患者中,结果显示Ⅰ级患者24例(48﹪),采取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进行治疗,治愈率100﹪;Ⅱ级患者10例(20﹪),采取对发炎病因处理,复查后9例(90﹪)患者转为Ⅰ级,后经LEEP治疗基本痊愈;Ⅲ级患者10例(20﹪),Ⅳ级患者6例(12﹪),经复查后,转诊上级医院。结论对宫颈疾病应该要每隔一段时间变进行检查,适时对患者进行LEEP治疗可防止疾病的发展,积极的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倡导定期检查,对宫颈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原因。

  • 标签: 妇科门诊 宫颈疾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21例),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采用单人仓或多人仓氧气加压给氧,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HBO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有效率80.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儿惊厥持续时间及昏迷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HBO治疗开始时间在发病5天以内的患儿疗效优于治疗开始时间在发病5天以后的患儿(P<0.05)。结论HBO综合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越好。

  • 标签: 儿科疾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建设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持续对感染性疾病科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就诊流程。结果在SARS和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以及创国家卫生城市检查中,我院作为哨点医院,规范了患者就医流程,传染病上报及时,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结论综合医院应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感染性疾病科,形成常态化和应急相结合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控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传染病 持续改进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取得的控制效果。方法针对我区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心管理部门所管辖区域运用的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思维为指导理论所取得防控效果。对我区防控管理部门辖区内2012年1月—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以及通过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防控的理论,辖区内2013年1月—12月传染病发病率和发病类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运用该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1种,发病率为11.8%,发病频率降低;没有运用该理论思维前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4类,发病率为19.2%,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有利于控制传病的发病频率,缩小发病种类的范围,取得良性的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人们公共安全,稳定社区环境。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控制 理论思维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共7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益赛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7.8%(28/36),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采用益赛普治疗,具有免疫性低、疗效显著以及耐受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价格昂贵,在使用时应当筛选病例。

  • 标签: 益赛普 风湿免疫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小儿内科收治的11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照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22%(55/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配合小儿腹泻疾病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减少住院费用,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肛肠疾病患者,观察选择中医方法完成治疗后,对患者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肛肠疾病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肛肠疾病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53例)临床选择淡盐水溶液进行治疗;A1组(观察组53例)临床选择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临床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几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方面,A1组优于A2组肛肠疾病患者明显(P<0.05)。两组肛肠疾病患者临床均未表现出灼痛症状以及皮肤瘙痒等系列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肛肠疾病患者,临床选择中医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并且表现的不良反应较小,临床表现出显著的安全性,成功凸显中医方案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疾病

  • 标签: 肛肠疾病 术后疼痛 中医治疗 淡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检验,给予研究组生化检验,记录并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和假阳性检测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检验结果与临床检验一致者明显比对照组多,与临床检验不同者明显比对照组少,检验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假阳性检测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疾病 生化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7例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Essen卒中风险量表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四种诱导剂MAR的变异系数及Essen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4%(3/47),对照组复发率为12.1%(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及复发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血管病 预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静脉激素、氧气雾化器以及其他的一些心理治疗等。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各项身体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3.33%;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等情况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雾化器联合甲强龙在治疗患者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临床效果非常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雾化器 甲强龙 治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45例进行阴道分娩,B组142患者采用剖宫产。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妊娠高血压、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症、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出现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给予同的分娩方法,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病并发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各自的例数展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不同种类会影响妊娠高血压孕妇的分娩方式。由各个方面入手,合理缩减妊娠期高血压出现的几率,可以有效降低孕妇及围产婴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疾病 阴道分娩 剖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艾滋,遏制艾滋。方法强化培训,注重干预,安全套推广。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和干预,并提供咨询和检测服务。结论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和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干预 预防
  • 简介:在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防治站所进行合理定位与定性的基础上,理顺其运行补偿机制:(1)对于整个机构的人员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等应由政府全额保障;(2)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实行项目管理,财政全额保障;(3)对于公益性治疗服务实行“总额预付+按病人按年度付费”,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探索建立病人自付、医保、政府财政三方共同支付的埋单机制,从而保障专业站所公共服务的提供,使机构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得以体现,保障全民享有公共卫生保健服务。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专业防治站所 补偿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60例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仅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比率达98.3%,情绪稳定患者的比率达96.7%,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比达率96.7%,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达96.7%,均明显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满足了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达标率,有利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