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都外出打工,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与约束,经常受到不良视频的影响,从而养成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谈恋爱、打架斗殴、说脏话等不好的行为。还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动不动就要跳楼等,从而为教师的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针对此问题,本文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能够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增加关爱,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学校多多开展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一旦进入小学生园这个社会环境后,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情况恶化。因此,家庭教育在矫正小学生问题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家庭教育 个性行为
  • 简介:【摘要】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们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家庭教育方式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个性有着不同的影响,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围绕“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 标签: 家庭教育方式 幼儿 个性行为 影响
  •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樊静 赵西和 王晓丽 刘江 杨干金 李伟 贾修伟 刘晓琴 杜婵娟 谭琴 任延飞 廖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同志关爱小组,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000,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江油 621700,三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100,绵阳市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650,北川羌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750,梓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2150,绵阳市游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高新区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者(MSM)性角色类型现状,分析均可型的相关特征,为HIV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2—10月采用雪球抽样,对四川省绵阳市MSM的性角色、性行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性角色均可型相关特征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合格问卷回收1 125份,性角色被动型35.8%,主动型25.4%,均可型38.8%。不同性角色HIV、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和2.181,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丧偶(OR=6.095)、县城及其他地区居住(OR=2.284)、茶室/公园/公厕/草地寻找性伴(OR=2.469)、近6个月商业性行(OR=6.095)、近6个月多性伴(OR=1.522)者的性角色均可型的可能大,年龄35岁以上(OR=0.386、0.446)、近1年参加社区活动(OR=0.583)者的均可型可能较小。结论当地MSM性角色以均可型占比较高,茶室/公园/公厕/草地寻找性伴大部分是均可型,更可能发生多性伴和商业性行,此人群HIV感染风险大,应针对性加强行为干预。

  • 标签: 性行为 性角色 特征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721/1 160)和16.3%(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1 203)和4.7%(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是无同性商业性行的3.38倍(95%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CI:1.59~4.43)。结论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 标签: 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 高危行为 新型毒品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主动性行研究产生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员工主动性行的概念、前因变量以及影响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员工主动性行为 前因 结果 未来研究展望
  • 简介: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务工的同时 ,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所以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守在家里 ,由年事已高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 ,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 ,甚至由孩子自己照顾自己。于是 ,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逐渐形成。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 对策
  • 简介:摘要:社会中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升,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溺爱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强,此外家长过分关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必备,使幼儿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呈现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促进幼儿的综合全面进步,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系统化培养,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尝试探索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改变幼儿的任性思想意识和任性行,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心理行为。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幼儿园教师改变幼儿任性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幼儿 任性行为 矫正 方式 研究
  • 简介:[ 摘要 ]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劳动力大量的流动,也代表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生在家庭中缺少关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对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科学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留守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见下文。

  • 标签: 农村 留守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在教育这本大书中德育始终应该是在第一位的,而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有所忽视。学生的初中时期,心智生理都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又是最能吸收知识技能、思想道德各方面营养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候开展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初中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有基本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对初中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大有益处。本文简单对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进行一些分析,着重探索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初中政治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策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标签: 初中道德与法治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心理健康的的标志是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好,心态平和,求知欲强,意志力强,性格活泼等。儿童心理健康不仅仅与个人有关,甚至会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可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里健康
  • 简介:摘要: 20 世纪 90 代初,留守儿童随着我国“民工潮”的出现而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开始不断增多。最早“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国留学而留守在国内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少年儿童。目前,学术界较公认的定义为“在一年中,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累计时间至少为 6 个月,被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由父母单方、长辈、亲戚、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学
  • 简介:摘要: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方方面面的引导。因为幼儿时期,各种精神品质处于萌芽阶段,为了能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加强意志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幼儿意志力进行讨论,分析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标签: 幼儿 意志力 影响因素 培养
  • 简介: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寻找生存之道,而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广大农村产生了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引导,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认知偏差,而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贫富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因此,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留守 学生 独守在家中, 这些孩子年龄大一点的已经成为了中学生,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及时的教育指导,故而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好好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不良诱惑,养成不良行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留守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班主任加强对留守学生管理等方面,对留守学生管理对策,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可以对留守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留守学生 初中 教育指导 成长过程
  • 简介:摘要:中职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要具体问题具体了解和分析,然后才会有的放矢,在付出爱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去爱。

  • 标签: 隔代教育 失衡和过分依恋 孤儿心理。
  •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在他们身上多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指导。我们该怎样呵护这群缺乏父母之爱的孩子的心灵,这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 幼儿期是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攻击性行受挫折、认知发展、自尊性过强、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和交往技能、引导幼儿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等措施矫正幼儿攻击性行,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幼儿 攻击性行为 社会性
  • 简介:摘要:小学生在产生愤怒情绪时,往往不懂得处理与调节,而是采用暴力手段去发泄,甚至攻击他人、伤害他人。在小学阶段,合理引导、及时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有利于其今后的人生发展。作为班主任,应采用适当的指导策略教育学生学会管理不良情绪、及时纠正学生攻击性行

  • 标签: 情绪管理 攻击性行为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