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运用于小儿腹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0年12月纳入的104例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各52例,研究组给予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对照组接受蒙脱石散,记录两组退热、止泻、腹痛消失、排便正常时长,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一周测定两组的5-HT(5-羟色胺)、VIP(血管活性肠肽)、NPY(神经肽Y)指标,最后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止泻、腹痛消失、排便正常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5-HT、VIP低于对照组,但NPY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与对照组9.62%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的效果更明显,可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同时避免严重不良反应产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提供相应的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84例,平均年龄为(30.51±2.62)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方式,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78.05%,实验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鼠李糖杆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免疫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生后24 h内收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选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生后第1天起观察组给予鼠李糖杆菌溶液(4×109 CFU/ml,0.25 ml/d)、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口服,疗程30 d。收集第21天和第42天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同时检测生后第1天和第42天血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结果最终完成29例,其中对照组15例、观察组14例。生后第21天观察组肠道杆菌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观察组肠道链球菌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观察组检测物种数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第42天两组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第1天、第42天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相比,两组第42天IgM均上升、IgG均下降(P<0.05)。与第1天相比,观察组第42天NK细胞、B细胞、CD3+ T细胞和CD4+ 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第42天B细胞、CD3+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生后第1天及第42天两组NK细胞及各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相比,第42天对照组IFN-γ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上升(P<0.05);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4例,对照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早期补充鼠李糖杆菌能够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组成,增加杆菌属,减少链球菌属,可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NK细胞和CD4+ T细胞增殖,激活淋巴细胞表达IFN-γ。

  • 标签: 婴儿,早产 鼠李糖乳杆菌 RNA,核糖体,16S 肠道菌群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9.7月~2020.7月这个时间段中开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赖氨葡锌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治疗安全性方面观察组的安全性也比较高(P<0.05)。结论: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蒙脱石散以及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赖氨葡锌颗粒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铁蛋白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治疗中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小儿腹泻患儿共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9月,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各组45例。分析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缩短明显,治疗后血清免疫因子指标均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红霉素+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1 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 例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注射用乳糖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注射用乳糖红霉素+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二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液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70.00 %,P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注射用乳糖红霉素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应用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8月-2021年9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应用甲硝唑治疗)和试验组40例(应用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改善明显少于参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炎应用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殖道菌群分布,提升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乳杆菌活菌胶囊 抗生素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儿童功能性便秘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果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科诊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皮肤科就诊的100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膏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d、12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肠道菌群、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儿童湿疹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阴道用杆菌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RVV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阴道用杆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症状好转率为92.50%(37/40),均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73.33%(33/45),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及停药3周后的复发率分别为25.00%(10/40)、12.50%(5/40)、7.50%(3/40),低于对照组的46.67%(21/45)、31.11%(14/45)、24.44%(11/4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与阴道用杆菌联用治疗RVVC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用乳杆菌 克霉唑阴道片
  • 简介:摘要:通过对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工艺中各类作业行为的分析,找出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措,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标签: 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 生产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对比传统保术与双环形切口保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

  • 标签:
  • 作者: 田洪雨 关平 孙永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8-04
  • 出处:《健康忠告》杂志 2021年第5期
  • 机构: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061000
  • 简介:目的:探讨整形保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早期乳腺癌患者164例,常规组用常规保术治疗,整形组用整形保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整形组的优良率明显提高,上臂淋巴水肿、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常规保术相比,整形保术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术后乳房外形, 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术式。

  • 标签: 整形保乳术 常规保乳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保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早期乳腺癌患者164例,常规组用常规保术治疗,整形组用整形保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整形组的优良率明显提高,上臂淋巴水肿、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常规保术相比,整形保术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术后乳房外形, 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术式。

  • 标签: 整形保乳术 常规保乳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实施克霉唑与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方法:对6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2例。参照组应用克霉唑治疗、实验组应用克霉唑与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情况复发率情况。结果:(1)实验组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经由治疗后(93.75%),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68.75%),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疗效较高,P

  • 标签: 妊娠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克霉唑 乳杆菌活菌胶囊
  • 简介:摘要1例41岁女性患者因乳腺增生口服癖消胶囊1.6 g(5粒)、3次/d。约30 d后,患者出现恶心、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继续服药约20 d,症状加重,自行停用癖消胶囊。停药10 d后,症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23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78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74 U/L,碱性磷酸酶(ALP)156 U/L,总胆红素(TBil)78.7 μmol/L,总胆汁酸(TBA)45.4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癖消胶囊有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双环醇等治疗。患者恶心、尿黄、黄疸症状逐渐消退。治疗35 d后复查:ALT 39 U/L,AST 43 U/L,γ-GT 57 U/L,ALP 85 U/L,TBil 17.3 μmol/L,TBA 14.3 μmol/L。

  • 标签: 中草药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乳癖消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