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清创、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37例不同程度手部热压伤患者的病损特点并行临床分度,以便准确诊治、判断预后;全部病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轻度热压伤早期行切痂全厚或中厚皮片修复;中度和重度热压伤早期彻底清创,保留间生态组织,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36例创面一期愈合,手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1例创面二期愈合,手功能恢复差.结论手部热压伤应早期手术清创,据病损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时修复组织缺损,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和外形,减少致残率,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手部 热压伤 早期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该研究以杂种毛白杨无性系(PopulustomentosaBL)4年生幼龄格为原料,应用喷蒸坟和传统热压两种方法来生产杨木刨花板.刨花板内施胶量为10%的脲醛树脂胶(UF),目标厚度分别取10,15,20,25mm,热压温度固定在180℃.喷蒸热压时所用饱和蒸汽的压力为03~05MPa,每种厚度下喷时间一定,取两个压时间;传统热压时每种厚度下各取4个热压时间.然后测定刨花板试件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能.在这部分里,主要讨论了责任中热压法生产的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结论为:相对于传统热压法,喷蒸热压可以明显缩短杨木刨花板生产所需的热压时间,而且使刨花板具有优异的内结合强度;但是,它对饱花板的静曲强度并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喷蒸热压 传统热压 杨木刨花板 力学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0例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48例,植皮22例,采用各式皮瓣修复19例,急诊截指二期手指再造5例,未行再造2例.结果植皮22例,20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坏死,19例皮瓣全部成活.截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除截指2人外,功能和外观恢复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烧伤程度、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手部热压伤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手部 热压伤 临床治疗 治疗方法
  • 简介: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0~2002年收治热压伤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1~42[(28.46±7.36)]岁.烧伤面积1%~5%TBSA,均为Ⅲ度.创面分布:手背及前臂均烧伤13例,仅手背5例,手背并多指3例,手掌并腕前屈侧2例,手背并手掌2例,手指掌背侧中远端1例.合并症:合并指骨骨折6例12指,肌腱缺损4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软组织挫裂伤2例,皮肤撕脱伤1例.损伤程度按田社民等[1]提出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中度损伤21例,重度损伤5例.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部 热压伤 合并症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手指热压伤致软组织缺损常采用带蒂状皮瓣修复,目前可供带蒂的管状皮瓣很多,各有相应的指征及优缺点.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我科采用锁骨下管状皮瓣修复热压伤指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伤临床 修复手指
  • 简介:以Ti,Si3N4,石墨和SiC粉体为原料,用反应热压法合成了TiN-SiC复合陶瓷材料,并对其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3.6GPa和6.89MPa·m1/2,其增韧机制主要为裂纹偏转和裂纹分叉机制.

  • 标签: TIN SIC 制备 复合陶瓷
  • 简介:马口铁—铝塑材料易拉盖是一种新型复合易拉盖,它由马口铁盖圈和铝塑复合膜盖片两部分组成。其相应的成型设备须完成铝塑复合膜盖片的成型、盖片与马口铁盖圈的热压粘合、压花等工艺。本文针对过去铝塑盖片模切、热压工艺所采用的方案的分析,铝塑盖片的新成型工艺采用了冲切热压的方法,即将冲切工位与热压工位合二为一,

  • 标签: 冲切热压 马口铁-铝塑材料易拉盖 热压粘合 压花
  • 简介:赫伯特·席勒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经济学和新闻学研究教授,兼《经济商业评论》季刊主编。本文是他所著的《思想控制者》一书的第一事。此外他还著有《新闻与文化统治》、《新闻工具与美帝国》等书。《思想控制者》一书,材料比较丰富,对美国垄断新闻事业作了一些批判性的分析。本刊准备选译有关章节,陆续刊登,以供参考。

  • 标签: 新闻报导 社会冲突 个人选择 神话 宣传工具 控制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在阶层结构定型化的社会中,社会的主要阶层开始处于不断地再生产自身的过程中,更由于社会中机会结构的变化

  • 标签: 中国社会 社会结构 结构定型化
  • 简介: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204例,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①分组:204例病人中,UA组112例(55%),SA组92例(45%).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P<0.05).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74(33%),SA组复杂病变血管43支(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P<0.05).③支架植入情况:UA组有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143枚,占病变血管数的51%;SA组54支血管共67枚,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共15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3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9%vs3%,P<0.05).⑤随访3~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3例,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12例和16例,占13%和14%;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2%,均无显著差别.结论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即刻成功率高,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 疗效
  • 简介:笔者单位收治6例一氧化碳(CO)中毒合并热压伤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4~41岁.烫伤面积3%~8%TBSA,其中深Ⅱ度2例、Ⅲ度4例.均为煤气中毒时睡热炕烫伤,昏迷6~48h.致伤部位:上肢2例,小腿2例,背部1例,臀部1例.合并肾功能衰竭者1例.

  • 标签: 救治 一氧化碳中毒 热压伤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