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论文 主要介绍甲苯异氰酸 光气化生产工艺,介绍了甲苯异氰酸 的性能、主要用途, 对甲苯异氰酸 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原理进行了说明,阐述 甲苯异氰酸 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三废”治理等。 T 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oluene diisocyanate, introduces the properties and main uses of toluene diisocyanate, explain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inciple of toluene diisocyanate, expounds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oluene diisocyanate and the treatment of “ three wastes” , etc. 关键词:甲苯异氰酸 ; 工艺原理; 用途 toluene diisocyanate; process principle;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苯异氰酸(TDI)职业暴露工人肺功能的改变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探索TDI呼吸系统毒作用的效应评价指标。方法于2014年10月,以中国西部地区某TDI生产厂中从事TDI合成工序、提纯工序、包装工序及上述生产过程的巡检工序的61名男性作业工人为TDI暴露组,主要经吸入蒸汽和气溶胶暴露;以该工厂中不接触TDI及其他已知致敏性化学物的62名男性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与暴露组工人年龄匹配。问卷调查获得性别、工龄、年龄、职业史、暴露工龄等信息,检测工人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水平;收集周末班后尿,测定尿液中TDI的代谢物甲苯胺(TDA)浓度作为内暴露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细胞因子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肺功能指标、细胞因子随TDI暴露浓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工人年龄M(P5~P95)分别为36.5(24.0~51.0)和38.0(24.0~50.0)岁,暴露组工龄M(P5~P95)为6.94(0.97~26.33)年,尿液TDA浓度M(P5 ~ P95)为15.56(2.28~112.16)ng/ml。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肺功能3项指标FVC、FEV1、FEV1/FVC以及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清TNF-α水平及FVC、FEV1均呈降低的趋势,且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趋势值均< 0.05)。血清IL-8、TNF-α均与FVC、FEV1、FEV1/FVC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TDI暴露工人血清炎性因子IL-8和 TNF-α水平与肺功能指标有关联,可作为TDI致呼吸系统毒作用的早期效应评价指标。

  • 标签: 职业暴露 呼吸功能试验 细胞因子类 横断面研究 甲苯二异氰酸酯
  • 简介:摘要:为了达到更好的节能优化效果,进行甲苯装置换热网络分析是当前工业企业运营中较为热门的讨论话题,在论证中一般采用软件分析的方法,主要从甲苯的装置优化方案的制定和甲苯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二甲苯 装置优化 节能优化
  • 简介:摘要:对甲苯装置换热网络的分析,多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如进行加点等特征分析发现,甲苯的异构化单元在物料的运行过程中,经过塔顶进行低温的运行后,发现在内容上有不合理的现象,因此结合甲苯装置的实际运行和节能的情况,不断对装置加以优化改造,同时需要对方案不断进行论证。

  • 标签: 二甲苯装置 技术改造 节能
  • 简介:摘要:这些年由于我国的聚酯项目的快速上马,拉大了聚酯原料之一的对甲苯PX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容量,由此如何来寻找和优化甲苯装置生产对甲苯的原料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异构化在甲苯装置的应用就很好的利用了装置中的剩余物料来异构转化为对甲苯,节省了物料成本和操作成本。

  • 标签: 异构化 对二甲苯 C8芳烃 催化剂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阐述了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甲苯异构化、甲醇芳构化、甲苯选择性歧化及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等对甲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分析表明,与甲醇制芳烃技术相比,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甲苯技术具有对甲苯选择性高、流程短、无需吸附分离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实现煤经甲醇(和甲苯或苯)制对甲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采用芳烃联合装置与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技术耦合,理想状况下可实现对甲苯增产40%以上,同时不副产苯。提出了对甲苯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甲苯技术,既利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保障聚酯产业链安全,还有助于形成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技术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标签: 二甲苯 生产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碳酸与苯酚酯交换反应,深入研究 MPC的歧化反应,介绍酯交换反应精馏的热力学过程和动力学学过程,针对反应精馏的工艺流程、特点、类型方面以及工业化应用方面的综合介绍,并细化阐述反应精馏技术的理论应用。

  • 标签: 酯交换法 歧化反应 反应精馏 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甲酸[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评估模型 职业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碳酸 (DPC)是生产聚碳酸的重要原料 ,随着聚碳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酯交换法清洁生产聚碳酸技术的推广 ,DPC需求量也迅速增加 [1 ~ 3] 。工业上传统的生产 DPC的光气法 ,因光气剧毒已逐渐被淘汰。非光气法生产 DPC的清洁工艺 ,如苯酚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法 (碳酸 (DMC)与苯酚酯交换法、草酸 (DMO)与苯酚酯交换法、 DMC与乙酸苯 (PA)酯交换法 )等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酯交换法 合成碳酸 二苯酯技术
  • 简介:摘要: 介绍了 1#芳烃装置利用 T-403加工处理 2#甲苯的过程和相关数据,对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进行了总结。

