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照组患者60例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甘油果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的脑水肿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病症采用甘露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甘露醇 甘油果糖 依达拉奉 脑水肿
  • 简介:诺贝尔(AlfredNobel,1833~1896)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1864年发明了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的方法制作安全炸药。几乎在同一时代,医学界发现硝酸甘油对心脏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不禁令人好奇,炸药也是良药?人们无法解释硝酸甘油治疗心脏病的机制。诺贝尔本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他拒绝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因为在研究和

  • 标签: 安全炸药 治疗作用 穆拉德 血管舒张 舒张因子 血管环
  • 简介:目的改进硼酸甘油滴耳液的鉴别以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硼酸盐、甘油的鉴别反应均采用《中国药典》的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方法依据国家药品标准技术规范规定,增加取样量。结果分别对上述鉴别以及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鉴别方法重复性良好,含量测定方法经过准确性、耐用性验证以及与原方法进行比较可行。结论所建立和改进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硼酸甘油滴耳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硼酸 甘油 滴耳液 鉴别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点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硝酸甘油点滴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硝酸甘油点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在实际的对硝酸甘油点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松弛患者平滑肌,帮助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并且能够缓解患者出现的心肌缺血以及缺氧情况。结论使用硝酸甘油点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且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变化对患者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 标签: 硝酸甘油点滴 高血压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在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6例风心病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效等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风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硝酸甘油 酚妥拉明 风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糖胺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34例,将其选为观察组,选取某单位体检血糖正常者共3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终点比色法测定其果糖胺,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控制良好组的患者其果糖胺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果糖胺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与治疗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果糖胺 糖尿病患者 测定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浓度、神志转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氨浓度和转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可降低患者血氨浓度,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肝性脑病 乳果糖
  • 简介:摘要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是参与脂肪分解的关键酶,能够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TG)第一酯键,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介导的脂解反应与肥胖、二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ATGL 脂解 二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尿酸(uricacid,UA)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三酰甘油(triglceride,TG)的影响。方法选择45份临床生化标本,去除黄疸、溶血和肉眼可见脂血等不合格标本,每份标本设置如下4步进行检测:只检测TG;同时检测UA和TG;测完UA后设置特殊冲洗;同时检测UA、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和TG。45份血清按照各取100μl的方法制成混合血清,按照上述4组分别进行重复性实验,重复20次。结果只检测TG结果为(0.89±0.31)mmol/L;同时检测UA和TG,TG的结果为(4.13±1.30)mmol/L;测完UA后设置特殊冲洗,TG的结果为(1.04±0.12)mmol/L;同时检测UA、CK和TG,TG的结果为(0.91±0.10)mmol/L。各组的重复性实验的CV值均小于5%。结论UA严重影响血清TG检测,在生化实验参数设置时应合理安排检测顺序或设置特殊冲洗以避免试剂携带污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生化检测 尿酸 三酰甘油 携带污染 参数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给予进行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均取到显著的效果,但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硝普钠 硝酸甘油 高血压急症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2%(P<0.05)。结论硝酸甘油与阿司匹林联合对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的耐药性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硝酸甘油 阿司匹林 心绞痛
  • 简介:目的观察增液汤加味合并乳果糖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增液汤加味合并乳果糖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30例,并随访6月。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3.33%。6月后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为8.33%。结论增液汤加味合并乳果糖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 标签: 增液汤 乳果糖 顽固性便秘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单胎孕妇886例,检测其分娩前一周内的血清TG和TC值,比较样本分布及各组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血脂异常程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大多数孕妇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升高,以TG升高为主;②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两倍时,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的3倍时,巨大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③高TC组产后出血、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TC组(P〈0.05);④孕晚期母血TG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137,P〈0.05)。结论孕晚期过高的TC、T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加以控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晚期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脂脂肪酶(ATGL)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41~67(56.3±6.2)岁。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无冠心病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入院24h内检测血清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AMI组血清ATGL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较SA组血清AGT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对照组和SA组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各组AGTL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ATGL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Gensini评分、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226,r=-0.324,r=-0.476,r=-0.36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血清ATGL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甘油三脂脂肪酶 Gensini累计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