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照顾者中对照顾者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舟山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化疗的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取健康宣教,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照顾照顾负担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个人负担评分(24.86±1.02)分、责任负担担评(7.02±1.12)分、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ZBI)总分(38.98±2.03)分,对照组分别为(28.99±1.98)分、(8.87±1.86)分、(45.22±3.47)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8、5.329、6.103,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4.23±2.5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7.04±3.26)分,对照组分别为(52.98±4.93)分、(58.97±4.9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8、7.810,均P<0.05)。观察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分别为(42.97±3.21)分、(24.12±2.23)分、(45.76±2.76)分、(51.54±2.88)分、(171.67±9.76)分,对照组分别为(32.54±1.65)分、(12.51±1.13)分、(32.31±1.46)分、(40.24±1.25)分、(134.65±4.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29、12.818、13.027、12.387、14.028,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中能够减轻负性情绪,提升照顾者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负担。

  • 标签: 肺肿瘤 药物疗法,联合 家庭托儿及病人照管 认知疗法 行为 患病代价 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照顾照顾能力、照顾负担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升老年脑卒中照顾者能力、减轻照顾照顾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家庭照顾照顾能力测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229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脑卒中照顾照顾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照顾角色、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要的能力、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老年脑卒中照顾者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负担、患者的自理能力水平、照顾者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年龄(均P<0.05)。结论照顾照顾能力与患者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照顾负担、照顾者年龄呈负相关,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应给予充分关注。医疗单位可为照顾者提供指导和宣教,政府机构应完善相关医疗、保险和服务体系,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照顾者 照顾能力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高致残性的创伤性疾病,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家庭照顾者长时间且持续的照料。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家庭照顾照顾负担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脊髓损伤患者家庭照顾照顾负担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综述 脊髓损伤 照顾者 照顾负担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照顾者教练计划在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114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60名)和教练计划组(54名)。常规干预组于出院前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教练计划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行照顾者教练计划,即通过培训后,以具有照顾经验的照顾者作为照顾者教练去辅导照顾者,为其提供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及心理支持。两组均持续干预12周。采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和照顾负担问卷(CBI)于出院时和干预12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结果干预12周后,教练计划组适应照顾者角色能力、应变并为患者提供帮助能力、调整自我和患者情绪能力、协调其他照护资源的能力及调整自我生活与照顾活动冲突的能力5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2周后,常规干预组时间依赖性、发展受限性、身体性、社交性、情感性5个维度的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教练计划组5个维度得分均较出院时降低,且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照顾者教练计划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降低照顾负担,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干预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照顾者教练 主要照顾者 照顾能力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方式、照顾负担、心理状况并探讨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6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照顾者负担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6.45±18.00)分,多数处于一般水平(67.7%);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42.90±13.61)分,处于中度水平;照顾者焦虑发生率为55.0%,抑郁发生率为46.7%。照顾照顾负担、焦虑、抑郁状况与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关注照顾照顾负担及心理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脑卒中 生活方式 照顾负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照顾负担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就诊的慢性心衰患者,连同其照顾者 270对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评测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照顾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使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理弹性水平和照顾负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照顾负担得分 45.36±12.13,为中度到重度负担水平,其中,重度负担占比 31.1%,中度负担为占比 44.4%,轻度负担占比 20.0%,无负担占比 4.4%;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总分为 55.64±19.32,在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 3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 8.54±2.36、 18.67±7.87、 26.54±9.3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年龄与照顾年限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的主要因素(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与照顾负担各个维度上均具有强负相关性( P<0.05)。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重,照顾者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与照顾者性别、年龄和照顾时间相关,且心理弹性与照顾负担显示出强负相关性,即可采取从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照顾者心理弹性来降低其照顾负担水平。

