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细菌性痢疾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及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情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清洁灌肠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用五味消毒饮随症加减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急慢性肛窦炎。疗效通过对123例急慢性肛窦炎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后有效率为98.4%。

  • 标签: 中药 保留灌肠 肛窦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方法以在我院行中药灌肠治疗的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在灌肠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使中药能通过直肠粘膜直接吸收,以达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疗效;加入综合护理操作,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肠道菌群的纠正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肠道菌群感染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分析和质量,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的中药复方灌肠治疗,每日一次,分别在接受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在接受中药复方灌肠治疗后,大肠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减少,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肠道菌群性疾病,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帮助调节患者体内的大肠杆菌,控制菌群失调等不良现象,稳定患者肠杆菌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复方灌肠 肠道菌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保留灌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治疗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疗效。结果通过3天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4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且早期用药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秋季腹泻 小儿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的慢性盆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替硝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灌肠 西药 盆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手控空气灌肠器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46例,成功43例,失败转手术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复位快、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灌肠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结肠灌注机灌洗法与普通清洁灌肠的不同,探讨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分析结肠灌注机的优点。方法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选取102例患者并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两种清洁肠道的方法,并由内镜师对两种方法进行满意度对比。结果内镜师对普通清洁灌肠满意度为92%,而对灌注机灌洗法满意度为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灌注机灌洗法更有效。结论结肠灌注机灌洗法清洁有效,有较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效率,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灌肠清洁方法。

  • 标签: 清洁灌肠 灌注机 清洁灌肠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保留灌肠对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8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实验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效果好,复发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前列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中药灌肠结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01-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盆腔炎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结合微波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例数29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22例,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进行中药灌肠与微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盆腔炎疾病患者给予研究组治疗方法,其具备消肿祛瘀功能,并且价格低,治疗效果好、药物丰富、副作用较小,属于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药 治疗 消肿祛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肠疗法在中风便秘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中风后便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灌肠组64例和口服组64例。灌肠组采用中药大承气汤150ml肛管灌肠;内服组口服中药大承气汤(方药和治法同前),日一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灌肠组患者在排便时间、排便速度、排便形状、排便难度和便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内服组;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灌肠组优于内服组。结论用灌肠法泻下通便,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口服给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便秘护理 灌肠疗法 作用及优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加开塞露高位灌肠和肥皂水清洁灌肠对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的对比。方法38例患者经予急性胰腺炎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加开塞露加开塞露40ml灌肠;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均保持温度37-39℃,每日2次。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程度、时间;腹部压痛反跳痛部位及范围、程度缓解时间等;大便情况次数、颜色、性质、量;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生命体征等;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明显缓解时间3.2±0.9天,住院天数为6.6±1.2天;治疗组肠功能恢复较对比组短,患者禁食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支出。结论患者缓解腹痛腹胀及平均住院天数、经济性中药加开塞露灌肠组优于普通灌肠治疗,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开塞露 灌肠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妇科确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抗生素加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6例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24例,进步9例,无效3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5.7%和78.6%;对照组56例治疗后痊愈12例,显效18例,进步16例,无效10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1.4%和5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炎 抗生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监视下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48例患者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达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95.8%(46/48)。结论超声对肠套叠可早期诊断,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临床治疗肠套叠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肠套叠 超声 灌肠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套叠(II)患儿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影响水压灌肠(HPE)治疗179例II患儿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可见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皆为影响疗效的因素,成功组和失败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138)、灌肠水量(OR=0.996)、灌肠时间(OR=0.922)等三项因素和HPE治疗II患儿密切相关,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等三项因素为II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水压灌肠 影响因素