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环渤海60个测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L-矩参数估计方法对各站超临界值日极端降水拟合广义帕雷托分布。结果表明,广义帕雷托分布能够很好地拟合环渤海日极端降水的概率分布,其尺度参数、形状参数与极端降水重现期的地理空间分布密切相关,重现期50、100年一遇的日极端降水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山东南部、河北西南部、辽宁西部与河北东北部等区域具有较高极端降水值。

  • 标签: 广义帕雷托分布 L-矩估计 重现期 极端降水 环渤海地区
  • 简介:利用环渤海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环渤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各季节雾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运用天气学基本原理和天气学分析方法,研究环渤海春夏季和秋冬季雾出现的天气形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环渤海雾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呈小幅波动且略减少的趋势;雾出现次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冬季和夏季为雾的高发季节;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雾出现的次数最多,河北省南部和辽宁省中部地区雾出现的次数多于其他内陆地区环渤海雾发生时高空环流形势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低槽型、高压脊型、平直西风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而地面天气形势类型较复杂,主要包括均压场型、高压前部型、锋面气旋型、弱高压型、东高西低型、地形槽型和西南倒槽型等7种。环渤海雾发生时近地面逆温温差(T925-T)维持在2.5℃左右,温度露点差(T-Td)全部小于3.0℃,地面风速以微风为主(1—3m·s-1),风速较大时也有雾出现,但风速不超过8m·s-1。通过对环渤海雾出现时高低空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结合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为环渤海雾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 标签: 高空环流形势 地面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
  • 简介:根据1961-2010年环渤海4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56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了该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利用1991-2010年太阳总辐射数据初步分析了环渤海太阳能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年内太阳辐射呈单峰型,5月最高,4-8月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时期;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在1990年之前呈显著下降,之后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太阳总辐射趋势变化在环渤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下降幅度最大的集中于京津塘周边地区以及山东中南部地区;四季总辐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夏两季降幅略高,秋,冬两季降幅略低;1991-2010年环渤海太阳总辐射呈西北部高,向东、南方向递减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环渤海地区 太阳总辐射 时空变化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环渤海58个站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按照寒潮标准统计寒潮频次和寒潮强度,分析环渤海单站寒潮和区域寒潮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单站寒潮出现频次的地域差异较大,呈现自北至南递减态势,年平均次数最多的为张北21次,最少的京津地区不足2次。近50a来环渤海共有233次区域性寒潮,出现在当年9月至翌年4月,其中11月最多。区域寒潮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区域性寒潮事件频发,80年代开始明显减少并在1983年出现了突变。区域特强寒潮不多,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2次,自1970年开始特强寒潮平均每个年代出现1次。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环渤海区域寒潮次数明显减少,但特强寒潮即极端寒潮事件并未减少。

  • 标签: 寒潮 强度 频率 环渤海
  • 简介:利用1971—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距海岸线50km内气象站的逐日风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环渤海沿海地平均风速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1—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年及四季的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春季平均风速减小幅度最大,为0.33(m·s^-1)/10a,有70%的台站年平均风速减小速率超过0.20(m·s^-1)/10a;天津塘沽站和辽宁大连站年平均风速减小幅度最大,达-0.50(m·s^-1)/10a以上。通过对各站年平均风速逐年变化分析发现,环渤海沿海区域风速减小表现为风速≤3m·s^-1的小风日数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呈减小的趋势。风速减小的因素受台站观测环境变化和迁站的影响较大,大气环流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环渤海地区 风速变化 城市化 观测环境
  • 简介:利用乌海1961-2006年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乌海地近46年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6年来,乌海地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了0.5℃/10a,在不同季节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平均上升了0.97℃/10a,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