  • 标签: 2#芳烃甲苯 苯含量 C8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清洁生产”概念主要是指消耗能源和物料最少的生产活动的管理和规划,并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数量和危害,或者直接在生产过程中消灭这些不利因素。随着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被控制管理,全球逐渐兴起了“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受此影响,对碳酸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碳酸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羰基以及甲基,并具有多种化学反应性能,因此,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欧洲将其列入非毒性化学品,碳酸在国内被公认为绿色化工产品,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生产应用 清洁性 若干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是不可忽视的。尽管COPD一直是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随着对COPD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基因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效治疗COPD的方法。磷酸酶4D对维持气道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量的变化会对肺功能产生影响。近些年,研究者不断探索磷酸酶4D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对磷酸酶4D结构功能及其在COPD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磷酸二酯酶4D 结构功能 基因多态性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邻苯甲酸(DOP)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以及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酶解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中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T)组、低浓度DOP(DOP1)组、中浓度DOP(DOP2)组、高浓度DOP(DOP3)组、低浓度DOP+Aβ25-35(DOP1+Aβ)组、中浓度DOP+Aβ25-35(DOP2+Aβ)组、高浓度DOP+Aβ25-35(DOP3+Aβ)组、Aβ25-35(Aβ)组共8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转染实验用仓鼠卵巢(CHO)细胞转染APP695,使用不同浓度的DOP进行处理,分为转染空载体V-Flag对照(V-Flag)组、转染APP695-Flag模型(APP695)组、低浓度DOP(DOP1+APP695)组、中浓度DOP(DOP2+APP695)组、高浓度DOP(DOP3+APP695)组共5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Aβ1-40含量以及γ-分泌酶活力。体内实验选择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为(20±2)g,随机分为对照组、铅(Pb)组、低DOP浓度(DOP1’)组、中DOP浓度(DOP2’)组、高DOP浓度(DOP3’)组共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6周;使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OP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1-40含量。结果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细胞活力降低,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组比较,DOP1+Aβ、DOP2+Aβ、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组LDH、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DOP3+Aβ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P695组比较,DOP2+APP695、DOP3+APP695组Aβ1-40含量及γ-分泌酶活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3’组小鼠脑组织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组比较,DOP3’组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2’和DOP3’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P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展起促进作用。

  • 标签: PC12细胞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细胞毒性 淀粉样蛋白 淀粉样前体蛋白
  • 简介:摘要: 对某一硝基甲苯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 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 对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

  • 标签: 一硝基甲苯 职业病危害 现状评价
  • 简介:摘要研究采用氰酸盐负荷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结果显示,氰酸盐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升高;细胞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氰酸盐处理后显著下降;细胞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丙醛和高反应性自由基一氧化氮在经氰酸盐负荷后显著升高;此外,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及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水平下调、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氰酸盐可以打破肝细胞内氧化应激平衡,ROS大量产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

  • 标签: 氰酸盐 肝细胞 活性氧 脂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邻苯甲酸(2-乙基己基)(DEHP)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3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300 mg/kg、600 mg/kg、1200 mg/kg),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5 mL/kg,qd,每周5 d,连续染毒6周。染毒结束后,将各组雌鼠促排卵后与雄鼠合笼,取受精卵,观察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同时用Ca2+荧光探针(Fluo-4 AM)、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比较各组卵母细胞Ca2+及ROS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和低剂量DEHP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EHP可升高小鼠卵母细胞内Ca2+、ROS水平,降低卵母细胞质量,进而影响早期胚胎发育。

  • 标签: 卵母细胞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Ca2+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暂时性高甘油三血症(HTGTI)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2例HTGT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随访结果,分别以“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GPD1”和“高甘油三血症 and 磷酸甘油脱氢酶-1”为检索词在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25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存在高甘油三血症、转氨酶升高、肝大及肝脏脂肪变性。2例患儿,女1例、男1例;就诊时年龄分别为5月龄及13月龄,均在婴儿期发现肝大伴转氨酶升高;基因检测发现磷酸甘油脱氢酶-1(GPD1)基因致病性复合杂合变异。患儿在低脂饮食并适量中链甘油三喂养后,血甘油三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例2血甘油三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文献检索到17例GPD1缺陷报道,无相关中文文献,英文文献5篇,包含16例HTGTI患儿和1例GPD1基因缺陷致其他临床表型患儿。高甘油三血症、转氨酶升高、肝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表现为发育落后、脾大、低血糖、肥胖、胰岛素抵抗,c.361-1G>C变异为GPD1基因最常见变异位点。结论GPD1基因缺陷导致的HTGTI以肝大、高甘油三血症、转氨酶升高、肝脏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为主要表现,c.361-1G>C变异为GPD1基因最常见变异位点。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儿童 基因 疾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