  • 标签: 慢性心衰患者 主要照顾者 心理弹性 照顾负担
  • 简介:摘要本文明确了照顾者相依关系的概念,介绍照顾者相依关系的主要测量工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照顾者的影响,阐述照顾者相依关系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照顾者 相依关系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是一个需要保护的整体,对照顾者的关注也是是肿瘤治疗与护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癌症患者家庭益处发现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为我国癌症照顾者益处发现研究及其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癌症 家庭照顾者 益处发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10所养老机构内100名正式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总得分为42.80±11.071分,五个测量维度负担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时间依赖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交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资格证和工资水平显著性存在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论 照顾者负担处于中等左右水平,通过规范化的养老护理培训、合理界定工作范畴和工资待遇等方式可降低照顾者负担体验。

  • 标签: 养老机构,照顾者,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家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护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社区的102名居家失能老人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居家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照护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查,并对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照护时间的照顾者的照护知识掌握情况,统计照顾者各种照护知识需求情况。结果:研究对象的照护知识评分为(35.02±5.90)分。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照顾者的照护知识评分高于大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照顾者,P

  • 标签: 居家失能老人 照顾者 照护知识 文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53家生殖中心的524名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灵性照顾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生殖中心护士的灵性照顾能力总分为(68.76 ± 10.98)分,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是"交流能力",为(3.58 ± 0.81)分,得分最低的是"专业发展与质量改进",为(2.90 ± 0.7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灵性教育,是否为临床带教老师是影响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P<0.01或0.05)。结论生殖中心护士灵性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亟待提高,生殖中心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护士创造灵性教育培训机会,以提高其灵性照顾能力。

  • 标签: 护士 生殖中心 灵性照顾能力 灵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性研究对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为形成最佳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对国内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抑郁情绪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提取文献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主要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17篇文献纳入描述性分析,对其中的14篇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对象9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国内针对痴呆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SMD=-0.75,95%CI-0.88~-0.62,P<0.01);心理治疗干预(SMD=-0.59,95%CI-0.78~-0.40,P<0.01)、心理教育干预(SMD=-0.84,95%CI-1.02~-0.67,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者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短期干预(SMD=-0.54,95%CI-0.82~-0.26,P<0.01)、中期干预(SMD=-0.68,95%CI-0.83~-0.52,P<0.01)和长期干预(SMD=-0.80,95%CI-1.08~-0.53,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者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结论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但针对这一群体抑郁情绪的最佳干预方案尚需高质量研究的证据。

  • 标签: 痴呆 照顾者 抑郁 系统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 选取 64例0-6 岁癫痫患儿的直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受同伴支持教育,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 干预前两组基线比较, 不存在明显差异 ( P>0.05 ), 干预后两组癫痫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 、 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得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实施同伴支持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直接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减少他们的抑郁情绪,提高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癫痫患儿 直接照顾者 同伴支持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烧伤患儿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为指导医院、社区及居家的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burn"、"care/caregivers/nursing/father/mother/relatives"、"needs/perceptions/exceptions/attitudes/feelings/demands/experiences"、"qualitative research"为检索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enceDirect》《ProQuest》《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以"烧伤/烧伤患儿/烧伤幼儿"、"照顾者/照护者/照料者/照护/父亲/母亲/家属"、"需求/认知/期望/态度/感受/体验"、"质性研究"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11月发表的有关烧伤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在筛选提取资料后,分别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和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研究结果的荟萃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269名照顾者。1篇纳入文献质量为A级,15篇纳入文献质量为B级。共提炼出65个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后形成6个类别,最终合成2个整合结果:(1)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经历沉重心理压力与负担,对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2)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自我调整,照顾者逐渐接受现实并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但仍然面临诸多疾病照护挑战。结论烧伤患儿照顾者存在较多身心健康问题,面临诸多照护挑战。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应高度重视该问题,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保障制度,减轻烧伤患儿家庭相关压力,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 标签: 烧伤 照顾者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策略,旨在为了解当前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总体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进行指导。方法:主要采用质性方式进行研究,主要选取上海市四位高校心理咨询师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面谈,采用的则是解释现象学方式进行分析。最终结果:高校心理咨询师目前心理状况整体良好,而其的认知会随着环境等变化而产生变化,认知能力也随之提高。结论:加强研究心理咨询师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心理咨询师能对我们制定相关策略能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高校 自我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某市社区91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开展针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AC评分(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CPS(拖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面对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显著。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 脑卒中 照顾者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