  • 标签: 气温 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面自动站以及再分析资料对近年来7次典型的渤海地区碰撞型海风锋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资料分析显示对流系统正面碰撞海风锋时(偏东西向碰撞)得到显著发展,而追赶碰撞海风锋时(偏南北向)则没有明显加强。海风锋移动沿途近地面出现明显的降温和风切变可以帮助判断海风锋的移动位置。高层稳定的偏西风有利于引导对流系统与西进海风锋发生正面碰撞。而低层的风场辐合则有利于碰撞过程中对流运动的发生,同时副高西北侧的水汽输送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渤海地区地形的热力效应形成的低层偏中性层结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生,另外,在高空偏西风环境下地形可能对与海风锋碰撞的对流系统的触发或加强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渤海湾 海风锋 碰撞 资料分析
  • 简介:全国沿海地发展战略与减灾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持的专题研讨沿海地灾害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8个部委局院和8个省市的74名代表。会议交流了我国沿海地的热带风暴、干旱、风暴潮、赤潮、海冰、地震、地质、火灾等灾害研究及减灾经验;辽宁、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代表分别作了本省灾害及其对策的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刘濂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罗祖德副教授探讨了沿海

  • 标签: 沿海地区发展 刘濂 会议交流 灾害研究 灾害学 经济开发
  • 简介: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容易遭受灾害影响的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城市群叠加,使其成为容易遭受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高风险区。中国沿海地五大城市群经济实力雄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其处于海-陆交互作用地带,受海陆复合型灾害的影响,而且承灾体庞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更容易遭受重大灾害损失。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沿海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紧迫性,尽快提出应对策略,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纳入沿海城市区域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城市群 沿海地区
  • 简介:根据乌海市1971-2000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状况与沙尘暴的相关关系,得出地表状况是沙尘暴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乌海地沙尘暴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海地沙尘暴天气的年变化呈振荡减小的趋势,且周期是5年,与大风位相相反。沙尘暴主要集中出现在3-6月,最多出现在4月:大风主要集中出现在3-8月,最多出现在5月。

  • 标签: 沙尘暴 地表状况 物理过程
  • 简介:利用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模式对渤海地区2009年9月26日一次碰撞型海风锋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较好地重现了这次天气过程以及海风锋的结构和特征。结果显示,海风锋锋后是较为深厚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水汽高值区,锋后水汽高值区的形成源于海风的堆积和往高空输送,而锋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产生归因于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的降低以及平衡高度的升高,这些高度变化则源于冷湿海风给低层大气带来的降温和增湿,其中给低层大气带来的增湿是主要影响因子。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相向碰撞时,对流系统容易进入海风锋锋后触发强对流不稳定能量形成强对流运动,同时弱对流抑制为对流运动的触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强对流运动把海风锋锋后充沛的水汽往上输送,从而造成强降水天气。另外,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碰撺后沿着海风锋锋后移动可能更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和维持。

  • 标签: 渤海湾 碰撞 海风锋 数值模拟
  • 简介:基于1960年12月至2016年2月上海地地面气象站气温、气压、降水、风速等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冬季影响上海地不同等级冷空气的活动特征及其对风雨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近56a冬季影响上海地的冷空气频次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所致降温幅度呈现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变化特征;冬季中等强度冷空气、弱冷空气次数有14a和4a的显著周期;冷空气过程平均最大风速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强冷空气平均最大风速下降幅度最大;冷空气降水总量呈增多趋势,弱冷空气降水总量占冷空气所致总降水量的57%。

  • 标签: 冷空气 小波分析 冬季 上海
  • 简介:利用1958~2014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OAFlux)的月平均潜热通量和相关气象要素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表面气压数据,通过Trend-EOF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西太平洋—南海地潜热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西太平洋—南海地潜热通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上升趋势最强。冬季潜热通量趋势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特别是在南海地,南海北部为上升趋势而南部为下降趋势。南海北部以及菲律宾海地冬季潜热通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气比湿差的增大,而南海南部潜热通量呈下降趋势,在东侧主要原因是风速减小,在西侧主要原因是海气比湿差减小。南海潜热通量长期趋势的南北差异是风速和海气比湿差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另外,研究发现风速变化趋势受到局地环流变化的影响,在表面气压下降中心线以北地区为上升趋势,在其以南为下降趋势,而海气比湿差的变化趋势则主要取决于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

