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照射治疗痔疮术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62例和B组62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取微波治疗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疼痛、出血、肛门水肿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B组在治疗改善疼痛、出血、肛门水肿及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照射治疗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伤口水肿、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疗效确切。

  • 标签: 痔疮术后 微波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蓝光与红光用于痤疮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共49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的受试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蓝光组和联合组,两组各有245例。蓝光组为单纯的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蓝光组基础上加红光照射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蓝光组为68.2%,联合组高于蓝光组(P<0.05)。联合组共19例(7.8%),蓝光组21例(8.6%),组间总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蓝光与红光联合用于痤疮患者治疗中,不仅疗效更为反应,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蓝光 红光 光疗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白癜风疾病采取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白癜风患者资料10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50例患者对于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白癜风患者接受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水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白癜风 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瘘术后创面光子照射治疗的护理体会及分析比较。方法选取痔瘘术后创面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根据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创面光子照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后不同时间段手术创面疼痛度、术后渗液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4日,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渗液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术后6日、术后8日的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痔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创面光子照射治疗的效果确切。

  • 标签: 痔瘘术后 创面光子照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伐光辅助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20例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A组为对照组,单纯对病人进行失禁皮肤护理(清洗、润肤、隔离保护);B组为治疗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联合威伐光照射辅助治疗每日两次,连续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威伐光照射能有效治疗失禁性皮炎,优于单纯失禁皮肤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威伐光照射 失禁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应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调强放射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8例鼻咽癌病患作观察组,行调强放射治疗;另选取28例作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对比各自治疗结局。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7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病患疗后发生口干、皮肤等急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均可用于鼻咽癌治疗,但调强放射效果显著,更具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调强放射 常规放射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脉冲激光照射和TDP红外线烤灯照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分别用脉冲激光治疗20min和TDP红外线烤灯局部治疗20min的效果观察,得出结论。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疱疹皮损的愈合作用无明显差异,脉冲激光照射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皮损所引起的神经痛。结论运用脉冲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所引起的神经痛的的效果比TDP红外线烤灯照射治疗的效果更明显。

  • 标签: 脉冲激光 TDP红外线烤灯 带状疱疹 神经痛
  • 简介: 摘要: 目的 : 分析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 采用 迎香、肺俞穴、印堂穴位等 注射 地塞米松、当归注射液、利多卡因、 VD2 果糖酸钙注射液 加 TDP 照射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结果 : 治疗 1 疗程后 , 治疗组痊愈率 4 2.1 %, 对照组痊愈率 2 6 . 3%, 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1) 。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 穴位注射加 TDP 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易接受、疗程短、副作用 小 、疗效可靠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白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中1例无效、5例有效、34例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儿中7例无效、8例有效、25例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效果
  • 简介:目的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肝炎综合征患儿,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此外,对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患儿肝俞穴。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为(39.7±24.5)μmol/L、谷丙转氨酶为(58.4±28.3)U/L,谷草转氨酶为(66.2±30.7)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30.8)μmol/L、(86.5±42.4)U/L和(85.6±28.1)U/L(P均〈0.001)。结论对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氦氖激光照射肝俞穴治疗可提高疗效,加速肝功能指标的恢复。

  • 标签: 婴儿肝炎综合征 肝俞穴 氦氖激光照射 血清总胆红素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及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 26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采用微波照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点滴的同时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 抗生素 微波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6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各28例,其间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隙性蓝光治疗,而持续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间歇组患儿与持续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组与持续组患儿发热、腹泻、皮疹及其他不良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39.29%,间歇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间歇蓝光治疗安全性更高,因此应当重视对间歇蓝光治疗方法的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长时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细菌清除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换药时间小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细菌清除效率,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短波紫外线照射 烧伤后残余创面 疗效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蓝光照射和间断性蓝光照射的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 24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 60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指标的对比。 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 )。 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断性蓝光照射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间断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