  • 标签: 南北差异 潜热通量 长期趋势 南海
  • 简介:分析了中国华南地区福州、广州、海口、南宁等地196l~1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总量、日照时数、总云量、大气能见度和地面水汽压等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反演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值。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华南地区太阳直接辐射总量和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与60年代相比,80年代各站太阳直接辐射总量的年平均值均下降20%以上,其中广州下降29.2%;日照时数,广州减少了1.1h,福州1h,南宁0.9h,海口0.5h。分析发现,造成下降的原因不是由于云量或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地面能见度的明显减小和大气气溶胶的增加。4站中,14时地面能见度均以夏季最好,最高值出现在7月;而地面能见度最差的季节海口、南宁两站在冬季,福州和广州两站在春季3、4月份。相比较而言,海口能见度最好,福州和南宁次之,广州最差。4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值的大小、年及季节变化与地面能见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不尽一致,因此,在研究气溶胶的辐射和气候效应时必须合理地考虑中高层大气气溶胶的分布。

  • 标签: 太阳直接辐射 大气能见度 日照时数 大气气溶胶 光学厚度 总云量
  • 简介:为了掌握渤海海洋气象灾害的特征,提高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根据天气学原理并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利用Micaps、卫星云图、探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及大浮标站资料,对2001-2015年渤海海区由大风、大雾、强对流引发的78次海难事故的天气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上大风以冬季和春季偏北大风为主,偏南大风次之,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的偏北大风冷空气可以分为北路、西北路和西路3条路径,偏南大风地面气压场可以分为东北低压型和华北地形槽型.渤海海上大雾多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多发的平流雾通过东、东南和西南3条路径进入并影响渤海及沿岸地区.渤海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低涡(低槽)和东北低涡(低槽)影响.

  • 标签: 大风 大雾 强对流 天气分型 监测预报
  • 简介: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的南部沿海地的30年(1971~2000年)地表干湿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湿润指数变化呈现随机趋势,最大的值出现1990年,最小值出现在1971年;各个地市最小值出现时间具有一致性,但是最大值漳州却与其他地市不一样。(2)湿润指数30年平均值为2.07,20世纪80~90年代湿润指数值较大,属于较湿润时期;而70年代,属于一个相对干燥的时期。区域内湿润指数具有分布不平衡性,从南至北逐渐增加,变化范围也较大。(3)月均湿润指数分布不均匀,其值相对较大的月份是3~6月份,相对较小的是10~12月,最大值出现在3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4)湿润指数季节分布是最大值是春季,最小值是在秋季。

  • 标签: 湿润指数 干湿分布 气候特征 福建南部沿海
  • 简介:针对1999~2005年渤海海峡发生的6起客滚船海难事故,利用长岛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得出了引发海难事故的3种风力条件。结果表明:海难事故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客滚船遇险后遇到最大风力7级、极大风力大于等于9级时海上救援很困难;10月—翌年5月为在渤海海峡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内有可能发生海难事故,10~11月为海难多发期。

  • 标签: 渤海海峡 客滚船 海难事故 大风事件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3年5月26—28日西南地区一次江淮气旋北上入海减弱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及热力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较强暖平流与青藏高压东北部冷空气促使江淮气旋发展北上,气旋入海后受下游日本海高压阻挡移动缓慢,高空槽与气旋由后倾结构变为前倾结构,槽后负涡度平流和负温度平流是气旋入海后减弱的主要原因。由于气旋移动缓慢,长时间向岸风配合天文高潮位引发了渤海风暴潮。对流层中低层的正温度平流和正涡度平流为江淮气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及热力条件,湿位涡可较好的体现江淮气旋在发展过程中绝对涡度和大气稳定度的作用。非绝热加热作用出现在江淮气旋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旋的偏东象限,其对气旋的发展和维持具有一定的贡献。高空急流辐合和引导气流减弱是江淮气旋入海后减弱并缓慢移动的另一个原因。

  • 标签: 江淮气旋 湿位涡 温度平流 涡度平流 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